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 | 常見場景 |
---|---|
脫水 | 高溫、出汗多比賽 |
低血糖 | 空腹運動、減肥期 |
過勞 | 高強度訓練營/拉練 |
可以看出,很多"暈厥"其實都和日常準備不足有關系。別忽視這些基本功。
并不是每次暈厥都像電影里那樣突然倒下,身體常常事先"打招呼"。
全身 | 突然發冷、冒“虛汗” |
視覺 | 感覺眼前一黑、發花,或周圍景象模糊、變暗 |
頭部 | 頭重腳輕、耳鳴,像暈車一樣 |
肢體 | 全身無力,行動慢,感到“軟塌塌” |
如果正在練習,突然視線模糊、聽力下降,或者身體有揮之不去的無力感,這可能就是要暈厥前的警告燈亮了。很多人忽視了這些“糟糕預感”,其實早點停下或者坐下來,通常能避免真正暈過去。
如果運動中真的有人暈倒,該怎么辦?關鍵是反應要快,步驟要清楚。下面這張表格簡單明了??
處置步驟 | 核心要點 |
---|---|
確認安全 | 先確保周圍沒有危險(如器械、機動車等) |
平躺&抬腿 | 讓患者仰臥,雙腿抬高15-30cm幫助大腦供血 |
評估呼吸 | 靠近查看患者有無呼吸、脈搏 (若無則立刻呼叫急救并進行心肺復蘇) |
保持通風 | 松解衣領,環境涼爽,避免圍觀擁擠 |
等待恢復 | 大多1-2分鐘內恢復(后續觀察20-30分鐘) |
送醫觀察 | 如意識不恢復、有抽搐或呼吸異常,立即送醫 |
這些流程看起來多,其實做下來只需幾分鐘。只要你在身邊冷靜應對,比什么都管用。
有些人以為恢復意識就萬事大吉,其實暈厥后幾天的調養和運動計劃調整同樣重要。
康復建議 | 具體理由 |
---|---|
適當休息 | 減少短期激烈運動,充分休息,幫助身體恢復穩定 |
重拾飲食 | 優先補充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牛奶、稀飯、蛋類能幫助身體恢復能量 |
補液為主 | 可以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幫助維持電解質平衡 |
記錄運動感受 | 了解何時易發暈、哪些動作時有早期信號,為今后預防提供參考 |
循序漸進 | 恢復后運動從低強度慢慢增加,不急于求成 |
說起來,很多人在暈厥后不是身體受傷,反倒是心里發怵?!笆遣皇亲约荷眢w有大毛???”“以后還能不能運動?”這種擔心很常見。
若情緒一直很低落、緊張,不妨考慮心理咨詢。別讓一次意外,改變了你對健康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