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胃癌:保護你的消化健康
01 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變化
有時候,胃部給的提醒很微妙。比如,偶爾覺得早餐吃得比往常少幾口,就已經飽了;又如不明原因的輕微胃部不爽,卻時好時壞,很容易被忙碌的生活掩蓋。不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狀況,有時正是身體發出的早期信號。
對健康的人來說,這類偶發的不適也許只是一種偶爾出現的“小脾氣”。但如果持續出現,或者你突然覺得吃得越來越少就飽了,或者胃部偶有隱約不舒服,別光想著“最近累了”。這樣的細微變化,值得在心里留個位置。
其實,長期忽視這些小征兆,會讓我們錯過胃部早期病變的發現時機。??
02 警示信號出現時的真實體驗
當身體進入到下一步,警告就明顯多了——比如持續的胃部疼痛,飯量驟減,體重在短時間內明顯下降,甚至出現吞咽費勁。有些人還會出現嘔吐、黑便或貧血。這些表現,和簡單的“消化不良”可不一樣,多半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且用點常見的“養胃藥”也沒什么大變化。
以一位71歲的女性為例,她原本只是飯量減少,沒太在意。但不久后,胃部持續不適,加上體重一直往下掉,到醫院一查,發現已是胃部惡性腫瘤。這種情況,其實不少見——有些人覺得忍忍就好,但拖下去,常常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出現持續的警示信號,拖不得。??
03 為什么會得胃癌?幾個重要原因分析
-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一種生活在胃部的細菌。如果胃里長期有這種菌,很容易讓胃粘膜發炎、潰瘍,久了可能演變為胃癌。大量研究表明,H. pylori 感染和世界范圍內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1]。
- 慢性胃病:比如胃炎或胃潰瘍等疾病長期沒有好好治療,胃粘膜組織會一天天損傷,細胞容易發生異常變化,為癌變埋下隱患。
- 飲食習慣:高鹽、炭烤、熏制、腌制類的食物吃得多,會讓胃粘膜“天天受刺激”,增加受損的機會。(此處不做飲食預防建議,分區講述)
- 年齡和遺傳:隨著年紀增長,胃癌風險會遞增。家里有直系親屬患過胃癌,本人患病幾率也會更高。全球數據顯示,60歲以后罹患胃癌的風險要比年輕人高出不少。
除了這些,長期吸煙、長期飲酒也與患胃癌的風險提升有關,但每個人受影響的程度都不一樣。
?? 當前的醫學觀點認為,上述因素疊加時,胃部細胞變壞的幾率就更高了。
?? 在中國,每年新發胃癌約48萬例,是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2]。
04 醫生常用的胃癌檢查流程
- 胃鏡檢查:直接用一根軟管帶攝像頭從嘴進入胃部,看粘膜有沒有異常。這是發現胃癌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
- 活檢:胃鏡時醫生取下幾塊可疑組織,做病理分析。能準確判斷有沒有癌細胞。
- 影像檢查:包括上腹部B超、CT、核磁共振等,用來了解癌癥有沒有擴散,并幫助制定后續治療計劃。
如果出現持續性胃部癥狀或家族有胃癌病史,建議及時去消化內科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表現選擇合適的檢查。越早發現,治療選擇就越多,預后效果也會更好。
?? 定期檢查,是當前最有效的早期發現方式。
?? 選擇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可提高診斷準確率。
05 治療胃癌,有哪些靠譜方案?
- 手術治療:如果癌癥局限在胃內,沒有擴散,切除部分或全部胃部組織效果最好。早期發現時,術后生存率能達到30%~50%。
- 化療和放療:用于癌癥已發展但不能完全手術切除,或手術后降低復發風險。化療是用藥物殺死異常細胞,放療則是用射線消滅癌細胞。
- 個體化治療:有時候醫生會根據腫瘤的分型、分期及病人的實際身體情況定制治療方案,比如靶向藥物、生物免疫治療等。
治療過程難免有副作用,比如接受化療期間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這時醫生常用一些輔助藥物,比如阿瑞匹坦注射液來幫助緩解。即使在治療過程中,也會有專職護士密切監測血氧等體征,保障患者安全。
正規治療是目前控制和緩解胃癌最有效的辦法。有療效的數據可查,有副作用處理流程可依,不要迷信所謂的“神藥”或偏方。
?? 專家建議,對于高風險人群,定期篩查和個體化治療方案同樣重要[3]。
06 胃部健康管理,吃什么有益?
- 新鮮蔬菜 + 豐富維生素,抗氧化,幫助修復胃粘膜 + 建議每天一至兩餐搭配芹菜、白菜或胡蘿卜
- 新鮮水果 + 含有多種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有助于調節胃環境 + 早上或下午加一份蘋果、藍莓或橙子
- 全谷類雜糧 + 維持腸道健康,減少胃部負擔 + 米飯可間隔換成燕麥粥或玉米粥
- 優質蛋白質 + 提升免疫力,修復組織 + 蛋白攝入可以選豆腐、魚肉或雞蛋
合理飲食之外,最好保證規律作息,不熬夜,適度運動,比如每周散步3-4次,都對胃部健康有益。
40歲及以上,尤其家里有胃病或胃癌史的人,建議2年做一次胃部檢查。感覺自己出現了持續的胃部不適、飯量減少、明顯消瘦等,就應該早點到大醫院的消化內科查查,不要等“癥狀重了再說”。
?? 科學生活方式,是降低胃癌風險的長期利器。
胃癌并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和長久的生活習慣、體內的病菌、年齡等多方面有關。其實,多數情況下,早期發現、科學治療以及健康生活方式,都能讓胃部保持良好狀態。如果近期有疑慮,不妨主動和消化內科醫生聊聊,安全感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
消化健康,從吃一口新鮮蔬菜、注意身體小變化開始。明白風險、做到預防,才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
參考文獻
- Peek RM Jr, Blaser MJ.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denocarcinomas. Nat Rev Cancer. 2002 Jan;2(1):28-37. doi:10.1038/nrc703.
- Rawla P, Barsouk A. 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ancer: Global Trends,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Przegl Epidemiol. 2019; 73(1): 49-56. PMID: 31298516.
- Ajani JA, In H, Sano T, et al. Gastric cancer.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 Feb 16;3:17036. doi:10.1038/nrdp.2017.36.
- 胃癌 - 癥狀與病因. Mayo Clinic. Accessed 202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stomach-cancer/](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stomach-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