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理想血壓通常低于140/90mmHg。醫生常用“140/90”這條線,把正常和高血壓分開。只要長期超過這個標準,無論有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都算高血壓。
血壓高了,不是立刻有癥狀,但就像水管長時間高壓,慢慢地,管壁受損、器官吃不消,危險可能悄悄埋下。
信號 | 生活表現 | 需要關注的點 |
---|---|---|
晨起頭暈 | 剛起床覺得站不穩,下一秒頭腦發蒙 | 晨時血壓波動大,容易被誤認為沒睡好 |
后腦勺隱約發脹 | 不動時后腦勺悶悶的,有人說像小錘敲 | 常常是血壓升高時的“敲警鐘”現象 |
莫名鼻出血 | 沒有感冒、沒有外傷,鼻子突然流血 | 小血管承受不住壓力,別光當“小毛病” |
舉個真實的例子,“劉叔”55歲,有次晨練后頭暈站不穩、鼻子突然流血,本來沒當回事。家人讓他測血壓,一查180/100mmHg。
?? 這些小信號其實很常見,如果反復出現,就要警覺,不要僅靠自己“扛一扛”。
很多人覺得“我不愛吃咸的不可能得高血壓”,其實原因遠不止一個。
高血壓就像“隱形的小問題”,可一旦持續,心臟、腎臟、血管和眼底都會累壞,慢慢出現并發癥。如果家里有遺傳史或者上了年紀,更要小心。
很多朋友以為,一旦吃了降壓藥,其他都不用管了。其實,藥物只是調控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和藥物要配合調節,效果才最好。
每日限鹽量 | <5g | 收縮壓平均降低5-8mmHg |
血壓高不是大城市才有的“富貴病”,普通人也常見。上面這些小信號出現的時候,及時測一下血壓,是避免大問題的開始。和家人互相提醒,每天留點心,生活依然可以自在。
“高血壓”并不可怕,怕的是我們麻痹大意。管得住血壓,家人安心,自己也能活得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