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斷裂怎么辦?3個信號別忽視,科學康復很關鍵
01 跟腱斷裂是什么?小小一斷,行走全癱
有人打羽毛球突然一聲響,腳一軟,怎么也邁不開步。這不是簡單的扭傷,有時就是跟腱斷裂在作怪。跟腱是小腿最粗的肌腱,把小腿肚和腳后跟連在一起,協助我們跑跳行走。一旦這“連結紐帶”中斷,腳就像突然失去了驅動力。這類損傷在球類、跳躍類運動中時有發生,對多數人來說好像來的莫名其妙,其實身體早已埋下隱患。
跟腱一旦斷裂,最大的麻煩是正常行走出現障礙。受傷后腳后跟瞬間失去支撐,有的人嘗試站立卻發現踮不起腳,一動就疼得厲害。偶爾摸摸后腳筋,還能感受到一處凹陷。嚴重時,僅靠一只好腳硬撐,日常走路都成了難事,別提爬樓梯或小跑了。
02 三個典型預警信號?? 趕緊停下來
- 1. “啪”地一聲脆響: 打籃球的李先生突然向前沖刺時,腳后類似被踢中一樣,接著聽到清晰的一聲“啪啪”。這種突如其來的響聲是跟腱斷裂常見信號,仿佛橡皮筋繃斷,通常后面伴有失力。
- 2. 腳跟部位劇烈疼痛: 跟腱斷裂后,腳后跟幾乎無法承受體重,試圖起步就會有明顯的鉆心痛感。有名36歲的女運動愛好者,平時跑步腳后出現陣發性疼痛,這次卻嚴重到根本站不穩。
- 3. 踮腳或向上提腳困難: 運動時突然無法踮腳,腳面下塌。遇到這種情況,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抽筋,其實是真正的力氣使不上。即使勉強挪步,也會發現步態和受傷前截然不同。
03 為什么會斷?風險人群和原因一次梳理
跟腱為什么說斷就斷?其實背后原因不少,特別是以下五類人要多注意:
高風險人群 | 主要原因 | 典型特點 |
---|---|---|
偶爾運動的“周末戰士” | 運動頻率不均,準備活動不足 | 平時不動,周末突發猛力沖刺 |
40歲以上群體 | 肌腱彈性下降,易勞損 | 身體代謝減慢,康復慢 |
肥胖者 | 身體負重增加,跟腱壓力大 | 常有腳跟不適或酸痛史 |
長期用藥(如激素)者 | 藥物影響肌腱健康 | 激素類藥用者更容易肌腱脆弱 |
糖尿病患者 | 周圍血管及神經變性 | 容易發生慢性損傷不自知 |
也就是說,除了突然發力外,長年累月的勞損、缺乏鍛煉和基礎疾病都是催化因素。長期穿高跟鞋、上下樓梯較多、老是忽略小腿疼痛的人,也要警惕跟腱異常。專家指出,40歲以上出現腳后跟反復不適,風險會隨年齡持續增加。
04 醫生如何確診?常用檢查一次看明白
一旦懷疑跟腱斷裂,醫生會先了解你的病史和受傷經過。臨床上常用這些檢查方式:
- 1. 體格觸診:醫生會用手輕輕按壓跟腱摸有沒有異常凹陷。如果兩側對比高度不同,初步就能發現問題。
- 2. Thompson測試:讓你趴著,醫生捏小腿肚,如果腳后跟沒有明顯活動,就提示存在斷裂。
- 3. 超聲和MRI檢查:通過影像可以精確看到跟腱的斷裂位置和具體程度,方便決定后續怎么治療。超聲操作快,MRI圖像細致,重視結果而非價格。
【小提示】發現疑似斷裂,不要盲目按摩或自行牽拉,避免二次損傷。
05 手術還是石膏?治療選擇要看人看情況
發現跟腱斷裂后,怎么治療?目前分為手術縫合和石膏固定兩大類。
方式 | 適合人群 | 主要優缺點 |
---|---|---|
手術縫合 ?? | 年輕、愛活動、斷裂新鮮(1~2周內) | 恢復快、再斷風險低;但有切口、感染等并發癥 |
石膏/支具保守治療 | 年紀大、活動需求小、斷裂發生較久 | 免麻醉出血,恢復稍慢;再斷風險相對高,需長期康復 |
06 康復怎么練?重返運動循序漸進
跟腱修復靠的不只是手術,系統康復才是關鍵。典型的康復分為4個階段,每個環節都不能著急跳過。
階段 | 目標 | 具體措施 |
---|---|---|
1. 急性保護期 (0-2周) | 減少炎癥,保障修復 | 休息(RICE原則)、佩戴夾板或支具,抬高患肢,避免負重 |
2. 過渡適應期 (2-6周) | 恢復關節活動度 | 輕柔踝關節屈伸運動,逐步拉伸 |
3. 功能訓練期 (6-12周) | 增強肌力和穩定性 | 逐漸增加負重強度,練習踮腳和行走 |
4. 運動重返期 (12周-6個月) | 回歸正常生活和運動 | 加強力量訓練,逐漸嘗試跑跳運動 |
07 生活預防這樣做,吃動有方
- ?? 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肌腱修復。日常合理補充,平時青菜多選深色種類。
- ?? 深海魚類:含有優質蛋白和Ω-3脂肪酸,有助于消炎和軟組織恢復。建議每周安排1-2餐。
- ?? 雞蛋與豆制品:優質蛋白可促進組織再生,早餐中適當加入即可。
- ???♂? 拉伸和熱身:每次運動前做足小腿跟腱拉伸和身體熱身,有助于預防損傷。
- ??? 睡眠充足:好的睡眠能幫助身體自我修復,尤其是高強度運動后。
?? 實用小貼士回顧
- 運動損傷后的前48小時,急性期一定遵循RICE原則(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
- 康復期間務必跟隨專業醫師和康復師的安排,循序漸進,別急于求成
- 與其等受傷后痛苦康復,不如做好日常預防和科學訓練
運動是生活的調味劑,意外總不請自來。跟腱雖小,作用卻不容小覷。了解癥狀、把握信號、規范檢查和康復,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任何疑似斷裂都別拖著等“自己好”,小問題變成大麻煩可得不償失。學會科學預防,搭配合理膳食和鍛煉,讓身體更有底氣迎接每一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