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別大意!這些癥狀、治療和預防方法要記牢
01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一到換季,有些人剛下樓運動完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涕,覺得像“小感冒”而沒在意。其實,生活中常見的感冒、流感、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都屬于呼吸道感染。簡單來講,呼吸道感染是病原體(主要是病毒、細菌)侵入呼吸道,從鼻腔、喉嚨,一直到氣管和肺部,引發的一系列病變和不適。
通常,根據感染的位置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炎)和下呼吸道感染(比如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傳播方式很常見,例如打噴嚏、咳嗽等帶出的飛沫。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辦公室或學校一人感冒,旁邊的同事和同學很快也會中招。
類型 | 主要表現 | 常見病原體 | 傳播方式 |
---|---|---|---|
上呼吸道感染 | 流涕、咽痛、打噴嚏 |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 | 空氣飛沫、握手、接觸物品 |
下呼吸道感染 | 持續咳嗽、氣急、肺部癥狀 | 肺炎球菌、支原體等 | 空氣飛沫 |
02 哪些癥狀該警惕?
- 1. 短暫發熱、流涕:不少人剛開始只有點小發熱、鼻塞、打噴嚏,吃點清淡,休息幾天就好了。這種大多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影響相對較輕。
- 2. 持續高熱(超過39°C):比如前不久有位32歲的男性白領,原本只是低燒和輕微咳嗽,3天后體溫突然飆升到39度,呼吸粗重。這時就不能簡單認為是普通感冒——高熱持續3天以上,是肺炎等重癥的警示信號。
- 3. 咳嗽變重、咳痰黃綠:咳嗽本不罕見,但如果痰色變黃變稠,可能是細菌感染加重。如果呼吸變快,甚至說話短促,得趕緊就醫了。
- 4. 老人或孩子呼吸急促:有位68歲的老人感染病毒后家人發現她夜里喘不上氣,嘴唇發青。其實,老人和幼兒更易發生呼吸道堵塞甚至呼吸衰竭,這一變化必須抓緊時間送醫院。
03 呼吸道感染的成因在哪里?
病毒和細菌經常趁我們免疫力低下、休息不好或受涼后“趁虛而入”,這才讓呼吸道發炎。還有些季節性流感病毒、支原體等,也在空氣流通不暢、人流密集的環境里更容易傳播。
研究數據顯示,8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和病毒相關,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細菌感染相對少見,但對于免疫低下的老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而言,風險更高。此外,下呼吸道感染(比如肺炎)發展速度明顯更快,尤其在高齡群體或兒童中影響大。
- ?? 睡眠不足、抵抗力弱: 熬夜、情緒壓力容易導致抵抗力下降,輕易讓病原體趁機搗亂。
- ??? 空氣不暢、密閉空間: 辦公室或公交車等空間,空氣循環差,呼吸道感染更容易互相傳播。
- ?? 年齡因素: 幼兒和老人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或功能減弱,容易在感冒后快速轉為重癥。
04 醫生怎么判斷是感染?
很多人一到醫院總會被問一串問題,然后被做血常規、胸片檢查。這其實是醫生必須的診斷流程——用來區分病毒性還是細菌性感染。
- 病史詢問: 詳細問清楚發病時間、癥狀發展、家人是否有類似不適,有助于判斷傳播路徑。
- 體格檢查: 聽診器下的“羅音”(呼吸時胸部有特殊雜音)是醫生判斷下呼吸道感染的線索。
- 血液和影像學檢查: 血常規能看炎癥的嚴重程度,CRP(炎癥指標)有助判斷病毒還是細菌感染。如果呼吸困難或癥狀加重,需要拍胸片進一步排查。
- 必要時做病原學檢測: 比如快速流感抗原、支原體等檢測能幫助精準識別病因。
05 治療過程中,這些要點別忘了
治療呼吸道感染并不是“一藥治百病”。大多數病毒感染如感冒,靠多飲水、適量休息就能慢慢恢復??梢坏┌l展為細菌感染,尤其是肺炎,就不能只靠拖著了。
- 對癥用藥: 有發熱按需退燒,咳嗽可以用止咳或祛痰藥,但要適量,不宜多種藥同時使用。
- 辨別病毒和細菌: 病毒感染抗生素無效,細菌感染如醫生明確診斷才需抗生素,不要自主隨意用藥。
- 抗生素使用講規矩: 一旦開抗生素,必須依照醫囑全程使用,劑量和時間都不能隨便停,否則容易耐藥。
- 補充休息和水分: 身體需要時間“修復”,飲食上多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有好處。
06 居家康復這樣做更快
康復期是呼吸道感染管理中的“第二戰場”,再好的藥,也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科學的護理。飲食上宜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為主,比如雞蛋、瘦肉、豆制品、粥類這些搭配起來助力修復。
食物 | 功效 | 推薦吃法 |
---|---|---|
瘦肉粥 | 補充蛋白質,有助于免疫修復 | 燉爛些,溫熱服用 |
雞蛋 | 營養均衡,促進恢復 | 水煮、蒸、做蛋花湯 |
新鮮蔬菜 | 補充維生素及膳食纖維 | 清炒或煮湯搭配粥類 |
水果(如蘋果) | 清爽解渴,富含維C | 切片、燉煮皆可 |
- 合理隔離: 在疾病最重幾天避免和家人密切接觸,特別是老人及兒童。單獨用餐具、多通風都很有用。
- 定期復診: 如果在家康復一周左右,依舊低燒或有持續咳嗽等癥狀,不要硬扛,可以考慮復查。老年人和孩子若癥狀進展快更要及時就醫。
- 充足休息: 白天適當活動,夜里睡夠睡好,有助于加快恢復。
07 日常預防這樣做更靠譜
- ??勤洗手:外出回家、咳嗽后、飯前便后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清潔雙手,減少病原體帶入口鼻。
- ??均衡飲食:適量攝入新鮮水果、蔬菜、優質蛋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 ??規律作息:保持足夠睡眠,疲勞時適當休息。
- ??適度鍛煉:每天適量戶外運動或慢走,有助提升免疫功能。
- ???常通風:家庭和辦公室每天至少三次開窗通風10-15分鐘,趕走室內病毒。
- ??早期就醫:有持續高熱、氣短、咳血等嚴重癥狀,不拖延,及時去正規醫院。
最后,還有這些細節值得關注
- 不論輕微還是明顯不適,都別忘了關注自身狀態。
- 抗生素只在醫生判斷細菌感染時才使用,自己用藥風險可不小。
- 老人和小朋友,尤其在秋冬季節,更易感染,家里一定要重點照顧。
- 康復期間牢記多喝水、均衡飲食,別指望靠一瓶感冒靈就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