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相當于身體的“過濾工廠”,健康時可以順利把多余的鉀排掉。腎功能受損時,這道關卡一旦失守,鉀就會在體內越積越多。
風險來源 | 舉例說明 |
---|---|
腎功能障礙 | 年紀大、糖尿病腎病患者更易中招 |
藥物作用 | 長期用ACEI或利尿劑控制高血壓 |
飲食不當 | 一餐嗑掉幾根香蕉、天天喝椰汁 |
檢測高鉀血癥不復雜,但選對“組合拳”很關鍵。血鉀檢測配合心電圖,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兩步法。
高鉀血癥一旦被發現,治療需要分層進行,結合病情輕重,采取不同措施。處理也分為急救和長期兩個階段。
階段 | 對應措施 |
---|---|
急救 | 靜脈鈣劑、胰島素、碳酸氫鈉等,醫院快速搶救 |
輔助 | 利尿劑增加鉀排出、新型口服降鉀藥物 |
長期管理 | 定期評估降壓、控糖、保護腎功能藥物組合 |
控制高鉀癥,除了藥物,餐桌的“算盤”也很重要。和普通低鹽飲食不同,高鉀血癥患者需要學會精打細算,每一口都得留心。
食物類型 | 推薦選擇 | 每100g鉀含量(mg) |
---|---|---|
主食 | 白米飯、小米粥 | 約30-60 |
水果 | 蘋果、梨、葡萄 | 約100-120 |
蔬菜 | 焯水后食用的黃瓜、菜花 | 約70-90 |
?? 實用提醒:
看似平常的腿軟、心悸背后,可能藏著不為人知的風險。其實,定期體檢、合理飲食和藥物調整,絕大多數高鉀血癥都能早發現、早處理。最怕的是拖延和大意。對重要器官的保護,靠的不是一天的努力,而是每一次細小的留心。和醫生多溝通一點,家人多關心一分,就是身體健康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