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卵巢癌”這一疾病的認知可能存在許多誤解和謬誤。這些誤區有時甚至可能影響患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過程。本文將全面解析關于卵巢癌的一些常見誤區,通過科學解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維護自身健康。
誤區一:卵巢癌“只出現在年長女性身上”
謬誤:在很多認知中,卵巢癌似乎與“高齡女性”掛鉤,許多人認為年輕女性患卵巢癌的可能性很低,甚至覺得自己不在高風險群體中,忽略了疾病篩查。
科學解讀:研究表明,盡管卵巢癌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但這并不意味著年輕女性不會患病。許多卵巢癌患者年齡低于45歲,尤其是那些具有家族遺傳史或攜帶BRCA1或者BRCA2基因突變的人群。有數據顯示,遺傳性卵巢癌可在更年輕的年齡發病。
正確做法:不論年齡大小,若發現和卵巢相關的異常癥狀(如腹脹不明原因或盆腔疼痛),都應及時就醫。對于有家族遺傳史的女性,建議定期進行相關基因檢測和卵巢健康監測。
誤區二:“沒有明顯癥狀就不需要擔心卵巢癌”
謬誤:很多人覺得,卵巢癌是“有癥狀才需注意”的疾病,而忽略了卵巢癌在早期階段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
科學解讀:卵巢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初期的癥狀往往非常輕微甚至完全沒有表現。到了晚期,患者可能感到腹脹、消化不良或骨盆區不適,這些癥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其他常見的病癥,如胃炎或腸胃炎。
正確做法:建議女性定期檢查包括婦科超聲和CA125腫瘤標志物檢查,尤其對于有高危風險的女性,早期篩查是關鍵。預防重于治療,切勿掉以輕心。
誤區三:“卵巢癌是不可治愈的絕癥”
謬誤:卵巢癌患者及其家屬有時會被“不治之癥”或“只有靠運氣”的觀念所誤導,甚至喪失了尋求積極治療的動力。
科學解讀:雖然卵巢癌的治療仍面臨許多挑戰,但現代醫學在治療卵巢癌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晚期卵巢癌的治療中有了顯著的成效。手術、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多種手段正在逐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此外,早期卵巢癌在及時治療后的治愈率可高達約90%。
正確做法:建議患者及家屬積極與專業醫生溝通,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保持樂觀的心態,科學做決定永遠是戰勝疾病的第一步。
提升辨別能力的策略
防范措施:要避免疾病相關信息的誤導,應多查詢諸如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健委和權威腫瘤治療中心等發布的信息。對網絡中未經證實、不具有科學依據的內容,應當持懷疑態度。
培養科學思維:患病者及其家庭成員需要培養批判性思維,學會從多側面了解疾病,并依據科學依據判斷疾病信息的真偽??梢詤⒖紝I醫學文獻、與多位醫生溝通,或通過患者教育機構學習如何甄別準確的信息,確保自己在健康問題上的判斷更加理性。
總結
本文回顧了卵巢癌中的幾個常見誤區,并針對這些謬誤作出了科學解讀。無論是關于患病年齡、癥狀表現,還是疾病治療的客觀性,科學的認知顯得尤為重要。卵巢癌并非不可防治,只要采取科學的篩查與治療措施,有效的健康管理將使我們離健康更近一步。
參考文獻:
Chen L, Zhang Y, Zhao J. Surgical and Targeted Therapy for Ovarian Cancer.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21(8):1020-1029.
Smith MH, Lee M, Turner RR. Genetic Basis and Early Detection of Ovarian Cancer. JAMA Oncology. 2022;8(5):606-613.
Tong HP, Wong CL.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Ovarian Cancer in Young Wome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380(12):114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