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科學應對?這些關鍵點要掌握
01 糖尿病到底有哪幾種類型???
平日里,身邊人提到糖尿病,往往只知道“高血糖”,但其實糖尿病不止一種。簡單分,就有1型、2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青少年多發,通常和免疫相關,胰島β細胞出了問題,體內胰島素基本沒了,需要終身打胰島素。
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見得多,占90%,主要是身體對胰島素沒反應了或者分泌不夠。和遺傳、體重、吃喝有大關系。
妊娠糖尿病,孕期才出現,生完孩子多半恢復,但對母嬰有風險。
還有一些罕見類型,比如胰腺受損或者特殊基因變異。不過,大多數人屬于前兩種。
小貼士:例如,趙阿姨56歲,被查出空腹血糖超過7 mmol/L,伴有多年肥胖史和懶得運動,其實就符合2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
02 哪些檢查能確診糖尿?????
對于是否得了糖尿病,最核心就是3個數字指標——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下面這張表可以快速看清楚這三項檢查的意義:
檢查項目 | 糖尿病診斷標準 | 適用場景 |
---|---|---|
空腹血糖 | ≥7.0 mmol/L(2次) | 最基礎檢查,空腹8小時后抽血 |
糖化血紅蛋白 | ≥6.5% | 反映2~3個月平均血糖 |
OGTT | 2小時血糖 ≥11.1 mmol/L | 疑似患者/孕婦篩查 |
偶爾有人覺得自己“嘴干、尿多”就是糖尿病,其實只有通過正規的檢查才能下結論。如果三項之一達到標準,建議及時就醫。
小提醒:35歲的李先生,最近多次早上檢測空腹血糖都在7.2 mmol/L以上,很有必要進一步做糖化血紅蛋白和OGTT明確診斷。
03 糖尿病分期意味著什么??
很多人以為糖尿病一旦得了就停不下來,其實它有明確的發展階段。了解分期不只是醫生用,普通人也能從中把握控糖重點。
- 糖尿病前期:這一階段,人的空腹血糖在6.1~6.9 mmol/L之間,糖化血紅蛋白為5.7%~6.4%。這時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但身體的胰島素功能已經有了“小故障”。
- 確診期:滿足診斷標準,部分人會出現多飲、多尿等癥狀。部分人還沒感覺不適,但持續高血糖已經對血管開始造成影響。
- 并發癥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腎、眼、心臟等器官出問題,比如視力下降、腎功能減退等。
44歲的湯女士兩年前查出糖尿病前期,沒主動干預,去年已經發展為確診期,這強調了早期干預的重要性。
04 降糖治療有哪些選擇???
治療糖尿病不是“一刀切”,要根據分型和階段量身打造。
1型糖尿病基本都要靠胰島素(有速效、中效、長效之分),可以理解成是人工補充胰島素,好比故障工廠引進外援工人。
2型糖尿病有更多選擇,比如:
- 二甲雙胍:一線首選,用的人最多,能改善胰島素作用
- 磺脲類:刺激體內分泌胰島素,不過有可能導致低血糖和體重增加
- 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等:效果穩定,副作用相對較小
- 胰島素:適合已經進展到口服藥不能控制時加用
治療方案最好由醫生根據你的具體血糖、并發癥風險和個人需求來制定。比如有位62歲男性,起初用二甲雙胍效果不錯,但血糖又升高后就加用了胰島素,配合度高血糖就能穩住。
05 出現低血糖怎么辦???
用降糖藥的人,低血糖有時像“不速之客”突然來訪。最常見的癥狀是心慌、出汗、手抖、明顯饑餓,嚴重時甚至暈倒。
- 常見誘因:吃藥后沒按時吃飯、運動后沒及時補充、藥物劑量過大。
- 輕度反應:可以靠吃糖、喝甜飲料迅速緩解(比如4~6顆葡萄糖片或1小杯果汁)。
- 較重時:意識模糊或暈倒,周圍人要及時送醫,并配合醫生緊急處理。
小王,42歲,剛開始磺脲類藥物,經常不吃早飯,結果某天地鐵上突然暈倒——這就是真實版低血糖危險。可以看出,規律飲食和自我監測血糖很關鍵。
06 糖尿病患者該怎么吃和運動?????
科學調整飲食和適當運動,是控糖的重要基石。
飲食怎么安排?
- 全谷物食物:比如糙米、小米、燕麥,能幫助血糖更平穩,每天主食可以一半用全谷物替代。
- 新鮮蔬菜:綠葉菜、西紅柿、青椒等,餐餐有蔬菜對血糖有好處,一天300-500克比較合適。
- 適量蛋白:豆制品、魚、瘦肉輪換來,每餐有少量即可,別吃太多油炸食物。
- 合理分配三餐:按時吃飯少加餐,早餐午餐晚餐都要有。不建議餓肚子后猛吃。
運動怎么做?
- 建議一周5次,每次30分鐘的快走、游泳或騎行等有氧運動。
- 體力允許的情況下,每周兩次簡單力量鍛煉,比如拉力帶/啞鈴。
- 如有并發癥或年紀偏大,可以把運動量適當調低。
53歲的黃先生通過“每天清晨快走30分鐘+主食換一半粗糧”,配合藥物,半年后血糖就從8.2降到6.1 mmol/L。這說明,科學生活習慣非常有效。
友情提示:建議每年定期復查血糖,如果出現持續口渴、視力模糊、體重無故下降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3).?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3.?Diabetes Care,?46(Supplement_1), S19–S40. [APA]
- Zhu, Y., & Zhang, C. (2016). Preval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Risk of Progression to Type 2 Diabetes: A Global Perspective. Current Diabetes Reports, 16(1), 7. [APA]
-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21).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 [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