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分鐘1人確診!乳腺癌的早期信號千萬別忽視
01 什么是乳腺癌?一分鐘看懂乳腺里的“小變故” ?????
許多女性并不太在意乳腺健康,覺得小病小痛忍忍就過去了。其實,乳腺癌就是乳腺里的正常細胞“變壞”,變成了不受控制的異常細胞,這些異常細胞可能像不速之客一樣在乳腺里聚集、擴散,甚至穿過血管、淋巴系統跑到身體其他地方。如果不抓緊發現和治療,健康就真的會被拖累。
和許多癌癥一樣,乳腺癌在最初的時候并不聲張,但隨著異常細胞數量增多,對乳腺自身的功能會產生明顯影響。比如有的人會覺得乳房變硬、有異樣的腫塊,甚至乳頭出現不正常分泌物。晚期有時還能轉移到骨頭、肺等重要器官,造成更大的麻煩。
02 乳腺癌的早期信號,這7點別隨便忽略 ??
很多乳腺癌剛開始其實不怎么疼,有的信號隱蔽得讓人容易放松警惕。以下這些變化,出現時值得認真對待——
表現 | 典型現象 | 簡單自檢法 |
---|---|---|
無痛腫塊 | 手指摸到乳房某一處有硬塊,移動不太靈活 | 沐浴時用指腹環繞乳房,感受有無硬結 |
皮膚凹陷 | 乳房表面出現類似橘皮的小坑凹 | 雙臂上舉,觀察乳房表面是否整齊 |
乳頭溢液 | 乳頭分泌出透明或血性液體,非哺乳期 | 注意內衣表面有無異常分泌物 |
乳頭內陷 | 突然乳頭“陷進去”,與原本不同 | 比對兩側乳頭外形,有無區別 |
腫塊固定 | 腫塊變大且粘在皮膚或胸部肌肉,推不動 | 兩手指夾起腫塊,感受能否滑動 |
淋巴結腫大 | 腋下摸到硬塊,且一直不消 | 用手觸摸腋窩區域有無異常包塊 |
乳房顏色改變 | 局部皮膚發紅、腫脹或發熱 | 鏡前觀察乳房皮膚與以往差異 |
03 為什么乳腺癌會悄悄找上門?
很多人納悶,為什么自己明明生活還算規律,乳腺癌卻還是會不請自來?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乳腺癌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關鍵有以下幾點:
- 激素影響:女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長期暴露,會讓乳腺細胞持續受到刺激。如果初潮早、絕經晚,以及沒有生育經歷,身體受到激素影響的時間更長,相應風險就高一些。
- 遺傳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例如媽媽或姐妹得過)的女性,乳腺細胞里的某些基因可能“突變”,導致癌變幾率明顯上升。
- 生活方式:肥胖、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體內脂肪多,雌激素水平也會偏高。除此之外,缺乏運動、夜班多、作息紊亂都和乳腺癌有關。
- 年齡增長:大多數乳腺癌患者在40歲以后,年齡越大,細胞老化、基因修復功能變差,患病率也會增高。
- 其他風險:長期服用激素替代藥物、激烈情緒波動、長期壓力,也被認為和乳腺癌有間接聯系。
04 確診乳腺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乳腺腫塊的出現,或者自我檢查中發現異常,都建議第一時間去醫院查明原因。乳腺癌的確診分為三步:
- 乳腺超聲:適合所有年齡段女性,能初步區分腫塊的性質。它就像給乳房拍個“動態B超”,特別適合年齡較輕、乳腺較密的女性。
- 鉬靶(乳腺X線攝影):40歲以上推薦,能發現隱藏較深的小腫塊或者微小鈣化灶,是發現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做起來就像夾層拍片,可能會有點不適感,但很快就結束。
- 穿刺活檢:醫生會在影像引導下用細針取出腫塊樣本,通過顯微鏡判斷是否為癌細胞。這一步有點像直接“見面”對質,確保診斷絕無遺漏。
05 乳腺癌能治好嗎?治療手段和生存率
一聽到“癌”,很多人都會擔心是不是治不好了。實際上,乳腺癌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腫瘤之一。如果能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5年生存率高達90%。早期治療手段多樣,醫生也會結合病情為你量身定制計劃。
- 手術治療:大部分乳腺癌首選手術切除。切除范圍由病灶大小、位置決定,必要時可保留乳房外觀(乳房部分切除)。
- 放療(放射治療):主要針對局部病灶,減少復發風險。有些患者術后需要配合,治療體驗和照片機差不多。
- 化療和內分泌治療:幫助清除可能潛伏的異常細胞,多用于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專門針對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
- 靶向治療:如果腫瘤表達特定基因(如Her-2),醫生會加用靶向藥物,讓治療像“專門定位”一樣更有效。
06 聰明女性都堅持的6件防癌好習慣??
除了積極應對風險因素,把握下面6件事,會讓乳腺更健康。
說到底,日常關注并呵護乳腺,比等到不舒服時再查要省事得多。哪怕只是輕微的小變化,不妨多問一句“正常嗎?”;定期做乳腺檢查,用行動多一份自信和底氣。有問題也別自己嚇自己,醫生就是最好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