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異物穿孔:及時識別與急救指南
01 什么是食道異物穿孔?
生活里,偶爾有人因為趕時間,邊說話邊吃東西,或喝水時不小心吞進硬物。其實,大多數小異物最終能順利排出身體。不過,如果東西卡在了食道里,甚至發生穿孔,就麻煩了。
食道異物穿孔,意思就是有東西卡在食道后,將食道壁戳穿,導致里面和外面的組織“連通”了。食道其實就像一根負責傳遞食物的“隧道”,一旦破損,細菌、空氣甚至食物流進胸腔,引起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常見誘因 | 健康風險 |
---|---|
魚刺、骨頭、假牙、硬幣、紐扣電池等被誤吞 | 感染(膿腫、縱隔炎)、胸腔積液、休克 |
說起來,人一輩子會不小心吞下一些小東西,但能導致穿孔的是少數。如果真的碰上,那可不是小事,需要盡早識別和處理。
02 哪些信號說明可能危險了?
有時候開始幾乎察覺不到異樣,僅僅是吞咽有點難受;可如果出現下面這些癥狀,就要提高警惕了:
- 持續性劇烈胸骨后或頸部疼痛
- 進食和吞咽出現明顯困難
- 持續惡心甚至嘔吐(有時還有血)
- 吞咽時有氣體咕嚕聲,或感覺胸口有“氣體游動”
- 皮膚下出現鼓氣感,摸著像有氣泡
- 出現發熱,或頭暈乏力等全身不適
臨床小案:56歲男性,吃飯時不小心吞下魚刺,開始只是喉嚨難受,后來胸部持續疼痛,吞咽困難,醫院檢查發現食道穿孔。由此可以看出,癥狀多為突然加重且不可緩解。
03 如何做急救處理?
說起來,遇到這種情況,有幾個關鍵操作需要記住,避免加重傷害,也便于后續救治:
- 保持鎮靜:不要用力咳嗽或強行吞咽,避免異物進一步損傷組織。
- 停止進食:不要再吃喝任何東西,哪怕只是水。
- 取舒服體位:如果嘔吐厲害,側身躺防止嘔吐物誤吸入氣道。
- 盡快就醫:即刻驅車或叫救護車前往醫院,不要拖延。
別嘗試用筷子、手指等掏喉嚨,民間土辦法反而可能更危險。有條件就帶上吞下的異物包裝等線索,到醫院時提供給醫生。
04 醫院會怎么處理?
如果懷疑食道穿孔,醫生通常會啟動“綠色通道”,第一步是查清位置、類型和穿孔程度。常見檢查包括胸部CT、食道鋇餐造影、甚至內鏡,但不會所有人都做完全套,視個人情況而定。
- 穿孔較?。菏走x藥物(抗生素防感染)、禁食并靜養,觀察有無好轉
- 明顯異物卡?。嚎赡芤脙如R取出,必要時手術修補受損部位
- 并發感染/膿腫:或需進一步引流膿液、防止感染擴散
治療環節 | 是否緊急 | 備注說明 |
---|---|---|
內鏡/拍片定位 | 絕大多數需盡快 | 醫生根據癥狀和片子判斷穿孔范圍 |
抗生素治療 | 大多首選 | 防止感染擴散 |
手術修補 | 部分危重病人 | 若異物太大或感染嚴重才需要 |
醫生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定制”治療方案。越早處理,越容易好轉,后遺癥和費用也相對低。
05 如何幫自己和家人遠離食道卡物?
真正最有效的辦法,是日常注意以下幾點,從源頭上避免危險局面:
日常細節 | 具體建議 |
---|---|
進食時保持專注 | 吃魚或帶骨頭的食物時,細嚼慢咽,別講話、笑鬧或看手機 |
兒童飲食監管 | 3-6歲孩子進食時避免喂藥、堅果等小物件,以免意外吞咽 |
長輩假牙穩妥佩戴 | 假牙松動要及時修理,進食前確認穩固 |
主動篩查吞咽功能 | 有吞咽障礙或年長者建議定期做吞咽功能評估 |
1. 清淡軟食:如南瓜粥、燉蛋,有助于保護食道;
2. 豐富蔬果:蘋果泥和香蕉易消化、低刺激;
3. 足夠水分:幫助吞咽順暢;
4. 細致切割:肉類菜肴要切小塊,特別是為老人和孩子準備時。
06 真實案例分享,學會自救
醫院里曾遇到過一位 31 歲女性,因為匆忙吃飯,誤吞帶骨雞塊,之后持續胸痛和咽部腫脹無法緩解,家屬陪同下緊急就醫。最終內鏡下取出骨頭,配合靜脈抗生素和禁食治療,兩星期逐步恢復。這次經歷讓她和家人以后都格外注意進餐節奏,避免邊吃邊聊。
1. 忽略小異物感,很容易演變為大問題;
2. 家人及時陪伴、快速就醫非常重要;
3. 平時注重慢吃細咽、擇食得當,是防范風險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