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感冒別大意!3個危險信號要警惕
01 簡單感冒,為何對糖尿病人更復雜?
家里有老人常見一到換季就開始咳嗽、流鼻涕,偶爾發燒,旁人一兩天就好,他們卻反反復復。有些人覺得只是小毛病,但其實糖尿病患者經常遇到不止一場“普通感冒”——拖得久、變化快,還容易生出一堆新麻煩。
糖尿病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得“遲鈍”,防御病毒細菌的速度慢了一拍。再加之感冒時身體的“壓力荷爾蒙”會促使血糖升高,血糖一旦起伏,就像水管漏水,眼看著小問題也能變成大麻煩。這種情況下,哪怕只是輕微感染,都可能擾亂原本好不容易平穩的血糖控制,增加肺炎、酮癥、心腦血管事件等風險 (參考:Li & Choi, 2020)。
02 遇到這些癥狀,別拖,及時去醫院!
- 持續高燒超38℃:普通感冒多為低熱或短時升溫,糖尿病人如果體溫一再飆升并超過兩天,警惕可能伴有肺炎。
- 呼吸急促、胸悶:有位62歲的女性患者,感冒后喘不上氣,走兩步都累得不行,醫院拍片發現已經并發感染性肺炎。
- 血糖控制變差:如果原本吃藥規律,結果突然血糖持續高于13.9 mmol/L,或者出現尿酮體陽性,說明可能發生了急性并發癥。
癥狀表現 | 普通感冒 | 需警惕并發癥 |
---|---|---|
體溫 | 37-38℃ | 高于38℃且持續2天以上 |
呼吸 | 輕微咳嗽 | 呼吸急促、氣短 |
血糖 | 略高或無明顯變化 | 持續升高或難以控制 |
03 醫院常規檢查流程解讀
很多人一聽說要查血、做片就有顧慮,其實大多數檢查都是便捷、安全的。去醫院時,醫生有可能安排如下幾項:
- 血常規:看看有沒有明顯感染,區別病毒和細菌性。
- C反應蛋白(CRP):判斷身體炎癥程度,有助于決定是否需要用抗生素。
- 胸片:用于排查是否出現肺部感染。
- 尿酮體檢測:避免酮癥酸中毒,對長期糖尿病患者更重要。
04 糖尿病患者治療方案里有哪些細節?
糖尿病患者感冒期間,治療方案有些與普通人不同。不少人問:感染時血糖飆高,用降糖藥還是胰島素?咳嗽藥能不能和降糖藥一起吃?下面這一份明細表簡單明了??
細節 | 處理建議 |
---|---|
抗生素使用 | 只在明確細菌性感染時用,如持續高熱+咳出黃膿痰,經醫生評估再開藥 |
血糖調控 | 每天監測3-4次,根據結果適當增減降糖藥或胰島素(需醫生指導) |
藥物相互作用 | 部分咳嗽、退燒藥可影響血糖,配藥時主動告知醫生 |
水分補充 | 多喝溫水,每日適量補液,預防脫水和血糖波動 |
隨身攜帶含糖零食 | 防低血糖突發,尤其是體溫驟高/食欲下降時 |
05 實用康復清單,幫你平穩過渡
恢復期怎么做,才能讓血糖和身體一起穩定?這里專門總結了一份康復小清單,簡單、好操作,幫助減少反復:
- 體溫和血糖一周穩定后,可恢復日常作息,避免熬夜。
- 咽喉恢復期間,多喝溫水、保持房間通風。
06 哪些情況容易再次感染?怎樣更好預防?
氣溫大幅波動、換季或流感高發時,糖尿病人再次感染的概率更高。部分人因為持續血糖波動或基礎病控制一般,出現復發的幾率也會增加。分析下來,多半與 控制不夠理想、過度勞累、疫苗未接種等有關。
- 定期監測血糖:不是只在生病時才查,每周抽空自測2-3次。
- 接種疫苗:每年秋季優先考慮流感疫苗,符合條件者加做肺炎疫苗。
- 勤洗手、帶口罩:流感季節乘公交、進超市建議隨身帶口罩。
- 充足休息:避免熬夜,多補充睡眠,提高身體自我修復能力。
- 均衡膳食:蔬菜水果每日不少于3種,主食、肉蛋奶合理搭配。
有位57歲男性朋友,平時在室外賣菜,秋末冬初那陣高發感冒季,總覺得扛得住。后來因為多次反復發燒,加上血糖起伏,幾度住院。從他的經歷中其實可以發現,“日常打底、提前防御”比頭疼腦熱時再求醫更省事。
主要參考文獻
- Li, W., & Choi, J. (2020). Immune dysfunct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n update. *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 44*(5), 786–800. https://doi.org/10.4093/dmj.2020.0105
- Cheuk, D., & Yung, T. (2022). Management of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linical Medicine*, 22(1), 43-47.
-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 (2023).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中華糖尿病雜志*, 15(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