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結石手術麻醉怎么選?3種方式各有利弊
01 為什么輸尿管結石手術離不開麻醉?
坐在醫院候診區,偶爾能聽到身邊有人竊竊私語:“這點小手術,真要打麻藥?”其實,不管是微創還是取石,麻醉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輸尿管承擔著腎臟和膀胱之間的“水路”運輸,一旦動手術,身體反應會很敏感,哪怕小范圍操作也會引起劇烈痛感和全身緊張。
麻醉的目的是保障患者在整個手術過程里幾乎沒有疼痛、不亂動,同時為醫生創造穩定的操作條件,減少意外風險??梢哉f,合適的麻醉是順利完成輸尿管結石手術的“安全盾牌”。
02 三種常用麻醉方式怎么選?
目前,輸尿管結石手術主要有三種麻醉方法。每種方式都有自己的適合人群和局限。
方式 | 適用情況 | 優點 | 不便之處 |
---|---|---|---|
全身麻醉 ?? | 手術時間較長、操作范圍廣、對疼痛耐受差 | 無意識、無痛苦、利于醫生操作 | 術后蘇醒需時間、部分患者易惡心/嗜睡 |
椎管內麻醉(如腰麻)?? | 石頭位置較低、手術時間中等、身體素質較好 | 清醒、下半身無痛、恢復較快 | 下肢暫時麻木、部分人頭暈、85%手術選擇 |
局部麻醉 ?? | 微創手術、操作區域極小、適合極少數耐受好人群 | 麻醉范圍小、恢復迅速、并發癥少 | 疼痛控制有限、部分人術中仍不適 |
?? 建議:手術方案通常由主刀醫生和麻醉醫生共同評估決定,應結合具體病情、本人體質及既往手術、過敏史等。
例子:有位52歲的男性,因為結石卡在輸尿管下段,需要做微創碎石。醫生結合他的高血壓病史,推薦了椎管內麻醉,既降低了手術壓力,術后兩個小時即可自行下床。
03 麻醉前有哪些準備要到位?
麻醉前的一些“小事”做不好,可能大事就不順利。準備并不復雜,但每一步都很重要。
- 評估病史:麻醉醫生會詳細詢問心臟、呼吸、肝腎功能;有過敏、哮喘、或其他特殊病史別忘記說。
- 檢查相關指標:包括血常規、心電圖和肝腎功能等。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
- 規范禁食:手術前8小時停止進食,術前三小時禁飲水,這樣能顯著降低麻醉期間嘔吐和誤吸風險。統計顯示,術前8小時禁食足以使麻醉風險降到最低檔。
- 心理放松:緊張會加重手術不適??梢耘c家屬聊聊天,或深呼吸幫助自己緩解。
?? 重點提示:按照麻醉醫生的要求按時停食停水,切莫臨時“偷吃”,這樣一能讓手術更順利,二能減少術后不適。
04 手術麻醉后哪些反應需要關注?
結束手術后,麻醉的副作用可能像“尾巴”一樣短暫跟隨。一般來說,大部分都是輕微可控的。例如:
- 輕度頭暈或惡心:全身麻醉較常見??梢蕴芍菹ⅲ话銛敌r內緩解。如果惡心持續加重及時告知醫生。
- 喉嚨輕微不適:插管操作后常有,有點像喉嚨“沙啞”,喝些溫水有幫助。
- 下半身麻木:做椎管內麻醉后,小腿偶有發沉、行走不穩,休息幾小時會恢復。
- 輕咳或咽部干燥:多為剛蘇醒時自限性反應。
?? 別過度擔憂:絕大多數反應幾小時內消退。如有呼吸困難、劇烈胸痛等少見情況,應立刻呼叫醫護。
05 特殊人群的麻醉選擇有何不同?
對于老年人、孕婦或者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麻醉方案上會有一些特別考量。個體化是關鍵原則。
- 老年人:心肺功能儲備減少,麻藥用量要格外謹慎。優先選擇恢復快、刺激小的方式,密切監測術中心跳和血壓變化。
- 孕婦:只能選安全等級高的麻藥,尤其避免影響胎兒,方案多與產科、麻醉科聯合制定。
- 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術前需評估控制程度,并適度調整手術細節。藥物過敏史需要提前如實報告。
?? 數據:合理選擇麻醉方式,可讓恢復時間縮短約三成。這對于體力較差或年老體弱的人來說尤為重要。
06 手術后護理要怎么做,康復更順利?
剩下的事情,其實就是耐心恢復。麻醉過去后,科學護理小細節很能幫忙。
- 蘇醒時體位:保持平躺,頭部稍抬,有助于減少頭暈?;謴透杏X后再慢慢坐起、下床。
- 飲食安排:剛手術完可以先喝些溫水。三小時后,胃里沒什么不適再加點流質飯食(如米湯、面片),逐漸過渡到清淡易消化或日常餐點。
- 適度活動:術后24小時內可在醫護指導下輕輕活動雙腳,避免久臥導致血栓。
- 術后鎮痛:如有傷口疼痛可溝通醫生聯合用藥,不要隨意加量。
?? 小建議:術后一周內適度多喝水,幫助排尿、稀釋殘留結晶。但要根據醫生建議控制飲用量,尤其是有腎功能異常的患者。
?? 小結與實用提醒
- 手術順利:大部分輸尿管結石手術采用椎管內麻醉,有效率高、恢復快。
- 麻醉方案選擇:請放心和醫生溝通,結合病情與個人習慣,量身定制最合適的麻醉方式。
- 術前8小時禁食:按要求停食停水,對減少麻醉風險幫助大。
- 喝水排尿:手術結束適度喝水有益結石康復,但具體需醫生指導。
- 感到異常早溝通:術后如持續不適、用藥疑問,別猶豫,隨時告訴醫護。
?? 這些實用建議,不妨和家人朋友分享: 輸尿管結石雖煩人,麻醉其實沒那么可怕。掌握好麻醉選擇和護理細節,大多數患者很快就能恢復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