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都有過這樣尷尬的經歷:一受涼就開始鼻塞、流涕、嗓子疼。最近又有患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到社區衛生中心就診,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一般來說,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氣溫驟變或者在秋冬季節高發。患者通常表現為鼻塞、咽喉疼痛,有時伴隨咳嗽或咳痰。雖然大多數情況屬于輕癥,但如果不注意,可能會進一步加重甚至引發其他并發癥。
在本次就診的案例中,明確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包括鼻塞、流鼻涕、咽部發紅以及咽痛,無乏力及發熱表現。通過臨床檢查未發現明顯呼吸道濕羅音等嚴重異常,血壓穩定,心率正常,這表明患者病情尚屬穩定。不過,醫生建議仍需密切關注癥狀變化,采取一定的治療和護理措施以促進康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它為什么總是找上我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叫普通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比如鼻病毒、冠狀病毒等),但也可能是由細菌等病原體繼發感染引起。其主要影響的是鼻腔、咽部和喉部,造成局部炎癥反應。為什么這種疾病高發呢?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人體的鼻咽部是外界環境與機體內部連接的門戶,其粘膜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冷熱空氣的刺激、病原微生物的侵襲,讓它非常容易受到感染。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氣溫驟降或室內暖氣環境干燥,導致呼吸道的黏膜屏障功能變弱,為病毒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
第二,與免疫力低下密切相關。無論是老年人、兒童,還是正在患病或過度勞累的成年人,一旦機體免疫力不足,就無法有效抵御外界病原體。因此,即便是普通的感冒病毒也可能導致明顯的不適癥狀。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患者,比如老年人,因其免疫系統開始衰退,更容易因小感冒而轉成較重的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
這種疾病雖然常見,但依然不可小覷。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延長康復時間,還可能會合并細菌感染,發展為更加嚴重的疾病,比如鼻竇炎、中耳炎,或者侵入下呼吸道,導致氣管炎甚至肺炎。
該如何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專業醫生指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數屬于自限性疾病,意思是通過人體的自愈能力及適當護理,通常可以在一兩周之內自然痊愈。但在急性期,適當的對癥治療可以大大緩解患者的不適感并預防病情惡化。
最常見的治療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
1. 藥物治療。對于喉嚨痛、鼻塞等癥狀,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情況開一些抗病毒藥物或中成藥,幫助減輕癥狀??忍递^明顯的患者可使用一些祛痰藥或止咳藥,但需要注意不亂使用抗生素,只有在明確繼發細菌感染時才會考慮抗菌藥物治療。
2. 增加水分攝入。大量飲水能夠幫助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使痰液排出更加容易,并有助于減少毒素的堆積。
3. 注重休息。充足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身體在休息狀態中能夠更好地調動免疫系統的力量,清除病原體。
4. 調整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增強維生素攝入,幫助機體提高抵抗力。
綜上所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并不是一味依賴藥物,而是需要患者注重生活調理和對癥用藥。尤其是秋冬季節高發期,更應遵從醫生建議及時處理,避免病情惡化。
如何遠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小細節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無論是高危人群還是普通人,都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
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每天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能夠幫助提高免疫力。此外,飲食均衡,及時補充維生素C,如食用柑橘類水果、橙色蔬菜,有助于提升身體的自然抵抗力。**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更為小心,因為基礎疾病會進一步增加感染風險。
適應氣溫變化,做好防寒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早晚溫差大的地方,減少驟冷驟暖對身體的沖擊。在口鼻部的防護上,重點在于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干燥寒冷的環境中,比如可以選擇佩戴口罩來減少病原體接觸。
注意勤洗手,遠離病原體。世界衛生組織多次呼吁,勤洗手是最簡單也是有效的預防感染的方法。因為人們經常通過觸摸口、眼、鼻等部位而將病毒傳播到呼吸道。
針對高危人群,如免疫力較弱的老年人或慢性基礎病患者,還需要關注以下幾點:定期接種疫苗比如流感疫苗,因為這類疫苗能夠顯著降低部分病毒感染及并發癥風險。此外,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場合,全是為了減少感染機會。
總體上,我們可以有效掌控自己的健康狀態,通過科學的預防手段、規律的作息、良好的習慣,避免絕大多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問題。重要的是不要掉以輕心,必要時及時就醫,因為健康的身體是美好生活的基石。
最后也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上文提到的癥狀比如鼻塞、流涕、咽痛,尤其是伴隨發熱或癥狀加重者,務必要第一時間去醫療機構進行檢查,以便準確診斷并處理。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適量的運動和放松心情,因為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體魄也是抵御疾病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