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并不是普通胃鏡那么簡單。這項微創手術能精準切除消化道的異常組織,但十二指腸的位置深且曲折,鄰近大血管、胰腺,并且壁薄脆弱。這一切決定了:做起手術來,對麻醉安全的要求格外高。
手術過程中,“麻醉安全”絕不是一句口號。十二指腸ESD手術風險主要有三大類,每一項都不能掉以輕心。
風險類型 | 表現和危害 | 麻醉核心關注點 |
---|---|---|
穿孔 | 內鏡操作不慎,腸壁破裂,可能導致腹腔污染、感染。 | 及時觀察手術區情況 突發腹脹、血壓驟降警示信號 |
出血 | 黏膜及血管易損,常見間斷性流血,嚴重時可能失血性休克。 | 連續監測血壓、心率變化,發現異常速報內鏡團隊 |
誤吸 | 術中胃腸內容物嘔出并吸入氣道,輕則引起咳嗽,重則窒息。 | 血氧下降、呼吸急促馬上處理 插管密封嚴防誤吸 |
有一次,69歲的張先生,手術前未按要求禁食,被發現胃內容物較多。幸虧麻醉醫生高度警惕,加用保護措施,否則有可能發生誤吸,加大了恢復風險。從這個小插曲可以看出,風險早預警很重要。
很多人做了胃鏡或腸鏡,習慣直接打個“鎮靜針”就上臺??梢粏柕绞改cESD,醫生卻堅持必須“全麻插管”,到底為啥?
鎮靜麻醉 | 適合短暫檢查,無法徹底防止誤吸和體動。 |
全身麻醉 | 能長時間維持安靜深度,有效保護氣道和呼吸。 |
一位52歲的男性,過去鎮靜麻醉做胃鏡時曾躁動大喊,最終升級為全身麻醉后整個十二指腸ESD過程穩妥完成。由此說明,復雜部位、長時間操作更需要全麻保駕護航。
手術順利結束不代表萬事大吉。麻醉后喚醒、恢復飲食和術后并發癥預防,同樣不可疏忽。
行為 | 對麻醉/恢復的幫助 | 具體建議 |
---|---|---|
如實告知用藥 | 減少術中臨時調藥造成的不良反應 | 提前告知醫生所有服用藥物和過敏情況 |
術前合理進食 | 防誤吸,保障全麻順利 | 固體食物8小時,水2小時內禁飲 |
選擇有經驗的團隊 | 處置復雜情況更高效 總體風險更低 | 選擇二級以上醫院、經驗豐富的麻醉和內鏡醫生 |
術后家屬陪伴 | 提前發現遲發癥狀 提升恢復安全感 | 術后24小時內最好有家人陪同和照看 |
麻醉管理其實并不神秘,關鍵在于醫生團隊的細致把控和患者的真誠溝通。就像一場精密的合作,通過術前準備、麻醉過程和術后護理,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如果你身邊有人要做這類手術,不妨把這些建議轉達給他,讓專業的團隊和科學的流程,一起守護手術安全。很多事情,提前準備和一步步配合,比術中臨時慌亂要可控得多。
對麻醉的敬畏與信任,是每位患者健康路上的一次智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