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這些癥狀別忽視,科學應對很簡單
有時候,早上醒來發現嗓子有點干,鼻子開始不通氣,許多人會覺得“只是小感冒,扛扛就過去了”。其實這類“常見病”,雖然看著平常,稍有疏忽也會帶來不小的麻煩。今天帶您逐步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有哪些信號值得警覺?為什么有些人似乎更容易“中招”?以及日常怎么科學應對,避免反復發作。
01 病毒還是細菌?上呼吸道感染的真相
上呼吸道感染,其實就是流感、普通感冒、“咽炎”等統稱,覆蓋從鼻腔到咽喉的炎癥狀態。日常最常見的感冒,大約80%是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它們通過空氣、飛沫等傳播,尤其在學校、公交車等人多的地方表現突出。
細菌感染比較少見,一般出現在身體抵抗力變弱或有慢性病的人身上。簡單來說,病毒感染主要靠自身免疫恢復,而細菌感染有時需要看醫生用藥。分清原因非常關鍵,這決定是否需要吃抗生素。
類型 | 常見原因 | 處理方式 |
---|---|---|
病毒 | 鼻病毒、流感病毒 | 多為自限,需休息 |
細菌 | 鏈球菌、葡萄球菌 | 嚴重時需用抗生素 |
02 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上呼吸道感染早期,有時只是嗓子發干、鼻塞、打噴嚏,非常像“天氣變了過敏”。如果沒注意休息,多數人兩三天后可能會發展為咽痛、持續流鼻涕、低熱(38℃以下)等明顯癥狀,還可能聲音沙啞、咳嗽。
癥狀類型 | 表現特征 | 意味風險 |
---|---|---|
輕微 | 偶爾打噴嚏、短暫咽干 | 無需干預,多為自愈 |
嚴重 | 持續高熱超3天,劇烈咳嗽 | 需要及時就醫 |
案例:42歲的張女士,咽痛伴發燒已4天不退,最后被診斷為鏈球菌感染,需要住院治療。這個例子說明,發燒時間如果拖太久,別硬扛,及時判斷病情很重要。
03 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得上感?
感冒“偏愛”哪些人?原因其實比較明確:免疫力偏低、季節變換、抵達人多的場所等都是主要誘因。北京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換季期間的門急診感冒患者能增加近30%。
- 1. 免疫力弱的群體:比如年幼的孩子、孕婦、慢性病患者。他們身體“防線”比喻為年久失修的城墻,更容易被病毒“突破”。
- 2. 環境因素:秋冬換季、氣溫驟降或空調房,空氣干燥,病毒傳播速度也明顯上升。
- 3. 生活習慣: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吸煙酗酒等,會讓“抵抗病毒”這件事雪上加霜。
04 醫生如何確診?
很多人遇到反復咽痛、咳嗽時,會問“到底是不是病毒?要不要用抗生素?”其實在醫院,醫生常用的診斷手段很簡單。
- 咽拭子檢測:用棉簽取咽部分泌物,常用于篩查流感或細菌感染。操作過程不到30秒。
- 血常規檢查:可以幫醫生判斷,白細胞偏高時提示有細菌感染風險。病毒感染通常不升高。
檢查類型 | 檢測內容 | 用途 |
---|---|---|
咽拭子 | 病毒/細菌種類 | 辨別致病源 |
血常規 | 白細胞數量 | 判斷感染類型 |
05 科學治療,這3點要記得
- 對癥為主:一般輕度癥狀只需多休息、多喝水。感冒藥旨在緩解鼻塞、流涕、咽痛等不適。
- 抗生素只用于細菌感染:病毒感染下濫用抗生素,不僅無效,還容易導致藥物耐藥和副作用??股匾欢ㄒt生指導下用。
- 退燒安全兩選一:成人推薦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二選一,不能混用。發熱超過38.5℃時服用,低燒多靠休息即可。
藥物 | 常見作用 | 需要注意 |
---|---|---|
對乙酰氨基酚 | 退燒、緩解疼痛 | 肝病患者慎用 |
布洛芬 | 退燒、消炎 | 胃潰瘍者慎用 |
06 生活中這幾點,有助于預防上感
- 勤洗手(流水+肥皂搓洗20秒),進食、擤鼻涕后別忘記;流感高發期強化落實。
- 保持通風:每天開窗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鐘,尤其是辦公室、教室等密閉空間。
- 喝足水:水分充足能幫助呼吸道黏膜保持濕潤,阻擋病毒入侵。
- 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富含維C的獼猴桃、橙子對免疫力提升有益。
- 疫苗接種:流感疫苗一般選擇每年10月,大約2周后產生保護力。適合老年人、兒童等高風險人群。
推薦食材 | 建議吃法 | 有益作用 |
---|---|---|
獼猴桃 | 每日1-2個 | 補充維生素C |
橙子 | 直接食用,榨汁亦可 | 提升免疫力 |
菠菜 | 快速焯水后清炒 | 補鐵增強體力 |
日常生活中,別把上呼吸道感染當成“小感冒”敷衍。如果發現癥狀不緩解或者有異常變化,早點看醫生比一味等待、盲目吃藥更為靠譜。保持日常清潔、充足的睡眠和主動接種疫苗,能夠幫我們最大限度規避反復“中招”的煩惱。許多時候,健康的底線就藏在這些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