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這些信號別忽視,科學應對很簡單
01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為什么這么常見?
每當氣溫突然變化,辦公室和家里就常常有人打噴嚏、咳嗽。這些看似“普通感冒”的小麻煩,大多都是 上呼吸道感染。簡單來說,上呼吸道指的是鼻腔、咽部和喉部,相當于咱們身體進出空氣的“交通要道”。超過80%的感冒,其實都屬于這類感染。
為什么它這么容易找上門?主要因為鼻、咽、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接觸外界病毒和細菌的機會非常多。天氣變化、環境污染、甚至身邊人感冒了,都可能讓你“中招”。
?? 多數人一年內會經歷1-3次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高發季節尤需留意。
02 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上呼吸道感染的7個典型表現
很多早期的不適感容易被忽略,但真正進入感染過程,身體就會發出一些明確信號。下面這張表,幫你一目了然識別警示癥狀——
癥狀 | 常見特點 | 生活案例 |
---|---|---|
鼻塞流涕 | 鼻子堵、流清涕打噴嚏 | 下班回家發現自己不停擤鼻涕 |
咽痛 | 喉嚨發癢、疼痛或紅腫 | 早晨起床嗓子像“火燒”一樣難受 |
咳嗽 | 干咳為主,偶有痰 | 晚上躺下時咳嗽變多,影響睡眠 |
打噴嚏 | 連續噴嚏、鼻子發癢 | 公交上突然打了五六個噴嚏 |
低熱 | 體溫略高于37.5℃ | 白天量體溫有點發燙,不思飲食 |
乏力 | 全身沒有力氣 | 平時喜歡逛街,今天只想躺著 |
喉嚨異物感 | 總覺得喉嚨里有什么卡著 | 說話多一會兒就感覺喉嚨堵堵的 |
?? 持續高熱超過38.5℃、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或出現面色發青時要及時就醫。
03 病毒還是細菌?上呼吸道感染的3大常見原因
- 病毒感染 ??:最多見的元兇,比如鼻病毒、冠狀病毒,或者季節性的流感病毒。醫學界認為,約70%-80%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附著在呼吸道黏膜后,容易趁虛而入造成人體不適。
- 細菌感染:雖然比例較低,但像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細菌,也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咽炎、扁桃體炎。這類感染往往癥狀更重,更容易出并發癥。
- 環境與身體因素:免疫力下降、勞累、長期熬夜,天氣驟冷、空氣干燥時,呼吸道“防護墻”會變薄,這時病毒和細菌很容易乘虛而入。調查顯示,換季時期和冬春之交發病率明顯上升。
? 免疫力薄弱的兒童和老人,感染風險尤其高,病情發展也往往更快。
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什么情況要驗血?
不是所有感冒都要做一堆檢查,大多數上呼吸道感染,憑醫生詳細問診和體格檢查就能診斷。不過下列場合,專業檢測會更有幫助:
- 血常規:發燒持續超過3天,或者伴有明顯乏力、咽部疼痛難以緩解時,醫生有時會建議做血常規,看看白細胞數是否異常,這有助于區分病毒和細菌感染。
- 咽拭子檢查:喉嚨疼得厲害,伴有膿點或發紅,醫生可能會用棉簽取咽部分泌物,檢測是否是細菌感染,比如A組鏈球菌。
- 特殊影像或血液生化:如果出現呼吸很困難、疑有肺炎,才需要做胸片或進一步化驗。普通的輕度上呼吸道感染,完全不必緊張。
?? 檢查前盡量如實描述自己癥狀,配合醫生判斷,不必因為害怕檢查而拖延就診。
05 科學治療指南:用藥和護理的4個關鍵點
- 對癥用藥:病毒感染只需緩解癥狀,比如使用退燒藥、咽喉含片、止咳藥水等,幫助身體自我修復。細菌感染,經醫生判斷后才用抗生素,絕不能隨意自購。
- 保證休息和補液:多喝水有助于稀釋分泌物,減少喉嚨和鼻腔的不適。適量飲溫水、淡鹽水或熱飲,能緩解喉嚨干燥和不適。
- 清淡飲食:生病期間吃點燕麥粥、燉雞湯、蒸蛋等易消化食物,不僅補充能量,還能減少消化道負擔。
- 支持性護理:保持空氣流通,室內可用加濕器防止干燥;適當開窗通風,減少病毒聚集。常用淡鹽水漱口,也能緩解咽喉疼痛。
?? 抗生素只針對細菌有效,一定要遵醫囑使用,切忌自行停藥或隨便加減劑量。
06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5個實用防護技巧
- 勤洗手:用流動水和肥皂,搓洗20秒以上,尤其是飯前便后和外出回來。洗手是阻斷病毒最簡單也最高效的方法。
- 保持環境通風:每天開窗透氣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諝饬魍ɡ跍p少病毒量。
- 正確佩戴口罩:在人多密閉場所或照顧患者時,可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及時更換,降低吸入病毒概率。
- 合理接種疫苗:按照醫生建議,秋冬季接種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部分病毒感染風險。
- 均衡飲食提升免疫力: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可以幫助身體抵御細菌和病毒的侵襲。
?? 兒童和老年人免疫系統較弱,日常更需關注營養攝入和作息,避免過度勞累。
?? 行動提醒
- 癥狀沒好轉超過3天,建議及時復診,及時排查并發問題。
- 感冒期間,感覺食欲下降或精神萎靡,尤其是家里老人、兒童,要格外關注。
- 抗生素一定遵醫囑,切忌自行調整或提前停藥。
????? 有位72歲的李阿姨,咳嗽發熱三天后沒有緩解,自行服用感冒藥無改善。家人帶她及時到醫院,確認是細菌感染并接受了針對性治療,很快緩解癥狀。這類經歷提醒我們,短時間內癥狀無緩解,及時就診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