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惡性黑色素瘤的醫學科普
01 牙齦惡性黑色素瘤是什么???
牙齦惡性黑色素瘤,聽起來有些拗口,其實是一種源于口腔里黑色素細胞的癌癥。醫學上常用“罕見”來形容它——在所有口腔癌癥里,它只占了不到1%。這種腫瘤最愛出現在上顎牙齦和硬腭。
簡單說,就是咱們的牙齦里,有些細胞出現了異常變化,本該“守本分”的黑色素細胞突然變得很活躍、難以控制,甚至侵襲鄰近的組織。
牙齦惡性黑色素瘤進展快、轉移能力強。有些患者在感覺到不舒服時,病變其實已經發展到比較晚的階段。這也是為什么即便病例不多,醫生們仍舊反復強調它的危險性。
健康提醒:別被“少見”迷惑,早發現才是關鍵。
02 牙齦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有哪些???
-
??
1. 牙齦出現少見色斑
剛開始,可能只是牙齦上出現了褐色、藍黑色的小斑塊——像是咖啡潑濺在瓷盤上的一點印記。這種早期的細微變化,大多人不會在意。
-
??
2. 牙齦潰瘍或小腫塊
病情發展后,斑點可能變大,甚至形成潰瘍。有時候會摸到牙齦上有個不太痛但形狀怪異的包塊,就像在草地里突然多了一塊高高的小土堆。
-
??
3. 出血或持續性疼痛
有的患者會出現牙齦出血,有時刷牙、啃蘋果時就發現血跡。若疼痛長期不緩解,或者原本無痛性腫塊漸漸開始酸脹,這種持續性癥狀就很值得警覺。
-
??
4. 牙齒松動或位移
有些情況下,牙齦腫瘤逐漸擴展,竟然會讓牙齒開始松動。如果感覺某顆牙齒無緣無故“不安分”,背后可能并不簡單。
病例舉例:66歲的王阿姨在例行口腔檢查時,發現牙齦有一塊深色斑塊,后來這處斑塊逐步擴大,伴隨出血和疼痛,才被確診為牙齦惡性黑色素瘤。
03 為什么會得牙齦惡性黑色素瘤???
說到原因,這種病并不像蛀牙那樣直接由細菌造成,更多時候是看不見的“內因+外因”共同作用。
-
基因因素:有些人的黑色素細胞天生容易“犯錯”,一旦控制機制失靈,就會瘋狂增長。
研究指出, [Wong et al., 2020],基因突變在黑色素瘤的形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長期刺激:牙齦反復被牙石刮蹭,或戴不合適的義齒,不僅讓黑色素細胞更易“鬧情緒”,還有可能誘發慢性炎癥,降低口腔自我修復的能力。
- 免疫功能低下:年紀大了或者有基礎疾?。ㄈ缑庖呷毕荩谏丶毎菀住皳岋L頭”。臨床數據顯示,60歲以上口腔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風險較高。
- 特殊環境暴露:雖然牙齦不太直接受紫外線影響,但某些化學物質長期接觸(如抽煙、嚼檳榔等),也與風險提升有關。
需要說明的是,大多數病例找不到單一病因,多因素互相影響。比如王阿姨就是因為慢性牙齦炎,長期忽視,最后才發現異常。
04 牙齦惡性黑色素瘤應該怎么確診???
- 1. 影像學檢查:如CT(計算機斷層掃描)和MRI(磁共振成像)可以幫助醫生判斷病變的范圍、深度和周圍結構受影響情況。這些檢查不會造成創傷,就像“拍一組牙齒和頜骨的電影”那樣,把內部結構詳細地展示出來。
- 2. 組織活檢:要確定是否為黑色素瘤,最終還是需要“取一點組織”送病理。只有專業的顯微鏡檢查結果,才能給出精準結論。
- 3. 分期評估:明確腫瘤屬于哪個階段(I-IV期),以及有沒有轉移,是制定治療方案的前提。
提醒:如果醫生建議做活檢或影像檢查,不必過度緊張。這關系到之后治療步驟的選擇。
05 牙齦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治療方案講究“多管齊下”,不同階段、不同體質的患者,方式也有差異。常見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 手術切除:醫生會根據腫瘤的位置和大小,“清除”異常組織,盡量多保留健康牙齒和牙齦。如果腫瘤范圍較大,手術范圍也會隨之擴大。
- 放射治療:對于不適合手術的情況,比如高齡、有基礎病,或術后輔助,常采用放療(例如適型調強放療IMRT),可以精準控制病變部位,保護周圍組織。
- 化學治療:通過藥物抑制異常黑色素細胞的分裂與擴散,適用于進展較快或有轉移的患者。
- 免疫和靶向治療:最新的治療手段,利用人體自身免疫能力識別和“消滅”異常細胞,部分初期和晚期病例中顯示出良好效果。
有一位66歲患者,在進行局部腫瘤切除術后,住院接受了放射治療,并聯合支持性補液、輔助藥物調節身體狀態,療效逐漸顯現,生活質量得到一定提升。
- 據Gao等人2021年報道,局部早期切除五年生存率在50%左右,晚期患者低于20%(Gao et al., Cancer Medicine, 2021)。
06 如何科學管理生活,減輕牙齦惡性黑色素瘤的影響???
-
1. 合理飲食有助恢復
[深色蔬菜] ?? 有豐富抗氧化物(如胡蘿卜素、多酚),幫助機體修復和對抗異常細胞,適合炒菜、涼拌每日攝入150-200g。
[瘦肉] ?? 補充蛋白質,有助術后組織修復。建議燉、煮、煲湯等烹飪,每天一次,每次不超過120g。
[新鮮水果] ?? 為機體補充維生素C促進愈合,不妨早晚餐各來一小份,總量不超200g。
-
2. 維持口腔衛生
飯后用軟毛牙刷輕刷,漱口后保持牙齦清潔,避免牙石堆積干擾愈合。
-
3. 定期復查
即便感覺無異常,也建議手術/放療后每3-6個月復查一次,重點關注牙齦恢復狀況。
-
4. 保持心理調適
身心雙修同樣重要。建議和家人朋友多溝通,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
5. 出現何種信號應當就醫?
凡是新出現的不明色素斑、潰瘍兩個星期以上不愈合,或者原有手術部位紅腫、滲液、分泌物變化,第一時間前往口腔??茖で筢t生幫助。
參考文獻(References)
- Wong, J. & Chen, Q. Genetic mutations in mucosal melanoma: recen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Cancer Letters, 2020, 478: 56-67. (APA style)
- Gao, J., Li, B., Ye, H.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oral mucosal melan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a single institution. Cancer Medicine, 2021, 10(2): 437–445. (APA style)
- Shen, X., Yang, J. Mucosal melanoma of the oral cavit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ral Oncology, 2019, 98: 99-105. (APA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