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宮頸癌是出現在子宮頸部的一種惡性腫瘤,大多數是因為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導致。研究發現,有80%的女性一生會遇到HPV,絕大多數感染后可自愈,但如果病毒長期存在,就有機會讓頸部的正常細胞變成“異常細胞”,形成癌前病變,進一步發展為癌癥。
不過,這個過程很緩慢,甚至可能持續10年到20年,所以定期篩查真的很重要。宮頸癌其實可防、可控,但它的“低調”也讓人容易掉以輕心。
核心信息 | HPV感染是主要成因,絕大多數女性一生中都會接觸,但只有少部分發展成癌癥。 |
全球負擔 | 全球每2分鐘有1人因宮頸癌去世,疾病負擔不可忽視。 |
宮頸癌早期常常沒什么特殊感覺,有點像“沉默的來客”。不過,如果出現下面這些信號,就要小心了:
說到“為什么”,不少人下意識會聯想到生活習慣。這是沒錯的,不過,宮頸癌和某些因素的關系更為密切。來詳細拆解一下:
這是最核心的危險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如果感染后一直沒消失,就有變成癌前病變的可能。有研究認為,持續性HPV感染約占宮頸癌病因的95%以上。
比如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某些免疫系統疾病,會讓身體更難清除病毒。
性伴侶過多、過早有性生活、早孕等,增加HPV感染幾率。
家族中有宮頸癌病例,風險會相對增加。
慢性炎癥可讓局部環境改變,為異常細胞生長提供條件。
危險因素 | 解釋 |
---|---|
HPV持續感染 | 致癌風險最高,尤其高危型HPV |
免疫力低 | 身體更難抵御病毒 |
早婚早育/性伴侶多 | 感染機會增多 |
家族史 | 有家族遺傳傾向的人需注意 |
很多人不太愿意去做婦科檢查,大多是擔心過程不舒服,其實現在的篩查方法非常成熟。把常見檢查一一分解,消除疑慮:
檢測宮頸部位是否有高危型HPV病毒,采樣過程一般只需幾分鐘。
就是所謂“宮頸涂片”,能精準發現預警細胞。
若前兩項異常,醫生會用高清儀器看宮頸情況,并采集病理標本。
對可疑部位取微小組織做進一步分析,看是否為癌。
一旦確診,不用慌張,治療手段選擇多,且宮頸癌早期治愈率很高。專業婦科腫瘤專科醫院擁有精準分型和個體化治療的優勢,長期隨訪管理也更到位。
治愈率極高,手術后多數可過正常生活。
通過綜合治療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說起來,宮頸癌是目前人類已知少數可以“主動防控”的癌癥之一,預防方式相當明了:疫苗+篩查是最佳組合。下面給出具體、簡單的行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