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胃惡性腫瘤:掌握預防與治療的關鍵知識
胃惡性腫瘤,聽起來讓人有些害怕。其實,很多人就是在和家人朋友的一頓飯或者臨睡前的閑聊時,才第一次認真地想起,“胃癌離我遠嗎?”本篇科普,就是想用最自然、接地氣的方式,幫你真正讀懂胃惡性腫瘤的本質、警示信號、風險及和自己息息相關的預防辦法。
01 什么是胃惡性腫瘤?
胃惡性腫瘤,常指胃癌,是指在胃內的細胞發生異常增殖后,形成的一種不正常組織。這些異常的細胞就像“工廠里的不守規矩機器”,會不停生長、侵犯周圍健康組織,甚至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胃惡性腫瘤的早期大多沒有太明顯感覺,等到出現癥狀時,病情常常已相對嚴重。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發現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 說起來,這類腫瘤的可怕之處不光在于它本身,還在于它喜歡“悄悄到訪”。
02 身體有哪些信號提示可能患上胃癌?
- 持續性上腹部不適: 簡單來說,并不僅僅是偶爾吃錯東西的不舒服,而是經常、反復感到悶脹、疼痛。
- 食欲明顯減退: 平時最愛吃飯的人,突然變得沒胃口,即使喜歡的菜也吃不下。
- 體重莫名減少: 飲食沒怎么變,人卻變瘦了,衣服腰圍越來越松。
- 出現消化道癥狀: 比如經常感覺惡心、嘔吐,甚至出現大便發黑,這些都要小心。
有位57歲的男性朋友,腹部始終有脹悶感,近半月身體乏力,抽血發現相關腫瘤指標升高,后來確診為晚期胃惡性腫瘤,并且已經轉移到了肝臟。
這個例子說明,長期胃部不適和體重減輕等信號,一定不能忽視。
?? 出現這些信號,最好的辦法是盡快到正規醫院消化科就診,別“等一等再看”。
03 胃惡性腫瘤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1. 幽門螺桿菌(一種胃部細菌)感染
這是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幽門螺桿菌會讓胃黏膜長期慢性發炎,時間久了容易誘發異常細胞增生,增加患癌概率。[Uemura, N. et al., 2001,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這是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幽門螺桿菌會讓胃黏膜長期慢性發炎,時間久了容易誘發異常細胞增生,增加患癌概率。[Uemura, N. et al., 2001,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 飲食結構問題
國家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高鹽、腌制、煙熏類食物的消費人群,胃癌發病率要高出普通人一大截,因為這類食品里的亞硝酸鹽物質,跟胃癌關系密切。[Gonzalez, C.A. et al., 2012,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國家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高鹽、腌制、煙熏類食物的消費人群,胃癌發病率要高出普通人一大截,因為這類食品里的亞硝酸鹽物質,跟胃癌關系密切。[Gonzalez, C.A. et al., 2012,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3. 長期吸煙飲酒
煙草和酒精中的有害成分會直接損傷胃黏膜,影響DNA修復,讓胃部出問題的幾率上漲。
煙草和酒精中的有害成分會直接損傷胃黏膜,影響DNA修復,讓胃部出問題的幾率上漲。
4. 年齡、家族遺傳
隨著年齡增長,胃黏膜多多少少都會出現老化。有人家里曾經有直系親屬得過胃癌,本人也屬于風險較高的人群。
隨著年齡增長,胃黏膜多多少少都會出現老化。有人家里曾經有直系親屬得過胃癌,本人也屬于風險較高的人群。
5. 基礎疾病影響
慢性胃炎、胃潰瘍本身就是胃癌的“溫床”,如果長期存在,別小看這些常見小病。
慢性胃炎、胃潰瘍本身就是胃癌的“溫床”,如果長期存在,別小看這些常見小病。
?? 風險因素和預防方法不一樣,風險只能告訴我們“為什么會病”,但不能直接告訴你“怎么不生病”。
04 診斷胃癌都做些什么檢查?
內鏡檢查:胃鏡是查胃癌最重要的方法,可以直接看到胃黏膜的變化,并采集可疑部位做活檢。
活檢:通過顯微鏡判斷胃內取樣組織的細胞情況,分析是良性還是惡性。
影像學檢查:比如CT或MRI,可以判斷癌癥有沒有擴散,幫助醫生了解病情范圍,制定下一步治療計劃。[Ajani, J.A. et al., 2022,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這個過程雖然聽起來有點復雜,但在醫院消化科都是常規操作,不需要過于緊張。
05 胃惡性腫瘤怎么治療?
手術治療:
早期胃癌患者,多數會考慮切除腫瘤及周圍部分胃組織,清理淋巴結。
化學和放射治療:
部分中晚期患者,需要化療或放療,幫助殺滅腫瘤細胞,延緩擴散。
個體化綜合治療:
專業團隊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病情分期等,量身定制治療方案。不少患者需要聯合營養支持和針對基礎?。ㄈ绺哐獕?、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的輔助治療。
????? 治療方案沒有“標準答案”,放心把選擇交給有經驗的腫瘤科和消化科醫生團隊。
06 日??梢栽趺幢Wo胃健康?
- 新鮮水果蔬菜 + 富含天然抗氧化劑 + 常見如西蘭花、菠菜、草莓、橙子等,建議每天兩餐都含新鮮蔬果,有助于胃黏膜修復。
- 全谷物食品 + 豐富膳食纖維 + 日常主食可以選擇燕麥、糙米、雜糧面包,每天適量替換精細米面。
- 低鹽天然烹飪 + 降低胃部負擔 + 烹飪時少用加工食品和重口味調料,有利于胃健康。
- 定期體檢 + 早發現手段 + 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2年做一次胃部檢查,有家族史的人群可從更早開始。
- 適度鍛煉 + 改善免疫力 + 日??梢赃x擇快走、游泳等中等強度運動,每周3-5次。
?? 正面生活方式比什么都重要。與其糾結忌口,更要注意增加有益的飲食和健康習慣。
出現哪些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 持續胃部不適超過半個月
- 體重異常下降,沒有明顯原因
- 反復嘔吐、黑便等消化道癥狀
- 家族成員曾患胃惡性腫瘤
結語:用溫和又明確的方法保護健康
胃惡性腫瘤,并不是遙遠的“別人家的病”。警惕身體的變化、重視早期預警信號,了解風險是基礎,掌握正面的生活習慣和就醫選擇,才是真正保護健康的辦法。
身邊如果有人胃口變差、體重減輕,不妨和他聊一聊,鼓勵主動做檢查,也許這一步,非常關鍵。??
參考文獻:
- Uemura, N., Okamoto, S., Yamamoto, S., et al. (2001).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5(11), 784–789.
- Gonzalez, C.A., Sala, N., & Rokkas, T. (2012).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ic aspects.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1(1), 8–12.
- Ajani, J.A., D'Amico, T.A., Bentrem, D.J., et al. (2022). Gastric Cancer, Version 2.202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0(1), 10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