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本身不是病,但它會帶來一系列激素變化——主要就是雌激素迅速下降。雌激素從“守護者”轉為“缺位”,體內的骨狀態像天平一樣迅速失衡。造骨速度變慢,骨質被破壞和吸收的速度卻在增加,這就是骨質疏松的基礎原因。
一些國際研究發現,絕經后5-7年內,女性骨密度年下降可達2%左右(Kanis JA et al., "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sis and fracture", 2021,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如果本身體重偏瘦、缺少戶外運動或家族有骨折史,這種風險還會進一步增加。
-
1. 年齡增長:
年紀越大,自然造骨能力下滑,絕經是一個典型轉折點。
-
2. 遺傳家族因素:
醫學界調查顯示,母親或姥姥有脆性骨折史的女性,自身骨質疏松的概率也會提升。
-
3. 藥物與基礎?。?/strong>
長期使用影響鈣代謝的藥物(如激素類藥物)、患有自身免疫病如結締組織病的人群(57歲女性病例即為此類),更易骨密度下降。
-
4. 營養與生活習慣:
比如常常曬不到太陽、運動量低,有些人單純依賴補品而飲食結構單一,這都會讓骨骼保護力變弱。
?? 實際上,很多危險因素無法完全避免,但知曉自己處在哪個風險段,有助于做出更主動的健康安排。關鍵不在于“有沒有風險”,而在于“怎么科學面對”。
【參考文獻】Kanis JA, McCloskey EV, Johansson H, et al. 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sis and fracture. Osteoporos Int. 2021;32(8):1821-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