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真相:早知道,早預防
早上去市場買菜,聽到兩位阿姨聊起鄰居剛做完乳腺癌手術,還特別叮囑彼此要留心身體的變化。其實,乳腺癌并不遙遠,很多女性朋友都可能面對這個問題。有時一點不舒服,大家容易覺得是小事,但了解乳腺健康,及時發現信號,比等問題來了再行動要靠譜得多。下面這些知識,都是結合生活場景和真實病例整理的,能讓你第一時間知道怎么應對。
01 乳腺癌是什么?發病率高不高?
乳腺癌其實就是乳房里的細胞發生異常增生,形成腫塊。剛開始可能只是在乳腺管或小葉里慢慢發展。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異常細胞會進一步擴散,甚至可能影響到身體其他部位。全球來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22年全世界就有 230萬名女性 被診斷為乳腺癌(WHO, 2024)。在發達國家,平均每12位女性里,就有1位在一生中會患乳腺癌。
要留心的是,乳腺癌不僅僅出現在有家族史的人群里。據調查,有一半的乳腺癌患者并沒有明顯風險因素或者家族史——也就是說,哪怕家里沒有人得過,自己也不能掉以輕心。而且年齡越大,風險會慢慢增加,尤其是40歲以后要多關注乳腺健康。
02 早期乳腺癌有哪些信號?
- 偶爾摸到乳房里有比較結實的小腫塊,通常無痛,可能在洗澡、涂乳液的時候突然感覺到。
- 乳房有輕微的形狀變化,比如某一側看起來比以前稍微不同,或者某處皮膚稍稍凹陷。
- 乳頭或者乳暈區域有輕微變化,比如皮膚變得粗糙、剛出現淺淺的紅斑,但大部分時候沒有任何不適。
簡單來說,剛開始時這些變化很容易被忽略,不過持續觀察下去就顯得格外重要。有一些例子提醒我們——比如45歲那位乳腺癌患者,她前期只是偶爾在左側乳房發現了個小腫塊,并沒有疼痛。因為細心檢查,才及時發現并治療。這個細節值得大家參考,平時觸摸乳房和乳頭時要多留神。如果發現持續、明顯變化,比如腫塊逐漸變大,或者有分泌物,應該盡快就醫。
03 為什么會得乳腺癌?風險因素有哪些?
- 年齡增加,乳腺細胞的修復能力降低,更容易發生異常增生。這也是為什么40歲以后的女性要格外注意乳腺健康。
- 家族遺傳。有些基因,比如BRCA1、BRCA2,只要發生突變,乳腺癌風險就會明顯增加(Antoniou et al., 2003)。
- 荷爾蒙水平,長期雌激素暴露、晚育或未育女性,更容易出現乳腺細胞異常增生。
- 肥胖與飲酒。肥胖會讓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而酒精有時也會擾亂細胞修復機制。
- 輻射暴露史,比如兒時曾接受過胸部放射治療的人群,乳腺細胞更容易發生異常。
04 怎么檢查乳腺癌?診斷流程全知道
- 去醫院時,醫生通常會先做醫療問診,了解乳腺家族史和不適癥狀。
- 首選檢查方式是乳腺X光(鉬靶),可以直接看清乳腺結構,有沒有結節或者腫塊。
- 如果X光不能確定,醫生會安排乳腺超聲,再結合腫塊的狀況進一步分析。
- 有時需要取一點組織出來(活檢),用顯微鏡看細胞類型,確認是不是惡性。
- 診斷后,還會做分子分型,比如檢測HER2、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等,幫助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Harbeck et al., 2019)。
醫學界認為,診斷流程越完整,后續治療越可靠。如果檢查發現異常,后面可以通過手術、化療、靶向治療等形式進一步處理。定期體檢也是發現早期乳腺信號的關鍵一步。
05 治療有哪些?效果怎么樣?
治療乳腺癌其實像修理一輛車,需要按情況選擇不同方案。通常有下列幾種方式:
- 手術:早期乳腺癌,多數采用部分切除術或全乳切除。在某些情況下,醫生還會切除部分腋下淋巴結,防止進一步擴散。
- 放療:幫助消滅殘留癌細胞,降低復發概率。特別是保乳手術后,放療是有效的輔助方式。
- 化療:用藥物攻擊異常細胞,減少轉移風險。方案通常按分子分型來選藥,比如三陰性乳腺癌會側重化療,而HER2陽性會加用靶向藥物。
- 靶向治療:像病例中那位45歲患者,術后采用TCbH方案,曲妥珠單抗就是針對HER2型乳腺癌的靶向藥物。這樣能更精確地“鎖定”癌細胞,減少副作用(Swain et al., 2015)。
- 激素療法:對激素受體陽性的腫瘤效果很好,長期服用如他莫昔芬、芳香酶抑制劑,可顯著降低復發率。
除了治療本身,術后還要關注生活照料,比如人們常擔心化療后的不良反應。實際上,醫院會根據藥物特性,輔以止吐、護胃等治療,降低副作用。像案例中的患者,化療過程順利,術后可以完全自理,回家生活。
06 乳腺健康怎么養?實用建議分享??
如果說治療是“大修”,日常養護就是定期“保養”。其實,科學飲食、規律運動和自我檢查,對于提升乳腺健康很有效:
- 多吃新鮮蔬菜 ??(富含抗氧化成分,有助于乳腺組織修復),比如西蘭花、菠菜,每天保證一到兩份。
- 選擇優質蛋白 ??(促進細胞代謝),煮蛋、豆腐、魚都是不錯選擇,不妨安排在早餐或午餐。
- 適量堅果 ??(能維持內分泌平衡),核桃、杏仁都很適合每天少量食用。
- 定期自查 (每月一次觸摸乳房,有沒有新出現的結節或形態變化)。不必太緊張,平時洗澡、起床前都是好機會。
日常運動也不能少——慢跑、快走、游泳都能幫助身體的新陳代謝,每周堅持3-4次就很不錯。如果發現乳腺有異常變化,比如持續腫塊、分泌物或皮膚改變,建議第一時間去正規醫院乳腺外科做檢查。40歲以后,可以每1-2年做一次乳腺影像檢查,早發現早處理。平常遵循醫生建議,堅持健康生活習慣,比單靠某一種措施更有用。
簡單來說,乳腺健康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多一點關注和行動,能讓風險大大降低。如果這些建議能幫到你,不妨轉告身邊的家人和朋友,讓關心和健康多傳播一點。???????
參考文獻(部分)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Breast cancer: Symptoms and caus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
- Antoniou, A. C., Pharoah, P. D. P., Narod, S. et al. (2003). Average risks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associated with BRCA1 or BRCA2 mutations detected in case se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2(5), 1117–1130.
- Harbeck, N., Penault-Llorca, F., Cortes, J., et al. (2019). Breast canc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5(1), 66.
- Swain, S. M., Baselga, J., Kim, S. B., et al. (2015). Pertuzumab, trastuzumab, and docetaxel in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2(8), 72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