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告急!冠心病的早期信號與科學應對指南
電梯里偶遇老同事,他邊揉胸口邊說,最近總有點悶,不知道是不是累的。很多人遇到心口不舒服時,常常會這樣一句輕描淡寫,轉身繼續工作。其實,冠心病的苗頭,往往就是從這些細微的不適里悄悄冒出來,等到不得不重視時,已是另一番光景。本篇就用真實易懂的話,把冠心病的早期信號和應對辦法聊明白,幫你和家人遠離這位“心臟的不速之客”。??
01 胸口悶痛就是冠心病嗎?
一提到冠心病,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胸口痛,但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冠心病的根源是冠狀動脈,這是一條心臟的“交通要道”,一旦堵車,心臟就會缺氧。
- 典型心絞痛: 常在快走、爬樓梯、激動后出現胸骨后悶痛、壓榨感,可能向左肩、后背放射,持續幾分鐘,靜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緩解。
- 其他胸痛: 像針扎樣、一閃而過或隨呼吸變化的疼痛, 通常和冠心病關系不大,往往和胸壁肌肉或胃食管問題相關。
誠然,偶爾的胸悶不一定就是心臟出問題。但持續、反復或運動時加重的胸口不適,值得引起注意。
02 這些癥狀出現要立即就醫 ??
- 持續胸痛:超過20分鐘還不消散,伴有壓迫感、緊縮、胸悶。
- 全身冷汗:突然出汗、面色蒼白、惡心,甚至出現呼吸困難。
- 左側放射痛:疼痛向左臂、肩膀、下頜、甚至背部蔓延。
- 心梗高風險,發病1小時內救治至關重要。
- 不要自己開車,立即呼叫急救車,保持安靜平臥。
這個例子說明:明顯或持續的不適,切不可拖延。
03 血管是怎么被堵住的?
血管被堵,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慢慢發展起來的。??簡單說,平時飲食中多余的膽固醇會在冠狀動脈內膜堆積,形成“斑塊”。這些斑塊就像管道里的水垢,隨著年紀增大、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等因素的作用,水垢越積越多,血管腔越來越窄,最終血流變差、心臟供血吃緊。
形成階段 | 發生過程 |
---|---|
膽固醇沉積 | 血脂長期偏高,血管壁開始積聚脂質 |
斑塊形成 | 隨著時間推移,斑塊變大,血管變粗糙 |
狹窄甚至堵塞 | 血流變得擁堵,供血能力大打折扣;斑塊破裂還會快速形成血栓,引發心梗 |
研究顯示,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以及超重,都會加速血管“生銹”。{見 Zhou M., et al., 2020, JACC Asia}
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 心電圖(ECG):檢查心臟電活動,發現心肌缺血等異常。做法簡單,幾分鐘就能完成,多用于篩查。
- 冠狀動脈CTA(CT血管造影):無創方式,適合初步懷疑但癥狀不典型的情況,能直接看到冠脈有無狹窄。
- 冠脈造影(心臟導管檢查):權威“金標準”,用于確定具體堵塞位置和嚴重程度,通常需局部麻醉后在手術室進行。
05 支架和藥物怎么選???
方案類別 | 適用對象 | 核心要點 |
---|---|---|
藥物治療 | 血管堵塞不到70%,癥狀較輕 | ??以調脂、抗血小板藥為主;不可自行停藥 |
支架植入 | 局部血管嚴重狹窄(≥70%)或不穩定心絞痛 | ???微創手術,術后一段時間需雙聯抗血小板 |
冠脈搭橋(CABG) | 多支血管或主干病變,支架無法解決 | 外科手術,恢復期較長,一般用于高?;颊?/td> |
06 冠心病患者的每日必修課??
- 規律用藥: 按醫囑服藥,定期復查,不擅自停藥換藥。
- 適量運動: 建議每周5次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單車、打太極),每次30分鐘。
- 急救措施: 出現胸痛不能緩解,立即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并求助醫院。
- 心理調適: 保持平和情緒,避免重大壓力波動。
- 飲食管理: 高膳食纖維,少油膩、多蔬菜水果。??
- 自我監測: 建議每日記錄血壓、心率及胸口不適次數,隨身攜帶就診卡和急用藥。
日期 |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特殊癥狀 | 備注
2024-04-12 | 正常 | 胸口輕悶 | 正常 | 心跳快 | 與工作壓力相關
?? 正確認識冠心病風險
每10秒 | 我國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國家心血管中心,2022] |
心梗發作 | 約50%患者在1小時內死亡,搶救需爭分奪秒 [Wu Y., et al., 2019, Circulation] |
規范治療 | 再發風險可降低80% [Li J., et al., 2023, JAMA Cardiol] |
冠心病就像一個慢性的小“攔路虎”,并非一天形成,也不是一天就能改變。早點留心早期信號,按醫生建議用藥隨訪,生活細節里多用點心,往往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身邊的人曾因及時就醫化險為夷,我們也可以用更健康的作息和飲食,守住自己的“心”防線。
下次遇到胸口悶痛,別急于自我安慰,也別過于擔心。必要時就醫,把握黃金搶救時間,很多危險其實可以提前化解。
?? 參考文獻
- Zhou, M., Wang, H., Zhu, J. et al. (2020).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JACC: Asia, 1(1), 1-10.
- Wu, Y., Benjamin, E.J., MacMahon, S. (2019). Early Mortality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ina. Circulation, 140(8), 708-710.
- Li, J., Li, X., Wang, Q. et al. (2023).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Outcom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AMA Cardiology, 8(3), 205-216.
- 中國國家心血管中心. (2022).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