其實,麻疹并不是小毛病,它可能誘發肺炎、腦炎,甚至危及生命。每次一有新發病例,醫護人員都要連夜排查接觸者,把可能的風險遏制在最小范圍內,在一連串忙碌操作背后,是對兒童和整個社區健康的高度警覺。
某地中心醫院最新流行病學報告顯示,去年局部地區麻疹發病率明顯上升,其中90%以上患者為未完全接種疫苗的兒童。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全球麻疹病例在2019年達到高峰,隨后雖有下降趨勢,但2023年又有反彈。
下面是一位真實情況:6歲的葉小朋友,在家鄉幼兒園被查出高熱伴皮疹,經檢測確診為麻疹。因全班還有2名新生剛剛入園,校方立即采取臨時停課措施,消殺所有教具。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一所農村幼兒園100多名幼童緊急復查疫苗接種狀態。
年份 | 全球新增病例(萬例) | 疫苗接種率 |
---|---|---|
2015 | 25 | 85% |
2019 | 87 | 83% |
2022 | 63 | 81% |
2023 | 70 | 80% |
麻疹之所以容易快速蔓延,和它的傳播方式密不可分。簡單來說,麻疹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比如咳嗽、打噴嚏時散出的微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經接觸被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麻疹的傳染性極強,在同一空間,有近90%概率會感染沒免疫力的人。
癥狀方面,前期表現其實很輕微,偶有低熱、打噴嚏、輕咳,孩子不易引起重視。隨著病情發展,體溫明顯升高,有的孩子發熱可達39~40℃,并且皮疹密集出現,常伴隨持續性咳嗽,結膜充血。
常見明顯癥狀包括:持續高燒(3天以上)、全身散布紅色斑丘疹、眼結膜紅腫流淚、顯著的咳嗽。部分孩子嘴腔內側還會有白色小斑點(麻疹黏膜斑)。
一旦出現麻疹疑似病例,最關鍵的是“快”字當頭。下面用流程小結,幫助各位更易理解應急處置步驟。
措施 | 適用對象 | 具體操作 |
---|---|---|
隔離 | 疑似/確診患者 | 獨立空間照看,每天兩次體溫監測 |
接種疫苗 | 未免疫者 | 盡快前往指定接種點完成接種 |
健康宣傳 | 全體家長/群眾 | 分發健康手冊,普及麻疹知識 |
預防麻疹最有效方法就是按時完成疫苗接種,但日常生活中,還可以從下面這幾方面給孩子再加一道“防護鎖”:
措施 | 有益功效 | 小技巧 |
---|---|---|
均衡飲食 | 增強免疫力 | 每日增加新鮮水果、蔬菜,特別是柑橘、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食物 |
規律作息 | 幫助身體休息恢復 | 保證孩子每天充足睡眠(學齡前兒童10小時以上) |
良好衛生 | 減少病毒入侵機會 | 勤洗手,外出回家后及時更換口罩和衣物 |
避免帶病上學 | 阻斷傳染源頭 | 出現發熱、皮疹應主動在家觀察,不帶病入校 |
麻疹疫情沒有國界,交流和協作是共同控制疫情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同國家疫苗接種政策與疾病監測系統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全球防控成效。若能及時共享疫情數據和應急物資,快速鎖定傳播鏈條,有助于遏制大范圍擴散風險。
從2019年起,歐美、亞洲部分國家衛生部門聯合開展信息互通機制,并儲備疫苗應對突發疫情。
但防控關鍵,依然離不開每一個家庭認真完成疫苗接種。如果你曾有朋友因未及時接種疫苗導致患病的經歷——相信那一份警覺會讓更多家長加倍重視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