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不全遇上感冒:如何科學應對不傷腎?
01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什么?
很多時候,腎臟就像家里的過濾器,負責把身體里的“臟東西”(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從血液“篩”出去。但如果這個過濾器出現漏洞——比如濾網堵住了,臟水過濾不干凈——就會發生所謂的“慢性腎功能不全”。醫學上根據腎臟的過濾能力,也就是腎小球濾過率(GFR),把腎功能分成1到5期。G1期說明濾網還算細膩,G5期就接近完全堵塞了,需要借助透析或腎移植。
- 01期(GFR ≥ 90):篩子幾乎沒問題,只是出現輕微蛋白尿。
- 02期(GFR 60-89):過濾變慢,偶有乏力或貧血。
- 03期(GFR 30-59):濾網堵住一半,水腫、貧血逐漸明顯。
- 04期(GFR 15-29):毒素囤積,乏力和血壓問題突出。
- 05期(GFR < 15):篩子的功能接近“罷工”,危險系數高。
小貼士:我國每10個人當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病,但很多人沒察覺。
02 感冒時哪些癥狀要特別警惕?
- 持續高熱超過3天 ???
普通感冒低熱為主,很快退燒。慢性腎病患者如果發燒連續三天不退,要小心可能合并了其他嚴重感染。 - 尿量突然減少 ??
有位52歲的男性腎友,原本尿量一天有800毫升,感冒后短短兩天降到不足400毫升,這就是腎臟“報警”。 - 水腫明顯加重 ??
一旦發現腳踝或眼瞼比平時更腫,按下去不易恢復,也要提高警惕。
提示:這些情況出現時,單純當普通感冒處理容易遺漏腎功能的進一步惡化。
03 為什么腎病患者更怕感冒?
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感冒是一場“小麻煩”。但對于慢性腎病患者,感冒可能成為壓垮腎臟的“最后一根稻草”。究其原因,關鍵在于感染對免疫的影響。感冒病毒侵襲人體時,免疫系統會釋放許多炎癥介質抵抗病毒。這種“應急反應”本意是自我保護,但對于腎功能本就欠佳的人來說,卻無形中加重了腎臟負擔。
有研究顯示,慢性腎病患者遭遇感冒后,出現腎功能急性加重的風險會增加三倍(約40%的加速下降率)。具體來講,炎癥反應引發血管收縮、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蛋白尿加重,甚至帶來心血管事件。簡單來說,感冒病毒雖小,對腎臟卻是個“重量級考驗”。
數據顯示:感冒后腎功能加重風險暴漲三倍,絕不是小事。
04 出現感冒后應該做哪些檢查?
檢查項目 | 作用 | 檢查重點 |
---|---|---|
尿常規 | 觀察蛋白尿/潛血變化 | 如蛋白尿或紅細胞明顯升高,說明腎臟壓力變大 |
血肌酐 | 評估腎臟代謝廢物能力 | 短時間內上升,警惕急性腎損傷 |
C反應蛋白(CRP) | 判斷體內炎癥程度 | 數值越高,代表感染或炎癥反應越重 |
?? 注意:有腎功能不全時,避免做含造影劑的CT或增強檢查,防止造影劑加重腎損傷。
05 感冒期間用藥如何選才能避開傷腎風險?
- 解熱鎮痛藥要仔細分辨:
對乙酰氨基酚比布洛芬安全。布洛芬、雙氯芬酸這類藥物會影響腎血流,慢性腎病患者更適合用對乙酰氨基酚。 - 部分抗生素需禁用或在醫生指導下用:
比如慶大霉素、頭孢類等有腎毒性。實在需要抗生素,必須由專業醫生評估后決定。 - 中藥成分也非完全安全:
常見中藥名 潛在腎毒性 雷公藤 有腎毒性,慎用 關木通 含馬兜鈴酸,損傷腎小管 生附子、馬錢子等 均需避免
別忽視:任何新藥物、感冒藥都要主動告知醫生自己有腎臟基礎病史。
06 日常預防和自我保護怎么做?
?? 疫苗接種
建議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者優先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若條件允許,可加做肺炎球菌疫苗。
建議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者優先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若條件允許,可加做肺炎球菌疫苗。
?? 規范洗手
用流動水和肥皂搓手20秒以上,尤其是外出、餐前便后。
用流動水和肥皂搓手20秒以上,尤其是外出、餐前便后。
?? 科學飲水
每日飲水量控制公式:前一天尿量(ml)+ 500ml。腫脹嚴重應遵醫囑適度減量。
每日飲水量控制公式:前一天尿量(ml)+ 500ml。腫脹嚴重應遵醫囑適度減量。
小提醒:身體一旦出現3天高燒、尿量減少、水腫突然變重,比普通感冒反應重時,及時就醫。
結語
很多慢性腎病的朋友一遇上感冒就容易緊張,其實只要掌握觀察重點、選對用藥、做好自我管理,感冒并不可怕。別忽視那些明顯變化,遇到反常癥狀提早和醫生溝通,總能幫腎臟減輕負擔。健康保護,從小細節做起,這樣腎臟才能陪伴我們更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