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50歲以上的人可能在某個時刻被告知需要進行胃腸鏡檢查。這個檢查看起來簡單,但對我們的健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要談談檢查報告中可能出現的兩大問題——淺表性胃炎和結腸息肉。
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的一種常見炎癥,常常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癥狀很輕微,如輕微的胃痛、反酸、噯氣等。而結腸息肉則是在大腸內壁上的一種贅生物,雖然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的,但少數可能會發展成癌癥。因此,提早發現并積極處理是關鍵。
淺表性胃炎和結腸息肉:潛在的“沉默”疾病
淺表性胃炎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尤其是長期飲酒、吸煙、食用辛辣食物的人群。胃酸分泌過多或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都是淺表性胃炎的重要誘發因素。此外,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過度疲勞等也會加重胃炎的病情。
盡管淺表性胃炎可能癥狀輕微,但如果長期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導致胃黏膜的持續損傷,進而誘發胃潰瘍,甚至演變為胃癌。胃黏膜損傷嚴重時,可引起消化不良、打嗝、腹脹、胃痛等癥狀,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顯著下降。
結腸息肉則是另一種“潛在殺手”。絕大多數結腸息肉為良性,但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腺瘤性息肉,隨時間推移可能發展成結腸癌。這種惡變的過程可能長達10-15年,因此定期進行腸鏡檢查尤為重要。大多數患者在早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但隨息肉增大,可能出現便血、腹痛、大便習慣改變等癥狀。
對抗消化道問題:治療和管理策略
對于淺表性胃炎,首要措施是糾正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養成按時進餐的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和夜宵,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預防和治療手段。藥物治療方面,醫生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開具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質子泵抑制劑(PPI)和H2受體阻滯劑。此外,如果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需要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抗生素治療。
對于結腸息肉,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通過內鏡切除息肉。小的息肉可以在檢查時一并切除,而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安排專門的手術切除?;颊咝g后還需要定期復查,以確保沒有新的息肉形成或舊息肉復發。在切除息肉后,患者通常還需要進行病理檢查,以明確息肉的性質和潛在的惡變風險。
預防為主,健康生活
預防淺表性胃炎和結腸息肉,首先要從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對于存在胃炎風險的高危人群,例如長期飲酒、吸煙及不合理飲食習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健康:避免辛辣、油膩和過酸的食物,減少攝入咖啡和碳酸飲料,多食用富含纖維的水果和蔬菜。
規律作息:熬夜、壓力大容易導致胃酸分泌紊亂,應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戒煙限酒:吸煙和飲酒對胃黏膜都有直接的損傷,應盡量戒煙限酒。
積極就診:一旦出現反酸、胃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重。
對于有結腸息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人群,建議從50歲開始每5-10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總的來說,消化道健康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重要方面。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檢查和積極治療,我們可以有效預防和管理淺表性胃炎和結腸息肉,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呼吁廣大讀者關注自身和家人的胃腸健康,積極面對健康問題,不要“諱疾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