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麻醉到底是什么?
手術室門外,有人忐忑不安地來回踱步,對未知的麻醉心存疑慮。其實,麻醉本質上是一種幫助患者在手術中“安然入睡”的醫學手段。它就像讓大腦暫時“按下暫停鍵”,使人無法感知痛苦,同時維持身體基本功能穩定。
現實中,很多人因為不了解麻醉,對其安全性充滿擔憂。其實,現代麻醉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保障手術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只要麻醉醫生評估充分、過程管理得當,麻醉本身并不可怕。
02. 麻醉的類型有哪些?
-
1. 全身麻醉
用藥物讓人進入深度睡眠,適合范圍較大的手術,比如開胸、開腹。舉個例子,像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不會有任何記憶,也感受不到任何過程。 -
2. 區域麻醉
主要讓身體某一部分“失去知覺”,大家熟悉的腰麻、硬膜外麻醉多見于剖宮產或下肢手術。比方說,生孩子時常用的無痛分娩就依靠這種方式。 -
3. 局部麻醉
只針對需要治療的小區域,比如拔牙或小皮膚縫合。在外科門診縫合傷口時,醫生常直接在傷口附近注射麻藥,讓患者幾分鐘內喪失痛覺。
03. 麻醉前要注意什么?
麻醉前的準備,雖然瑣碎,但是每一步都能幫你避開手術中的小風險。比方說,醫生常常會叮囑禁食,這不是小題大做,而是為了防止手術過程中胃內容物反流,阻塞呼吸道。除此之外,梳理清楚自己的過敏史、既往病史、長期服用的藥物,都有助于醫生更好地設計麻醉方案。
- 手術前至少禁食6小時,清水一般需停4小時;
- 主動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服用降壓、心臟病等相關藥物,部分需要按醫生指示停用或提前調整;
- 過敏歷史、胃腸道疾病、近期感冒等情況都要及時說明。
04. 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怎么保障安全?
手術臺上,患者像安靜地入夢,臺下的麻醉醫生卻在實時監測生命體征。簡單說,麻醉醫生始終守在你身旁,專門負責觀察心率、血壓、呼吸、氧氣水平等各種指標波動。
比如術中心電圖持續顯示心跳,一旦出現慢、快或不規則,麻醉醫生會第一時間調整藥物劑量或者處理異常。血壓過高或過低,也可以通過靜脈補液或藥物干預快速糾正。還會不斷評估肌肉松弛度,讓手術團隊順利操作,同時確保術后能正常醒來。
05. 麻醉后恢復期需要注意什么?
醒來時,身邊護士小心翼翼地叫你名字,這是麻醉后的恢復室環節。麻醉藥效消退時,有的人頭腦稍有些迷糊,偶爾會覺得嗓子有些干或者咽喉異物感,有的人會感覺惡心想吐。這些大多都屬于短暫反應,一般幾十分鐘到兩小時逐漸緩解。
- 身體恢復知覺前,避免急于下床或者飲水,防止摔倒或者嗆咳。
- 如果術后出現持續劇烈頭痛、呼吸明顯不適、持續嘔吐、局部明顯出血,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 大多數人術后數小時內可飲水、嘗試少量進食,24小時內逐步恢復日?;顒?。
06. 麻醉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大家擔心麻醉的風險其實有據可循。影響麻醉安全的原因主要分幾類:
- 年齡因素:65歲以上老人、兒童因為身體儲備能力較弱,麻醉耐受性會受到影響。數據顯示,65歲老年人術中嚴重并發癥風險約為年輕人的2倍。
- 合并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腎功能異常等,會讓身體應對麻醉藥物和手術應激時更加吃力,這需要麻醉醫生做出更加個體化的管理。
- 具體手術類型及創傷程度:創傷較大的手術需要大劑量藥物,身體負擔自然更重;比如開腹大手術因失血多,風險就高一些。
- 遺傳與個體差異:部分人對麻醉藥物天生敏感,極少數有遺傳性惡性高熱等特殊風險。這類情況非常罕見,但術前的詢問、評估可及早發現。
這里要說一下,絕大多數現代麻醉風險可控,嚴重并發癥少見。麻醉相關死亡率已降到幾萬例中才見一例。
07. 麻醉怎么幫助術后疼痛管理?
很多人以為麻醉只是讓人“睡著”,其實術后的疼痛也是麻醉科醫生關注的重點。比如術后24小時內,麻醉醫師會根據手術類型為患者安排多模式鎮痛,比如靜脈鎮痛泵、口服止痛藥等。
- 腹部腫瘤手術后,采用連續硬膜外鎮痛,能明顯減輕切口疼痛,幫患者早些下床活動,有助恢復腸胃功能。
- 局部創口小手術可以通過局部麻藥持續阻斷,減少用藥副作用,提升患者滿意度。
- 麻醉團隊會定時巡查,并根據反饋調整止痛藥物,強調安全性和依賴性管理。
08. 健康飲食與術前術后康復有何關系?
很多朋友問,麻醉和飲食習慣有聯系嗎?實際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對麻醉前后身體狀態恢復非常有幫助。手術后的好恢復,離不開營養的“后盾”。
- 新鮮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有助于傷口愈合。建議術前術后多吃西蘭花、胡蘿卜、蘋果、橙子。
- 優質蛋白:可選擇雞蛋、瘦肉、豆腐、魚肉,幫助身體修復。每天適量攝入都對恢復有利。
- 全谷物主食:如燕麥、糙米,慢慢釋放能量,有利于維持血糖平穩。
09. 寫在結尾:充分溝通,耐心等待
其實,手術和麻醉聽起來高深,但每個關卡最終都離不開“充分溝通”四個字。術前告訴醫生你的病史、術中信任團隊的專業、術后如實反饋感受,就能大大降低麻醉風險。只要配合好醫護,絕大多數患者很快恢復日常生活。
如果你或者身邊的親友即將接受手術,不妨根據這個科普再仔細了解,讓每一步都心中有數。放心一點,麻醉科醫生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