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手術往往要讓人趴著(俯臥位),時間較長。久趴影響肺部擴張,有的人還容易出現一陣陣“悶氣”,尤其是胸腹部偏健壯的人。
“小李,35歲,體重偏胖,做手術中途一度出現呼吸慢下來,幸虧麻醉醫生及時調整通氣。” 這個病例說明麻醉師其實要時刻守在生命體征的“雷達”前。
術前準備其實和普通人看病有點像,既要排查風險,也有一些獨家“小門道”:
監測項目 | 可能異常 | 處理措施 |
---|---|---|
體溫 | 體溫下降 | 使用加溫毯,輸注溫熱液體 |
電解質 | 低鈉、低鉀 | 動態檢測,及時補充電解質 |
呼吸 | 氣胸、通氣不足 | 緊急吸氧、胸腔減壓 |
手術結束并不等于平安著陸。麻醉蘇醒期也藏著不少細節:
48歲男性,因結石堵塞腎臟,術后2小時內出現小便帶血。醫護及時評估,補液、對癥處理,很快恢復。這再一次說明,術后密切關注尤其重要。
術前6小時 | 嚴格禁食,連一口水都別喝 |
藥物使用史 | 詳細告訴麻醉醫生,不能遺漏 |
術后2小時 | 盡量去枕平臥,大聲呼吸困難馬上叫醫護 |
麻醉管理說起來像是一根看不見的安全繩,一頭連著醫生,一頭牽著患者。每一次順利的PCNL手術,背后其實都有一支細致的麻醉團隊。真要說什么是最需要關注的,大概還是那些看似“老生常談”的小建議。別嫌麻煩,溝通越清楚、準備越扎實,手術路上意外可能性才會大大下降。這些關鍵點,不僅是知識,也是手術安全感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