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別硬扛!3個信號+4招預防,呼吸順暢其實很簡單
01 鼻子總不通氣?可能是慢性鼻炎在作怪
難得遇上大風天,很多人會一覺醒來覺得鼻子發堵,連續打好幾個噴嚏。這種偶爾的小毛病,有時候一杯熱茶、一陣活動身體后就好轉。但如果你發現自己換了季節、換了地方還是經常感到鼻腔不夠通暢,甚至入夜時鼻塞明顯加重,那就不能只當普通感冒看待了。說起來,慢性鼻炎其實是“鼻黏膜的慢性炎癥”。在臨床上,這也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總讓不少人有種“小問題纏身、大事耽誤”的無奈感。
02 3個典型信號,判斷慢性鼻炎其實不難
- 1. 持續性鼻塞
鼻子堵,有時候是左邊通,右邊塞,有時候鼻腔兩側都不暢。很多患者最明顯的感受是:起床后鼻子特別難受,中午慢慢緩解,到了晚上睡覺又加重。
實際體驗:一位34歲的公司職員,連續三個月晨起都有鼻堵、呼吸不暢,每次吹空調時都覺得格外不舒服,甚至打呼嚕加重。 - 2. 黏稠鼻涕
慢性鼻炎不會像普通感冒那樣總流清水鼻涕,多為白色或者淡黃色的鼻涕,且相對比較黏。有的人擦完不久又開始覺得鼻腔有堵感。
- 3. 嗅覺減退
聞不到早餐的香味?有慢性鼻炎的人,常常發現自己的嗅覺比以前變差了,喜歡的香水、飯菜香有時都變得模糊。有數據顯示,慢性鼻炎患者出現嗅覺下降的概率比常人高近三倍。
癥狀表現 | 典型特征 |
---|---|
鼻塞 | 反復、全天,晨起和夜間加重 |
黏涕 | 鼻涕濃稠、量多,難以擤凈 |
嗅覺減退 | 逐漸變差,香氣、飯菜味道不敏感 |
03 為什么鼻炎總是反反復復?
- 1. 過敏原刺激(約六成患者)
像塵螨、花粉、寵物毛發這些,身邊隨時都有的“隱形敵人”,最容易引起鼻腔過敏反應。每年春秋季節或更換居住環境時,癥狀會加重。一項調查顯示,60%的慢性鼻炎病例與過敏有關。
- 2. 反復感冒拖延
有人感冒時簡單買點感冒藥對付,結果病好鼻塞卻沒消。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時間一長,鼻黏膜充血增生,慢慢拖成了慢性鼻炎。
- 3. 鼻中隔偏曲
鼻子與生俱來的“結構問題”也容易導致氣流受阻,增加炎癥風險。情況嚴重時有可能需要專業干預。
- 4. 胃食管反流的影響
說起來,有些慢性鼻炎和晚上胃酸“返流”相關。胃酸刺激到咽喉部,也會影響鼻腔健康,增加粘膜水腫概率。
04 慢性鼻炎就醫時,醫生都查什么?
- 1. 前鼻鏡檢查
這是最常用的手段,能夠直接觀察鼻腔黏膜、鼻甲有無腫脹、分泌物及結構異常,為判斷慢性炎癥和排除鼻腔結構性問題提供基礎。
- 2. 過敏原檢測
醫生會建議部分患者做過敏原皮試或血清特異性IgE檢查,用來明確過敏相關性和指導后續管理。
- 3. 鼻竇CT(只在高度懷疑鼻竇炎時才需考慮)
普通慢性鼻炎,大多數不需要拍CT,只有鼻塞劇烈、面部脹痛、持續頭痛時才考慮,主要用以排除鼻竇炎等復雜情況。
05 慢性鼻炎的治療,都有哪些選擇?
- 1. 鼻用激素:一線藥物
鼻噴激素可以有效緩解局部炎癥,是目前被廣泛推薦的基礎療法。醫生常會根據病情推薦1-3個月的療程,按說明書或醫囑操作即可。
- 2. 生理鹽水沖洗鼻腔
研究發現,每天早晚用35℃左右溫和的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堆積的分泌物和過敏原被及時帶走,堅持3個月大約70%的慢性鼻炎患者有明顯緩解。
- 3. 微創治療與神經阻斷術
對于藥物無效、嚴重影響生活的人群,醫生可能考慮射頻、冷凍等微創方法調節鼻甲或阻斷異常神經反應。這類治療通常在醫院門診局麻下完成,恢復快。
- 4. 聯合個性化方案
有的患者體質特殊,醫生會根據個人情況加用抗組胺藥或改善嗅覺的輔助治療。中成藥在一些過敏反應明顯的人群中也有應用,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
06 4招實用預防,鼻炎發作其實可以說再見
- 1. 定時清洗鼻腔
生理鹽水溫和又實用。建議每天清晨和睡前各一次,水溫保持35℃左右。這樣能幫助帶走鼻腔內塵螨、花粉等過敏原,同時減少分泌物堆積。
- 2. 增強身體保暖
換季或環境溫差大時,注意添加衣物,尤其是早晚。衣領周圍和口鼻可以用柔軟的口罩或圍巾遮護,減少冷空氣刺激鼻部。
- 3. 主動控制過敏原
定期清理房間、空調濾網和被褥,合理安排寵物活動區域。適當使用空氣凈化器,有助于降低室內塵螨及花粉濃度。
- 4. 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
規律運動、充足睡眠以及均衡飲食,有助于提升身體的整體抵抗力??梢試L試每日慢跑、健走或瑜伽,選自己喜歡且容易堅持的方式最重要。
生活習慣 | 改善點 | 如何堅持 |
---|---|---|
清洗鼻腔 | 帶走過敏原、減少刺激 | 早晚各一次,堅持3個月 |
保暖控溫 | 減少鼻部血管收縮、預防癥狀波動 | 多備圍巾/口罩,按氣溫增減 |
環境整潔 | 塵螨、花粉等減少 | 每周大掃除1次,床單勤換洗 |
運動鍛煉 | 免疫力增強、癥狀減輕 | 找容易享受的項目,從每周2-3次做起 |
日子里有鼻炎,總覺得呼吸這件小事變得挺復雜。但其實慢性鼻炎大多數可以通過科學梳理生活習慣而得到緩解。用對方法、提早關注,慢性鼻炎并不可怕。遇到鼻腔相關問題不妨先自助排查,也別排斥門診檢查的建議,多爭取主動和醫生溝通,健康呼吸其實很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