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塞,別忽視腦部“小毛病”!
一位73歲女性患者在吉林省的醫療機構進行了腦部影像檢查,報告結果令人關注。影像診斷顯示,她有雙側基底節和額葉皮層下的腔隙性腦梗塞,同時還伴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改變。盡管她目前沒有急性或超急性腦梗塞的跡象,但是這些發現仍然不可忽視。
我們從檢查報告中可以看到,影像表現指出患者的雙側基底節和額葉皮層下區域存在少許點樣稍長T1和稍長T1信號,并在T2FLAIR序列中顯示高信號。這種表現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局部腦組織存在病變。此外,患者的雙側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和大腦前動脈部分區域存在輕度的血流信號變窄,這提示可能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左側椎動脈顱內段略顯纖細,可能是先天發育所致。
腔隙性腦梗塞——潛藏的健康威脅
腔隙性腦梗塞屬于一種小血管病變,通常發生在腦深部的基底節區。它是由于腦部小動脈因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發生病變,導致供應腦部的微小血管發生阻塞,引起局部腦組織壞死。
腔隙性腦梗塞的發作往往悄無聲息,小面積的腦??赡懿粫痫@著的癥狀,但其長期累積的損害不容忽視。根據一些研究,頻繁的腔隙性腦梗塞可導致大腦白質病變,增加認知功能減退、癡呆和步態障礙的風險,例如《Journal of Stroke》中就指出,小血管疾病是導致老年癡呆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動脈粥樣硬化作為腔隙性腦梗塞的重要病因,應高度重視其對全身血管的影響。
腔隙性腦梗塞的治療——從根本改善血管健康
對于腔隙性腦梗塞的治療,關注點主要在于改善腦血流和預防再次梗塞。國家神經內科指南推薦,治療腔隙性腦梗塞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調節血脂的藥物以及控制血壓的藥物。例如,阿司匹林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預防血栓形成。阿托伐他汀鈣片則是常見的調節血脂藥物,通過降低膽固醇水平來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近年來,神經修復療法也被廣泛應用于慢性腦梗患者的康復。包括生物反饋療法、低頻脈沖電刺激治療等方法,這些治療可以通過刺激神經活動,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維生素B1和B12等營養補充也對改善神經健康有一定幫助,可以輔助腦細胞的修復和再生。
預防腔隙性腦梗塞——日常健康管理至關重要
腔隙性腦梗塞雖非致命疾病,但長期的血管病變無疑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因此,預防腔隙性腦梗塞要從日常的健康管理做起,特別是對高危人群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
高血壓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按醫囑使用降壓藥物,保持血壓在正常范圍內。保持低鹽低脂飲食,避免攝入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的食物。適度運動,例如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對于糖尿病患者,維持血糖平穩,避免血糖波動,嚴格控制飲食。此外,戒煙限酒也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對于已確定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應定期進行血脂檢查,按醫囑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血脂調節。同時,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定期進行顱內血管影像檢查有助于了解血管健康狀況,及時發現潛在風險。
引用文獻
- Journal of Stroke, "Small Vessel Disease and Dementia: A Review," 2022, Authors: Smith, J., et al.
-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2022, Authors: Wang, Y.,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