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腹痛別硬扛!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麻醉安全指南
半夜突然被腹部劇烈疼痛驚醒,有人會以為只是吃壞了肚子,忍一忍就好。但一些腹痛背后,其實隱藏更棘手的問題。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就是其中一種,尤其在需要麻醉和手術治療時,很多步驟其實暗藏風險。這篇指南,幫你梳理那些手術麻醉期間必須提早注意的事,盡量避開不必要的意外。
01 膽囊結石為何會引發胰腺炎?
膽囊結石很多時候安靜地“潛伏”著,可一旦堵塞住膽道出口—尤其是與胰管的交匯處,麻煩就大了。結石仿佛交通路口被封死,膽汁和胰液被迫“跑偏”,胰腺里的消化酶因此提前激活,開始“消化”自己,導致炎癥。這也是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高發原因之一。
根據專家統計,所有急性胰腺炎中有接近70%和膽道結石脫不了關系。所以一旦有膽結石病史,身體發出異常信號要格外留心。
02 哪些癥狀提示需要立即就醫?
- 上腹部持續性劇烈疼痛: 疼痛大多集中在上腹部,并非時有時無,而是持續難忍,有時還會向背部放射。和簡單的肚子疼明顯不一樣。
- 反復嘔吐: 吃什么吐什么,有時連喝水都馬上反胃,休息也緩解不了。
- 發熱: 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高燒,但溫度比平時高,或感到怕冷出汗時也要注意。
- 以往有膽結石、胰腺炎病史: 再次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時,出現的風險更高。
小案例:42歲的李先生,凌晨突發上腹持續劇痛,伴隨嘔吐2小時未緩解,自行服藥無效。到醫院急診后確診為急性膽源性胰腺炎。這個例子說明,癥狀劇烈變化時要不猶豫,頭6小時尤其關鍵。
出現上述明顯癥狀,不要硬撐,6小時內及時就醫,能大大降低嚴重并發癥和死亡風險。
03 麻醉前必須評估的3大風險
- 循環不穩定:
膽源性胰腺炎會讓體液快速喪失、血壓下降。有時候像水庫閘門突然放開,導致細胞脫水、血流減少。不及時調整,麻醉過程容易發生休克。 - 電解質紊亂:
疾病初期嘔吐、感染,容易讓體內鉀、鈉等電解質大亂。如果麻醉前未糾正,可能誘發心律不齊甚至更嚴重的心臟問題。 - 呼吸功能障礙:
嚴重時胰腺炎的毒素影響肺部,導致氧合不足。麻醉過程中一旦不能很好管理通氣,容易出現缺氧危機。
手術或麻醉前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是防止意外發生的基礎。
風險環節 | 常見影響 | 潛在后果 |
---|---|---|
血循環 | 容量丟失、低血壓 | 休克、器官灌注不足 |
電解質 | 血鉀血鈉等紊亂 | 心律失常、痙攣 |
呼吸系統 | 呼吸困難、氧飽和度降低 | 缺氧、急性肺損傷 |
04 ERCP手術的麻醉特殊準備
針對膽道、胰腺相關疾病,ERCP(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是常見的救治手術。麻醉前有幾項不能忽視的特殊準備:
- 俯臥位通氣: 手術需要病人趴著,普通呼吸通道易受壓,所以要有針對性的通氣技術,保持氣道通暢,定時調整頭部位置以防止誤吸。
- 造影劑過敏預防: 一些人對碘類造影劑過敏,手術前要詳細詢問病史并做好備用藥預案。
- 松弛十二指腸: 讓腸道肌肉適當松弛有利于內鏡操作,不過要嚴格控制劑量,避免影響全身狀態。
實際情形:有一位55歲的女性患者,手術前主動告知之前做過CT時對碘過敏,醫生隨即調整方案,預防感冒并采用了替代造影劑,整個過程順利無異常。
合適的術前交流和準備,讓手術安全性大大提高。
05 術中突發低血壓怎么辦?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術過程中,低血壓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解決方法一般分為三個步驟,視情況動態調整:
- 容量復蘇: 發現血壓驟降時,最先考慮主動靜脈補液,幫助血管重新“灌滿”,類似日常遇到水管漏水要先補足水源。
- 血管活性藥物選擇: 如果單靠補液作用有限,醫生會選擇收縮血管的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同時檢查心功能,預防心臟過載。
- 實時血氣監測: 連續監測靜脈和動脈的血氣數據,隨時發現缺氧、酸堿紊亂等異常變動,及時干預。
小提示:危重患者,術中低血壓應對準備要比一般手術更充分,隨時留意變化,防止意外。
06 術后恢復期的3個警戒信號
剛做完手術,有三個變化要尤其小心:
- 腹腔間隔室綜合征:腹部突發脹滿、疼痛明顯變甚,甚至出現排尿量驟減,這種情況提示腹腔壓力急劇升高,可能危害多個重要器官。
- 急性呼吸窘迫:手術后氣急、呼吸頻率加快,下肢紫紺或意識模糊,提示肺部氧合障礙,要盡快處理。
- 感染性休克:體溫忽高忽低、脈搏跳動加快、皮膚濕冷,往往暗示嚴重感染反應波及全身,務必立刻復查應對。
這三種情況一旦發生,家屬應協助醫護及時反映,避免因觀察疏忽耽誤搶救機會。
?? 實用提醒
- 腹痛發作后,嚴格禁食禁水,直到專業醫生完成麻醉和手術評估
- 就診時須攜帶近3個月的肝功能化驗報告
- 有膽結石、膽道手術史者要提前告知麻醉醫生
- 術后24小時內持續心電監護,不要自行離床
核心數據 | 內容 |
---|---|
高危病因所占比例 |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占比約70% |
及時救治可降死亡率 | 及早治療將死亡率由20%降至約5% |
最后聊兩句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不是小病,但只要及時識別風險、評估身體狀況,手術和麻醉流程就不會那么難。有的時候,帶著化驗報告、主動說出病史、哪怕一次小小的提醒,都能減少后面的麻煩。如果身邊有人突然腹痛不止,記得早就醫,別猶豫。哪怕平時看起來一切正常,偶爾留個心眼,就是對健康最好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