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這些癥狀別忽視,科學應對很簡單
01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和流感是一回事嗎?
春天辦公室里,少不了有人時不時擤鼻子或者輕咳兩聲。上呼吸道感染常常“悄無聲息”地出現,起初的表現和普通感冒很接近。
上呼吸道感染,其實是指鼻腔、咽喉等部位出現炎癥,多由病毒引起,70%和鼻病毒有關。常見類型包括:
類型 | 主要位置 | 表現 |
---|---|---|
普通感冒 | 鼻、咽 | 鼻塞、流涕、輕微咳嗽 |
流感 | 全身、上呼吸道 | 高熱、乏力、全身酸痛 |
急性咽炎 | 咽部 | 咽喉痛、干癢、異物感 |
?? 簡單來說,普通感冒多為輕微不適,流感可能讓你“倒床不起”。而咽炎則以咽部刺痛為主。要弄清它們的區別,并不難。
02 喉嚨痛、鼻塞就是感冒?這些癥狀要當心
生活里,大多數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輕微、偶爾”的咳嗽、流涕或者咽干痛。不上心也許很快自愈,但有些癥狀可不能掉以輕心。
- ??? 持續高熱(特別是超過39℃,三天不退),常比普通感冒嚴重,需要留神。
- ????? 呼吸困難,比如說話或靜息時胸悶氣短,有可能病情加重。
- ?? 劇烈喉嚨痛,甚至吞咽困難,有時候與急性咽炎或扁桃體化膿有關。
- ?? 長期咳嗽(超過兩周),伴隨聲音嘶啞、頭痛,要考慮是否有并發癥。
- ?? 精神萎靡、食欲明顯下降,尤其是兒童和老人。
這說明:癥狀從“輕微不適”變成“難以忍受”,就要多加警惕。
03 為什么總是反復感冒?這些因素在作怪
有些人一年感冒好幾回,而旁邊同事就很少中招,這是為什么?
病毒傳播是主因。研究發現,70%以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鼻病毒惹的禍,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一樣重要。
免疫力下降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熬夜久、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身體的“小衛士”就變得不那么靠譜了。
- ?? 季節變化:秋冬交換、氣溫驟降,病毒的“活躍期”到了,身體更易受影響。
- ?? 人群易感性:兒童、老人、慢性疾病患者和孕婦,感染風險會高一些。
- ?? 密閉環境:辦公室、地鐵、教室,群體接觸增加病毒傳播幾率。
從中可以看出,年齡和身體狀況確實會讓感冒更容易找上門。
04 需要做哪些檢查?醫生是這樣診斷的
多數上呼吸道感染并不復雜,醫生首先會詳細詢問癥狀——比如發熱持續了多久、有沒有咳嗽、嗓子痛還是呼吸不暢。 接下來會進行體格檢查,包括檢查咽喉、扁桃體是否發紅腫大、是否有分泌物等。
- 血常規檢查:幫忙區分病毒性感染和細菌性感染。比如白細胞增高更偏向細菌性。
- 咽拭子培養:懷疑是細菌引起時,取咽喉分泌物培養病原體,這樣有助于精準用藥。
- 影像學檢查:如果有持續高熱、呼吸困難或者懷疑肺炎時,才會建議做胸片或CT。
05 吃藥還是硬扛?科學治療有講究
很多人一不舒服就想買點藥吃,但其實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性,自己就能好,不需要“猛藥”伺候。
治療方式 | 適用情況 | 注意事項 |
---|---|---|
對癥治療 (退熱藥、止咳藥等) | 發熱、喉痛、咳嗽、流涕等不適 | 按需使用,不要過量,兒童遵醫囑 |
抗病毒藥物 | 流感病毒感染、病程較嚴重時 | 需醫生判斷,不要自行隨便吃 |
抗生素 | 檢查判斷為細菌感染 | 不要“預防性吃”,以防耐藥 |
06 康復期做好這5點,好得快不復發
病情緩解后,身體的修復過程才剛剛開始。為了不讓上呼吸道感染“陰魂不散”,日常管理也很關鍵。
- ?? 多喝溫水
充分補水能保持呼吸道濕潤,有利排出炎癥分泌物。建議每天8杯水,盡量避免濃茶、咖啡。 - ?? 飲食清淡
選擇易消化的蔬菜湯、瘦肉粥、新鮮水果,幫助身體吸收營養,利于恢復。 - ??? 保證休息
適當午休,晚上少熬夜,給身體更多修復時間。 - ?? 家庭隔離
適度減少與家人密切接觸,勤洗手,用專用毛巾、餐具,減少交叉感染。 - ????? 定期隨訪
癥狀反復或有新變化,建議再去醫院復查。不必緊張,也別掉以輕心。
07 每個人都能做的健康管理建議 ??
上呼吸道感染總讓人措手不及,其實一些小習慣可以給身體多一層保障。試著這樣做,對預防再感染有好處:
- 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C,比如獼猴桃、橙子,有助免疫力提升。
- 雞蛋、牛奶,含優質蛋白,促進身體康復。
- 蜂蜜水可以潤喉,每天早晨一杯即可。
- 保證日常運動,哪怕是樓下小區走20分鐘,讓身體活絡起來。
- 保持房間通風,每天開窗30分鐘。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別把“小感冒”全當成小事。有些時候疼得厲害或者反復無常,就需要多一分注意。多和醫師溝通、合理搭配飲食、保持良好作息,能讓呼吸道健康變得簡單又自然。
打理好這些細節,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你也會更淡定 —— 這就是健康管理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