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外傷不容小覷——揭開意外傷害的救治面紗
意外傷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甚至可以說難以避免。無論是交通事故、運動損傷,還是居家意外,頭部外傷在這些意外中占有相當比例。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頭部外傷在急診科就診病例中頻繁出現,且不分年齡和性別。本文將以科普的形式,揭開頭部外傷的救治面紗,幫你了解更多關于這種常見卻常被忽視的醫學問題。
根據紐約大學醫學院(NYU School of Medicine)的一項研究,全球每年有超過6900萬例新的頭部外傷病例。這些外傷中,輕微頭部外傷(如腦震蕩)占大多數,但嚴重頭部外傷(如顱骨骨折、腦出血等)依然不可忽視(Lancet Neurology, 2019)。尤其是在家中和工作場所,很多頭部外傷案例可以具體追溯到各種日常行為和意外事故中。
頭部外傷的具體表現和急救處理
頭部外傷的表現多種多樣,從輕微的頭痛,到嚴重的意識喪失,取決于受傷的部位和程度。一般來說,頭部外傷可以導致皮膚裂傷、出血、腦震蕩、甚至顱骨骨折。
在現場急救時,應盡量避免移動受傷者的頭部,防止二次傷害。若出血量大,應立即壓迫止血,但切記不要用力過大,以免進一步損傷。檢查傷者是否有意識喪失、嘔吐、頭暈等癥狀,如果是,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盡快送至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藥物治療在頭部外傷中的應用
鎮痛藥物
頭部外傷后,患者常常會感到頭痛。這時,醫生可能會開具鎮痛藥物來緩解癥狀。常見的鎮痛藥物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它們能有效減輕輕度和中度的頭痛。但若頭痛癥狀持續加重,應及時就醫。
抗炎藥物
抗炎藥物如布洛芬和萘普生也常用于減輕由頭部外傷引起的炎癥和腫脹。這類藥物不僅能緩解疼痛,還能降低腦部炎癥風險。然而,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損傷和其他潛在副作用。
藥物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適應癥主要是指藥物可以治療的病癥。以鎮痛藥為例,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輕度至中度痛癥,比如頭痛、牙痛、月經痛等;抗炎藥物則適用于疼痛伴隨的炎癥、腫脹等癥狀,如關節炎、扭傷等。
藥物的禁忌癥則是指不適合使用這些藥物的情況。以布洛芬為例,胃潰瘍患者應慎用,因為它可能會加重胃腸道不適。孕婦、哮喘患者和對藥物成分過敏者也應避免使用此類藥物。任何藥物的使用都需結合個人情況,遵醫囑才能確保安全有效。
藥物的劑量與用藥時間
不同的藥物劑量直接影響其療效和不良反應。以對乙酰氨基酚為例,成年人常規劑量是每次500-1000mg,每日最高用量不應超過4000mg。一旦超過推薦劑量,可能引發肝損傷甚至肝衰竭。據《美國醫學會雜志》2021年的一篇報道,幾乎90%的急性肝衰竭病例與對乙酰氨基酚過量服用有關(JAMA, 2021)。
用藥時間同樣至關重要。許多藥物需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有些藥物則需早晚整點服用,以維持藥物濃度的穩定。不按時服藥或漏服可能導致藥效減少甚至無效,嚴重時還會引發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藥物的相互作用
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包括藥效增強、藥效減弱和毒性增強等多種類型。比如,使用抗凝藥物的患者若同時服用布洛芬,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股丶t霉素與一些心臟病藥物同時使用,也可能引起心臟毒性。
在使用多種藥物時,務必咨詢醫生或藥師,避免藥物的相互作用產生不良影響。據《自然醫學》期刊報道,藥物相互作用每年造成數百萬醫療事故,其中很多是由于患者未能告知醫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和補充劑(Nat Med, 2020)。這種情況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為普遍,因為他們通常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
藥物濫用的嚴重危害
藥物濫用是指在非醫療需要的情況下大量使用藥物,或者使用處方藥及非處方藥來達到某些效果,至身體健康和社會功能遭受損害。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7萬人死于藥物濫用相關的過量使用(CDC, 2021)。
藥物濫用不僅危害個體健康,還導致社會問題。濫用藥物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身體和心理損傷,如肝硬化、心力衰竭、抑郁癥等。長期濫用藥物還會惡化家庭關系、導致社會功能退化,使患者難以維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藥物依賴的預防與戒除
藥物依賴主要指生理和心理對某種藥物的強烈依賴性,無法輕易擺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指出,藥物依賴的成因包括基因因素、環境因素以及長期使用藥物的習慣養成(NIH, 2020)。
預防藥物依賴的關鍵在于科學用藥。在醫生指導下,嚴格遵循劑量和用藥時間,避免自行增加劑量或延長用藥時間。戒除藥物依賴時,心理咨詢極其重要,并且有時需要使用專門的藥物治療,如美沙酮用于戒除阿片類藥物依賴。
科學用藥,平安無憂
正確的藥物使用,不僅能有效治療疾病,還能避免不良反應和藥物依賴。因此,公眾在使用藥物時應遵循醫生的指導,了解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劑量和相互作用。只有科學用藥,才能保障自身健康。
希望通過本文的科普,大家能更加重視頭部外傷和藥物使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減少意外傷害和錯誤用藥的風險。
引用文獻
1. “The global burden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he Lancet Neurology, 2019, Murray, C.J.L.
2. “Acetaminophen-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 JAMA, 2021, Lee, W.M.
3. “Impact of drug-drug interactions on health outcomes”, Nature Medicine, 2020, Sancar, F.E.
4. “Preventing drug abuse and addiction”, NIH,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2020
5.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pioid overuse”, CDC,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