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痛別硬扛!急性咽炎的識別與科學應對指南
01 什么是急性咽炎?喉嚨突然腫痛就是嗎?
很多人早上起床時突然覺得喉嚨發干、吞咽有點不舒服,就會擔心是不是又感冒了。其實,急性咽炎就是咽部黏膜突然受到刺激或感染,出現炎癥反應的一種常見狀況。它不是所有喉嚨痛的“幕后大BOSS”,但當咽部紅腫、燒灼疼痛并伴有咳嗽或發熱快速加重時,就得警惕它來“作怪”了。
需要區分的是,平時吃了較辣的東西導致的短暫疼痛,多數會在幾小時內緩解,不屬于急性咽炎。真正的急性咽炎往往會有程度較重的持續癥狀,可能還會影響正常進食和說話。如果癥狀在兩天以上還沒有好轉,或者明顯加重,就不建議繼續“硬扛”,應該及時就醫排查。
輕度疼痛、偶發不適,多見于咽炎前期;癥狀持續或伴發熱,則需關注。
02 這些癥狀出現要當心:急性咽炎的典型表現
急性咽炎的癥狀比較直觀,但不同階段表現略有差異。以表格梳理如下,便于自行對照:
常見癥狀 | 表現特點 | 需要關注點 |
---|---|---|
吞咽疼痛 | 疼痛明顯,持續存在,吃飯說話均被影響 | 無法進食者需及時就醫 |
發熱 | 體溫多在38℃以上,尤其兒童易高燒 | 高熱持續超過48小時不要拖延 |
咽部紅腫 | 咽喉紅腫、充血,偶見白色分泌物 | 伴咳嗽或顯著呼吸不適較危險 |
聲音變啞 | 有時說話像“掏空了嗓子” | 若失聲或呼吸有雜音需警惕 |
有位8歲的孩子,晚上突然發高燒,嗓子紅腫得厲害、吃飯都困難。第二天家長帶他到醫院,經診斷為急性咽炎,及時接受治療后體溫才穩定。這說明兒童出現高燒和持續喉嚨痛時要更加小心,家長不可輕視。
03 為什么突然中招?急性咽炎的4大常見誘因
說起來,急性咽炎其實并不是“無緣無故”冒出來的。它更像是身體發出的一個警告信號,告訴你有些外部因素或自身狀況需要調整??偨Y起來,以下四點特別要注意:
- 1. 病毒感染(約70%病例)
常見于流感病毒、普通感冒病毒等,它們通過飛沫傳播,常在氣候驟變、免疫力下降時發作。
比如,近期氣溫驟降,辦公室同事幾乎“倒下一片”,多人出現咽疼后伴有發熱,實際以病毒感染為主。 - 2. 細菌感染
多見于鏈球菌感染,尤其是秋冬季節和人員密集環境。細菌性咽炎比病毒性咽炎癥狀通常更重,容易出現膿苔、嚴重發熱。
比如,18歲的高中生小王,期末復習時天天熬夜,突發高熱和劇烈咽痛,檢查發現系鏈球菌感染。 - 3. 煙酒及刺激性食物
長期吸煙、飲酒、愛吃燙辣食品,會增加咽部黏膜負擔,使其更敏感,容易被感染趁虛而入。 - 4. 空氣污染與干燥環境
長期處于空氣污染、灰塵大或室內干燥的地方,咽部防御力會下降,變得“易感”。
研究顯示,空氣PM2.5濃度明顯升高的城市區域,咽部不適的發病率比普通地區高出1.5倍。
這四類因素中,前三項都是外界入侵或過度刺激導致;第4項是環境影響,尤其秋冬季要留心空氣濕度。
04 去醫院要做哪些檢查?3步確診不折騰
很多人一咳嗽就跑醫院,又怕遇上不必要的檢查。其實,急性咽炎的診斷并不復雜,一般按這3步來:
- 1. 咽部視診
醫生用咽喉鏡觀察黏膜充血、紅腫、分泌物等情況,最直觀、最快捷。 - 2. 血常規檢查
檢查白細胞計數。如果明顯升高,且伴有中性粒細胞增多,多考慮細菌感染;若變化不大,多見于病毒感染。 - 3. 咽拭子或快速鏈球菌檢測
對于疑似細菌性咽炎(尤其兒童高燒),會建議做咽拭子,以明確病原體。這樣可以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亂用藥風險。
05 科學治療加速康復:藥物選擇與家庭護理
急性咽炎的治療,就是要“對癥下藥”。這里分幾種情況來簡單梳理:
- 主要以病毒感染為主
通常只需休息,多喝水,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緩解癥狀。無需抗生素,可用潤喉糖、含服喉片減輕不適。
比如,一位25歲的上班族因熬夜嗓子不適,查無嚴重感染,僅用普通退燒和含片,很快恢復。 - 細菌感染需抗生素
專家建議嚴格按醫囑全程用藥,切忌自行停藥或擅自減少劑量,以防復發和耐藥問題。兒童與高危人群更要重視。 - 局部護理也很重要
霧化吸入、生理鹽水漱口、保持房間空氣濕潤,這些家庭護理可以緩解干癢和疼痛,幫助恢復。
抗生素并非“萬能鑰匙”,病毒引起的咽炎濫用抗生素弊大于利,需遵醫囑。疼痛持續或有呼吸異常一定要復診。
06 康復期這樣做:縮短病程的5個實用建議
建議措施 | 作用短評 | 簡單做法 |
---|---|---|
溫鹽水漱口 | 有助殺菌,緩解黏膜充血 | 250ml溫開水+1小勺食鹽,輕輕漱口,每天3-5次 |
適量飲溫水 | 補充水分,加快代謝 | 每2小時一次,避免冷飲 |
軟質溫和飲食 | 減輕咽部刺激,利于恢復 | 多吃粥、面、小蛋羹等,口味以清淡為主 |
室內加濕 | 降低空氣干燥,減少咽部不適 | 用加濕器或放盆清水,保持濕度50%-60% |
合理休息 | 增強免疫力,縮短病程 | 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熬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