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這些癥狀別忽視,科學應對很簡單
01 認識呼吸道感染:感冒和流感不一樣
生活中一到換季,有人輕微咳嗽幾天沒放在心上,有的卻突然高燒、全身酸痛,折騰好久才好。其實常見的呼吸道感染不止一種。最容易讓人混淆的,就是“普通感冒”與“流感”。
普通感冒常由多種病毒引起,多表現為打噴嚏、鼻塞、嗓子干澀,癥狀通常較輕。
流感(流行性感冒)則是流感病毒惹的禍,經常伴隨高熱、劇烈頭疼、渾身酸痛,讓人幾乎躺不下床。
此外,呼吸道感染按位置區分,又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影響鼻咽、咽喉)和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后者一般更嚴重,需要格外留心。
說起來,感冒就像家里常年那點小麻煩,而流感往往能讓你一下子失去“戰斗力”。
02 這些癥狀別大意:呼吸道感染的7個危險信號
有些呼吸道癥狀其實可以自行緩解,但出現下面這些情況時,最好盡快去醫院。下面這張表格幫你對照判斷:
癥狀 | 表現 | 建議 |
---|---|---|
發熱持續不退 | 體溫超過38.5℃,2天不降 | 建議就醫 |
呼吸困難/氣促 | 說話、走路就氣喘 | 需盡快就醫 |
持續胸痛或胸悶 | 胸部壓迫或隱痛 | 立即就醫 |
嚴重咳嗽(含咯血) | 劇烈、帶血絲痰液 | 及時檢查 |
渾身乏力、嗜睡 | 明顯異常,精神差 | 需排查感染進展 |
喘鳴或喉鳴 | 呼吸時有怪聲 | 優先就醫 |
皮膚發青/口唇紫紺 | 臉色變深,唇色發紫 | 緊急處理 |
小提示:
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常只有輕微鼻塞、咽癢;如果癥狀明顯加重,或持續不緩解,應該及早就醫,避免貽誤治療。
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常只有輕微鼻塞、咽癢;如果癥狀明顯加重,或持續不緩解,應該及早就醫,避免貽誤治療。
?? 案例:35歲的李先生原本只嗓子發干、咳幾聲,一周后突然高熱、呼吸費力。檢查發現已經發展為肺炎。 ——這個例子說明,輕癥轉為重癥并非遙不可及。
03 為什么會反復被感染?病毒傳播的3個關鍵途徑
- 1. 飛沫傳播 ??
說話、咳嗽、打噴嚏就會把攜帶病毒的小飛沫噴出去。哪怕只有幾秒面對面,呼吸道病毒已經有機會溜進鼻腔、咽喉。
數據顯示:一個打噴嚏,飛沫可噴2米遠。 - 2. 接觸傳播 ??
很多人門把手、鼠標等表面早已沾滿了“客人”。比如手摸過帶病毒的紙巾、公共臺面,再碰嘴和鼻子,給病毒找上門的機會。經常摸臉的人群風險更高。 - 3. 空氣氣溶膠傳播
一些病毒可以隨著空氣中很細小的顆粒懸浮,時間長了也會慢慢沉積在呼吸道。常見于通風不佳、密閉環境下。
易感人群: 兒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感染。
醫學界認為這類人群感染率甚至是普通人的2倍以上。
要關注: 沒有接種疫苗、長期熬夜、壓力大等也會讓免疫系統狀態不佳,這類人更容易變“靶子”。
04 檢查沒那么復雜:呼吸道感染常用4種診斷方法
許多人懼怕醫院,其實絕大多數呼吸道感染的檢查很溫和,也很快就能出結果。下面幾種是最常見的方式:
- 咽拭子檢測: 用棉簽在咽部取少許分泌物,檢測是否有病毒、細菌感染;過程有些異物感,但幾秒鐘就好。
- 血常規: 抽少量血,檢查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指標;有助于區分病毒還是細菌感染。
- C反應蛋白(CRP): 進一步判斷體內炎癥水平,若偏高提示急性炎癥可能,輔助判定感染嚴重度。
- 胸片或CT: 若懷疑肺炎、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疾病,醫生會建議影像學檢查,能清楚看到肺部是否有異常影像。
? 檢查時可提前如實告知癥狀,配合采樣。咽拭子采集前,半小時內避免飲食和刷牙。
05 科學用藥:3種情況下才需要抗生素
很多人一“病”就想下猛藥,其實絕大多數普通感冒和流感都不是細菌感染,用抗生素并沒有什么幫助。醫生通常遵循以下原則:
記憶口訣: 發燒、咳嗽、流涕多數無需抗生素,對癥處理最重要。
常用緩解方法還包括多喝溫水、保持房間濕潤適宜、適當休息、可用生理鹽水漱口等。別忘了,藥物用到越“精準有效”越好,不盲目才是真正負責。
?? 案例提示:47歲韓女士因反復濫用抗生素,出現菌群紊亂,不得不做腸道調理才好轉。從中可以看出,抗生素越多并不更安全。
06 預防小妙招:日常防護的5個黃金法則
- ?? 勤洗手:掌握正確揉搓技巧,每次至少20秒。研究顯示,洗手能降低45%呼吸道感染風險。
- ?? 正確使用口罩:出入人群密集場所時佩戴合適的口罩,口鼻要完全蓋住,使用一次性口罩后及時更換。
- ?? 室內常通風:建議每2小時開窗5分鐘,有條件使用空氣凈化設備,尤其冬春季節。
- ?? 接種疫苗:流感季前2周接種效果最佳,適用于兒童、老人和慢病患者。
- ?? 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含豐富維生素的新鮮果蔬有助免疫調節,晚上睡足7~8小時讓身體更有“底氣”。
小貼士: 實驗證明,辦公場所小范圍定時通風,能顯著減少空氣中病毒濃度。
推薦食物 | 功效說明 | 建議吃法 |
---|---|---|
橙子、獼猴桃 | 富含維生素C,幫助提升免疫力 | 每日吃水果,清洗干凈即可 |
瘦肉、雞蛋 | 優質蛋白,促進修復 | 水煮或清蒸,不油膩 |
蘿卜湯 | 清潤咽喉,幫助緩解咳嗽 | 搭配瘦肉或豆腐,少放鹽 |
若有持續發熱、呼吸困難、咯血等明顯不適,最好的辦法是及時就醫。社區醫院、三甲醫院呼吸內科都是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