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骨科醫生。今天我們來聊聊骨折后的康復問題。很多人覺得骨折了,只要打上石膏或者做完手術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骨折后的康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稍不注意可能會影響恢復效果。
骨折后,我們的身體會啟動自我修復機制,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以脛骨和腓骨骨折為例,骨折部位需要經歷血腫形成、纖維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和骨痂改造四個階段。這個過程通常需要6到8周,甚至更長時間。在這期間,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保護骨折部位,避免二次損傷。
很多人會問,骨折后是不是完全不能動?其實不是的!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的康復訓練非常重要。早期可以進行一些非負重的活動,比如肌肉的等長收縮訓練,這樣可以防止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等到骨折初步愈合后,可以逐漸增加活動量,比如關節的屈伸訓練,幫助恢復關節功能。
飲食也是骨折康復的關鍵。骨折后,我們的身體需要更多的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D來幫助骨骼修復。大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綠葉蔬菜等。同時,適當的曬太陽也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骨折后的心理狀態也非常重要。很多人因為骨折后行動不便,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這時候,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同時,我們也可以多和醫生溝通,了解自己的恢復情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骨折的恢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只要按照醫生的指導,科學地進行康復,相信大家都能恢復到最佳狀態。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分享有用,歡迎點贊、轉發,讓更多人了解骨折康復的知識。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