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這些癥狀別忽視,科學應對很簡單
01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早春的辦公室,總有幾個同事頻繁打噴嚏、咳嗽。其實,上呼吸道感染就是生活里非常常見的“小麻煩”——它指的是鼻腔、咽喉、喉部等部位因病毒或細菌入侵而產生的不適。最常見的類型包括普通感冒和流感,有時你會分不清這兩者,但大多數情況不會很嚴重。
醫學上,感冒(主要由病毒引起)和流感(流感病毒)在癥狀上雖有交集,卻各自有著不同的威力。普通感冒往往進展慢,流感來的更急,也可能更重(比如高熱、全身酸痛明顯)。
成年人平均每年會感冒2-4次。
02 哪些癥狀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信號,最初可能很輕微,仿佛只是“空氣干了點”。通常見到這些情況,需要多些警覺:
- 鼻塞、流涕:剛開始有時只是噴嚏、偶爾鼻子堵。
- 咽部不適:最先是“干、癢”,但若咽痛持續或明顯加劇,應關注。
- 喉咳:初期零星干咳,嚴重時咳嗽頻繁,甚至影響休息。
- 發熱:一般感冒發熱不高,如高燒超過38.5℃或伴隨明顯乏力,流感風險需要排查。
- 頭痛、全身不適:如果伴有肌肉酸痛、精神不佳,應考慮流感等可能。
一位32歲的男士本以為只是小感冒,三天后咳嗽加重、出現高熱,最終被確診為病毒性咽炎。
?? 這說明:癥狀持續加重不要拖,應及時就醫。
癥狀變化 | 早期 | 明顯階段 |
---|---|---|
鼻塞流涕 | 輕微 | 持續流涕、鼻音重 |
咽部不適 | 偶爾不適 | 咽喉疼痛明顯 |
咳嗽 | 間斷輕微 | 持續頻繁咳嗽 |
發熱 | 低熱或無 | 高熱或持續體溫升高 |
癥狀三天仍無改善,建議去醫院,特別是兒童和老人高熱、精神差時。
03 為什么會得上呼吸道感染???
說起來,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毒擴散帶來的“意外訪客”。在密閉的空間里,比如電梯、公交車,一秒鐘的咳嗽就能釋放數千個病毒微粒??諝馐恰拜d體”,手、物表也是幫兇。
一旦身體防御系統(免疫力)下降,病毒更容易趁虛而入。例如,強度大的加班、熬夜會讓免疫系統臨時“罷工”,讓病毒有機可乘。此外,天氣突變、長期壓力、飲食不均衡也會削弱身體的自我防護。兒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則因為生理特點,更易中招。
風險因素 | 解釋 |
---|---|
密閉環境聚集 | 空氣不流通,病原體容易傳播 |
免疫力下降 | 身體抵抗力低時,病毒易侵入 |
年齡相關 | 兒童、老人防御力弱 |
不良生活習慣 | 熬夜、飲食不均、長期壓力 |
氣候變化 | 忽冷忽熱時發病率上升 |
有研究顯示,規律作息和均衡飲食能讓上呼吸道感染風險降低約40%。
04 醫生如何確診上呼吸道感染???
很多人覺得看醫生會遇到復雜檢查,其實絕大多數時候,確診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靠“望聞問切”加簡單輔助檢查。
醫生先詢問你的癥狀發展過程,查體時可能用壓舌板察看咽部、聽診器聽呼吸音。大部分情況下,如癥狀典型,僅憑臨床判斷就很明確。
真正需要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CRP)等化驗,通常是為了判斷有沒有細菌感染,或分辨是不是其他像支氣管炎、肺炎的病變。輕癥通常無需影像學(如X光)檢查。
檢查項目 | 目的 |
---|---|
病史詢問 | 癥狀持續時間、發展特點 |
體格檢查 | 判斷喉嚨有無充血、腫脹 |
血常規 | 區分病毒或細菌感染 |
CRP | 判斷炎癥程度 |
特殊情況時的X光 | 排查嚴重并發癥 |
普通癥狀時,別擔心查太多,醫生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05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對癥+休息”。
絕大多數情況靠身體自身修復即可,吃藥只是為了讓不適感減輕。一般會建議:
- 多休息,喝水:幫助身體更快排泄病毒代謝產物。
- 對癥藥物:如鼻塞嚴重可用緩解鼻炎噴霧,喉嚨痛選擇含片,發熱超過38.5℃時可口服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等)。
- 避免濫用抗生素:病毒感染為主,抗生素只能用來治療確診的細菌感染,否則易導致耐藥。
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自己隨便去藥店買來吃,不僅無效,還有潛在風險。
病例提醒:
有位58歲的女士,因為自行長期服用抗生素,結果引發腸道菌群紊亂,導致腹瀉,這個例子很有警示意義。
06 日常預防:這樣做更有效 ??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靠的是一系列小習慣的積累。這里總結了最值得采納的實用措施,讓健康成為日常的“自助餐”:
- 正確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揉搓20秒,飯前便后都別馬虎。
- 開窗通風:每天通風2-3次,每次10-15分鐘。
- 增強免疫力:保證規律睡眠(7-8小時/天)、適當運動。
- 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有利于提防病毒。
- 避免直接接觸患者:發現有咳嗽、流涕的人,保持適當距離。
- 流感季節接種疫苗:尤其適合老人、兒童和體弱多病者。
預防措施 | 如何做 | 好處 |
---|---|---|
科學洗手 | 20秒搓揉,勤洗 | 清除病毒細菌 |
多吃水果 | 每天1-2種應季水果 | 補充營養,提升免疫力 |
適量運動 | 每周3-4次快走或慢跑 | 增強抵抗力 |
注射疫苗 | 每年流感季前接種 | 針對性預防流感 |
- 癥狀持續3天無改善,盡快就醫
- 高熱、精神萎靡,尤其是老人和兒童,需留意
- 用藥務必要聽醫生建議
結語:保持警覺、科學應對更安心 ?
日常生活中,上呼吸道感染時有發生。其實,只要及時識別和科學應對,大多數人恢復都很快。別小看那些“輕微的不適”,關鍵時刻更別依賴偏方或自作主張用藥。
身體的小信號,有時就是健康“求救信號”。養成良好習慣,多關注家人健康,從今天的小改變做起,比什么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