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支原體肺炎: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據檢查報告顯示,一位37歲的女性患者CT胸部薄層平掃示:左肺上葉前段發現多發斑片、片狀實變及絮狀模樣潮影,同時縱膈及左肺門淋巴結鈣化。肺泡灌洗液呼吸道多種病原體靶向測序法檢測結果顯示:肺炎支原體,報告中提及其他微生物未檢出,特別是細菌、真菌和病毒列表結果均為陰性,生化檢驗結果未見明顯異常,結合患者病史特點及影像學特征考慮患者的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
支原體肺炎,綠燈告急!
支原體肺炎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感染引起,屬于一種非典型性肺炎,常見于年輕人和兒童。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多變,最常見的癥狀為發熱、咳嗽和呼吸困難。支原體屬的微生物,特別是肺炎支原體,在呼吸道標本中為專性致病病原體,具有較高的致病性。
研究指出,肺炎支原體侵入呼吸道后,會附著在宿主細胞表面,通過分泌毒素破壞宿主細胞結構,使得細胞功能受損,從而引發炎癥反應(Kumar et al., 2017)。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支原體肺炎的潛伏期通常在1至3周之間,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癥狀,如乏力、肌肉酸痛、喉嚨痛等。支原體肺炎的嚴重程度與患者的免疫狀態密切相關,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易受到感染并產生嚴重的并發癥,如支氣管擴張、肺動脈高壓等。
治療支原體肺炎,這么做才有效!
對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抗生素是主要的藥物治療選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克拉霉素)對肺炎支原體的治療有顯著效果。但是,近年來肺炎支原體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逐漸增高,一些突變基因(如23S rRNA位點突變)能夠降低抗生素與細菌核糖體的親和力,進而導致耐藥(Waites et al., 2017)。因此,在應用抗生素治療前,通常需要進行藥敏試驗以選用敏感的抗生素。
除了抗生素治療外,患者還需進行對癥治療,如采用退熱藥、止咳藥、鎮痛藥等。同時,醫生還會建議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飲水、營養均衡等。對于癥狀較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療,并實行吸氧、霧化吸入等輔助治療措施。
預防勝于治療,防范未然!
對于支原體肺炎的預防,應著重提高個人及家庭成員的衛生意識,養成勤洗手、勤通風、避免與患病者密切接觸等良好習慣。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支原體肺炎的高發季節,盡量減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
針對高危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老人、兒童),應進一步增強體質,如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加營養攝入,特別是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此外,接種疫苗也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盡管目前尚無特異性肺炎支原體疫苗,但常規疫苗接種可降低肺部疾病的發生率,間接減少支原體肺炎的發病風險。
總之,支原體肺炎雖然是一種可防可治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但其對人體的危害不容小覷。重視早期癥狀,及時就醫,遵循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是恢復健康的關鍵。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到防范未然,才能有效預防支原體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引用文獻
Kumar, S., Hammerschlag, M.R. "Acute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s".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17.
Waites, K.B., Xiao, L., Liu, Y., Balish, M.F., Atkinson, T.P. "Mycoplasma pneumoniae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Beyond".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