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乳腺癌?了解這個“隱形對手”
很多人一提起乳腺癌,腦子里首先浮現的是女性、腫塊、檢查。其實,在老年群體,乳腺癌是最需要提防的癌癥之一。平時逛菜市場、和鄰居嘮嗑,常能聽說誰誰查出了乳腺癌。根據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的數據,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癌癥之一,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步上升,六十歲以后尤其顯著。乳腺癌就是乳腺里的細胞“失控”,慢慢長出異常組織,像是在身體里安靜地“安營扎寨”,如果不及時發現,就可能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
簡單來講,乳腺癌最早只是在乳房的小管和小葉內聚集異變,初期很難察覺,但隨著時間推移,異常細胞可能穿過乳腺,悄悄跑到淋巴結、肝臟等別處。對于年長的女性來說,這種疾病不像年輕時那么“鬧騰”,有時候表現很安靜,讓人容易忽略。
02 早期信號和明顯癥狀:哪些變化需要留心?
- ?? 輕微、偶爾的乳房變化:比如乳房偶爾感覺有輕微脹痛、隱約摸到一個小硬塊。有朋友告訴我“像是里面夾了顆小豆”,其實這種情況在初期時經常沒什么特別的癥狀。絕大多數人還是靠定期體檢發現端倪。
- ?? 持續性明顯癥狀:如果乳房腫塊越來越大、形狀變了,或者摸起來很堅硬、皮膚出現凹陷、發紅、脫屑,甚至乳頭流出不尋常分泌物(比如帶血),這種明顯異常千萬不要拖。有時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變化,比如洗澡時候發現乳頭凹進去、一側乳房比另一側小了,都是警號。
總體來看,乳腺癌早期很安靜,癥狀不顯眼,但如果發現乳房出現持續性新變化(硬塊、變形、皮膚異常),或有家族乳腺癌史,就要提高警惕。
03 乳腺癌“為什么會找上門”?風險與機制解析
- 年齡因素:據 Sung et al., 2021,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的研究,超過一半的乳腺癌發生在65歲以上女性,年齡大了,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變弱,更容易發生異常變化。
- 遺傳背景:有家族史(母親、姐妹、女兒曾患乳腺癌),或攜帶 BRCA1/BRCA2 突變基因,這一類基因問題,會讓乳腺細胞更加“容易犯錯”,提高了發病風險。
- 激素影響:終身雌激素暴露越多,比如較早來月經、較晚絕經、未生育或首孕年齡較晚,以及絕經后長期激素補充,這些都會讓乳腺細胞處于較活躍狀態,更容易出現異常。
- 生活習慣:肥胖、長期飲酒、缺乏運動,都能讓乳腺癌風險增加;酒精和體重過高會導致激素水平紊亂,帶來細胞環境的變化。
- 環境因素:長時間暴露于放射線(例如年輕時胸部接受過輻射治療),是被證實會增加乳腺癌風險的。
其實,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明顯的危險因素,不少乳腺癌患者沒有家族史,也沒有特殊生活習慣。這說明,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都不能掉以輕心。
04 乳腺癌檢測與診斷流程:如何準備?
- ?? 門診問診與體格檢查:醫生會詳細問病史(家族、月經、激素使用等)再觸診乳房,有時會檢查腋下和鎖骨附近淋巴結是否腫大。
- ?? 影像學檢查:乳腺X線(鉬靶)、超聲是常規篩查手段。對于老年群體,尤其在乳腺組織稀疏、摸不到明顯腫塊時,建議定期做鉬靶檢查。
- ?? 活檢取樣:如果影像提示異常,會安排針吸或穿刺活檢,直接拿細胞看是不是癌癥。等病理報告出來,醫生會評估腫瘤類型和分期。
- ????? 分子檢測:除了傳統檢查,醫生可能建議做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 HER2 標記物檢測,這關系到后續治療選擇。部分病例還需要 MRI 檢查全身有無轉移。
檢查當天建議記好自己的病史、以往檢查結果,方便醫生判斷。穿著寬松衣物、避免乳房涂抹護膚品也有幫助。遇到疑問,不妨提前列好問題和擔憂,和醫生面對面交流最能消除焦慮。
05 治療方案大觀:怎么選,怎么做?
得了乳腺癌之后怎么辦?其實,當前治療方式很多,醫生會根據具體分期、分型和身體狀況推薦個性化方案。對于老年人,關鍵是要平衡治療效果和日常生活質量。
- 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一般優先手術切除,部分情況只需去除病灶,較大或多發病灶需全乳切除。有時會同時處理附近淋巴結。
- 放射治療:手術之后,如果擔心局部復發,醫生可能建議放療。這是通過高能射線清理剩余異常細胞。
- 藥物治療:包括內分泌治療(例如針對 ER/PR 陽性患者使用的藥物)、化療和針對 HER2 陽性的靶向藥物。藥物不僅用在術后輔助,也可以在手術前“縮小腫瘤”。
拿之前那位朋友案例來說,手術以后用了內分泌藥控制復發風險,但四年后仍出現轉移,又接受了化療和靶向藥。這提醒我們,要根據自身分型和身體狀況及時調整方案。
當前很多藥物都是門診注射或口服,減少住院負擔,對老年人更友好。在治療期間,別忘了和醫生溝通副作用和心理狀況,可以尋求乳腺癌多學科團隊支持。
06 乳腺癌日常管理:飲食與生活方式怎么調?
治療期間和康復階段,日常生活的調整能夠幫身體更好恢復。不少人關心,乳腺癌患者日常吃什么、做什么,有沒有具體建議?現實中,只要做到三點,身體就能幫你對抗疾病。
- ?? 高纖蔬菜 + 幫助代謝異常激素 + 推薦:每日三餐有深色蔬菜,煮、焯、拌皆可
- ?? 深海魚類 + 含有優質蛋白和ω-3脂肪酸,有利于降低炎癥水平 + 推薦:一周2-3次,清蒸或燉湯最好
- ?? 新鮮水果 + 豐富抗氧化物質,減少異常細胞損傷 + 推薦:根據季節搭配,蘋果、橙子、櫻桃都不錯
- ???♀? 適度運動 + 增強免疫力 + 推薦:每天30分鐘,快步走或柔和體操
- ?? 充足睡眠 + 讓身體恢復戰斗力 + 推薦:早睡早起,維持6-8小時睡眠
其實,科學飲食和合理作息對身體很有益。不必擔心偶爾吃點甜點、喝杯茶,一切維持適度、均衡就好。另外,建議在治療結束后每半年—一年到醫院復查一次,關注乳腺和全身情況,有任何新癥狀及時和醫生聯系。乳腺癌雖是“隱形對手”,但合理管理、及時發現和科學治療,生活依然可以自由自在。
參考資料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Breast canc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reast-cancer
- Sung, H., et al.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https://doi.org/10.3322/caac.2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