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了解胃癌與麻醉科在治療中的應用
中午吃飯時,家人提到最近總覺得胃脹、飯量變小,大家一時都有些緊張。其實,胃癌和胃部不適的出現并不是遙遠的話題。我們身邊不少叔叔阿姨都曾接受過胃部手術,麻醉科醫生也參與其中,讓治療過程變得安全和舒適。胃癌是如何悄悄爬上門,麻醉科又是怎樣守護我們的呢?一起聊聊這個健康中的“大事”。
01 胃癌到底是什么?
胃癌其實是一種起源于胃黏膜的惡性腫瘤,在出現之前很少“打招呼”,大多表現為偶爾的胃口變差和輕微的不適。初期時可能就是吃一點東西就容易飽、偶爾惡心這些小癥狀,很容易被忽視。有時候,胃癌就像是廚房里不起眼的漏水,等你發現水漬已經滲得很深了。
隨著疾病發展,才會有持續的體重下降、明顯的上腹部疼痛等嚴重信號。醫學界用“黏膜細胞異常增生”來形容它的病因,而麻醉科在胃癌治療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配角。手術是主要治療方案之一,麻醉醫生讓病人在整個過程中保持舒適和安全,也保證了術中身體各項指標的穩定。
??02 出現這些癥狀怎么辦?
- 持續的胃部不適:例如長時間上腹部疼痛、進食后總感覺脹滿。這時要早點去醫院,不要靠自己猜測原因。
- 食欲明顯下降:飯量比以往少很多,體重悄悄下降,這并不是年紀大了的自然變化。
- 消化問題反復出現:比如噯酸、惡心、偶爾嘔吐,這些反復出現需要關注。
以今年遇到的一位66歲男患者為例,他便是因為食欲減退和體重下降就診,最終診斷為胃體腺癌。麻醉科醫生提前詢問并記錄了患者所有身體狀況,術前評估細致到藥物過敏和既往病史,最終選擇了靜吸復合麻醉配合神經阻滯麻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證患者安穩地度過手術全過程。
??03 胃癌的發生原因有哪些?
說起來,胃癌的出現和很多生活細節密不可分。慢性胃炎,尤其是反復發作的那種,給胃黏膜增加了許多負擔。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也是一大風險因素,這種細菌會長期刺激胃壁,埋下癌變的種子(Peek & Crabtree, 2006, Nature Reviews Cancer)。
除了感染,長期吸煙和酒精攝入也容易導致胃部細胞變異。遺傳因素不容忽視,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曾患胃癌,個人風險就高一些(Correa, 2013, Gastroenterology)。年齡也是影響因素之一,50歲以后,細胞修復能力逐漸減弱,近幾年研究發現老年人發病更常見。其實,這些致病機理麻醉科醫生也會仔細評估,比如患者是否長期用藥,身體還有沒有其他慢性問題,因為這些都直接關系到麻醉方式的選擇和術中安全。
??04 胃癌如何診斷?檢查該如何準備?
如果醫生懷疑胃癌,胃鏡檢查(即用軟管帶攝像頭進入胃部)是最直接的選擇??梢钥辞宄葛つど系膯栴},并做組織活檢。醫生還會安排一些血液檢查,了解是否有貧血或相關指標異常。
麻醉科在這些檢查中扮演著“安撫者”的角色。一些患者對胃鏡很敏感,容易緊張甚至嘔吐,這就需要麻醉醫生提前溝通,根據身體狀況定制合適的鎮靜藥物和鎮痛劑。比如66歲的患者進行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時,術前液體管理、術中用藥類型(鎮靜鎮痛為主),以及主動保溫措施,都是麻醉團隊綜合考慮的結果。有了這些細致的管理,才能讓檢查和手術過程都變得沒那么“可怕”,恢復也更加順暢。
??05 胃癌的治療方式與麻醉科的關鍵角色
治療胃癌一般包括手術、化療和放療。手術仍是絕大多數早期患者的首選。麻醉科醫生為整個手術過程設立了“監控站”,不僅追蹤血壓、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還對肌肉松弛與鎮痛作出精細調控。手術期間,所有用藥都要針對患者實際情況調整,減少對身體的額外負擔。
比如上面提到的患者,術中失血量僅100ml,總輸液量1600ml,體溫也始終穩定。麻醉師會隨時關注病人的反應,預防術中并發癥出現,并承擔急救復蘇的準備工作。并不僅僅是打麻藥那么簡單,他們還要精準“預判”,讓手術更順利。
??06 日常管理與恢復,實用健康建議
胃癌術后及恢復期,日常管理格外重要。吃對東西、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期復查,這三條最實用。
- 高蛋白食物:有助于修復組織,比如雞蛋、魚、牛奶。建議每天早餐適當加入蛋白質。
- 新鮮蔬菜和水果:膳食纖維幫助消化,番茄、綠葉菜、蘋果都是不錯選擇。每天至少保證一份綠葉蔬菜和一份水果。
- 合理分餐:飯量不要過多,每餐少量多餐。這樣胃部負擔小,消化更輕松。
治療和術后期,建議與自己的醫生和麻醉師保持溝通,比如術后疼痛管理可以隨時調整方案,定期復查有利于早發現復發風險。其實,最好的辦法是40歲后就定期做胃部檢查,兩年一次比較合適。如果遇到長期不明原因的胃部不適,隨時就醫最安心。
????07 總結:不必恐懼,科學面對胃癌和麻醉管理
胃癌離我們其實沒那么遠,麻醉醫生的作用也遠超一般的“麻藥師”。只要平時留心身體變化,注重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定期溝通和體檢,風險就會大大降低。醫療團隊的用心管理讓整個治療過程變得有序、可控,麻醉科的“隱形守護”也保障每一次手術安全。對于每個人和家庭來說,科學面對,積極行動,才是最靠譜的健康守則。
希望今天的胃癌與麻醉科科普幫助你了解和行動,健康路上,專業醫生和自己都不可或缺。隨時關注身體,讓疾病無處“潛伏”,平安每一天。
參考文獻 ??
- Peek, R.M., & Crabtree, J.E. (2006). Helicobacter infection and gastric neoplasia. Nature Reviews Cancer, 6(4), 259–269. https://doi.org/10.1038/nrc1835
- Correa, P. (2013). A human model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 Gastroenterology, 128(4), 1030-104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5887159/
- Mayo Clinic Staff. (2020). Stomach cancer: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tomach-cancer/symptoms-causes/
- Mayo Clinic Staff. (2021). Stomach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tomach-cancer/diagnosis-treatment/
- UpToDate. (2024).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UpToDate Database. https://www.uptoda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