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傷急救指南:保護視力的關鍵時刻
01. 生活中常見的眼外傷有哪些????
日常生活其實離不開意外。孩子在玩耍時扔球,有時會不小心砸到眼睛;做家務切洋蔥,偶爾有碎末飄進眼里;實驗室工作者,有時一不留神化學液體會“飛濺”——這些都是眼外傷的常見誘因。
類型 | 具體場景 | 潛在后果 |
---|---|---|
化學刺激 | 洗衣液、消毒劑、實驗室藥品潑入眼睛 | 視力下降、角膜灼傷 |
撞擊/鈍傷 | 球類打到眼部、跌倒磕碰 | 眼瞼淤青、眼球出血、視網膜損傷 |
銳器扎傷 | 金屬絲、尖銳枝葉、碎玻璃劃到眼部 | 角膜穿孔、視力急劇喪失 |
異物入眼 | 沙粒、昆蟲飛入眼中 | 輕度異物感、嚴重時感染 |
?? TIPS:大部分眼外傷都能快速發現,但及時處理很關鍵。不要因為只是“偶爾有點不舒服”就忽略了潛在的傷害。
02. 怎么判斷傷情的輕重???
簡單來說,眼睛受到外力或化學品影響后,第一步就是觀察癥狀表現。早期可能只是輕微異物感或短暫刺激,但如果持續有以下情況,就需要高度關注了。
- 輕微/偶爾癥狀:有點流淚、輕微刺痛、看東西短暫模糊(通常幾分鐘到十幾分鐘能緩解)。
- 持續/嚴重警示信號:
- 持續劇烈疼痛、流淚不止
- 視力明顯下降或突然看不到東西
- 眼球或周圍組織出血、分泌物增多
- 畏光嚴重,睜不開眼
- 異物取不出,或內含化學品殘留
?? TIPS: 如果孩子玩耍時突然捂著眼睛,一直喊疼,而且眼睛紅腫,視力變差,這種就不能拖。必須趕快去醫院。
典型案例: 7歲男孩玩鬧時被球擊中右眼,最開始只是流淚,后來疼痛加劇,視力模糊。家長及時送醫,后來醫生發現是視網膜挫傷,需要進一步治療。 這個例子說明,持續癥狀絕不能自行處理。
03. 急救步驟怎么做??????
出現眼外傷后,最重要的是第一分鐘的處理。根據類型不同,具體做法也有區別,下面是實用的急救流程表??:
傷情類型 | 急救步驟 |
---|---|
異物入眼(如沙粒、昆蟲) |
|
鈍器撞擊 |
|
銳器穿刺/化學傷 |
|
?? 建議:異物沖洗時,盡量頭微向后仰,保證水流從眼內流出,不要逆流進其他部位。急救過程要溫柔,不要用力按壓。
04. 化學品傷害怎么處理???
其實化學外傷更需要立刻沖洗,但沖洗方式不同會影響結果。簡單區分,下述兩種情況:
比喻:沖洗就像給植物除草,如果動作不對,反而傷到根。
- 酸堿類傷害:(如漂白劑、清潔液)— 越快越好
- 立刻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10~15分鐘。
- 沖洗時頭偏向傷側,讓水從內眼角流出,不要讓水順面頰流到另一只眼。
- 不要用藥水或其他液體替代清水。
- 刺激性氣霧或粉塵:
- 用溫水、麥飯石水等沖洗均可,但還是首選自來水。
- 沖洗完后觀察視力和異物感。
- 有持續紅腫、疼痛,馬上送醫。
化學傷經典案例: 35歲女性在清洗廁所時,被含氯清潔劑濺入右眼。家人立即用自來水沖洗20分鐘,送醫后醫生確認角膜僅輕微受損,恢復良好。臨床顯示,及時沖洗可顯著減少并發癥發生率。(Dua et al., 2001)
05. 去醫院需要準備哪些信息???
到了醫院,醫生需要快速判斷傷情,以下信息很重要:
- 受傷時間、具體原因(如:哪種化學品、何種銳器)
- 急救措施過程(沖洗幾分鐘,用了什么水,是否用藥)
- 癥狀及變化(何時開始流淚/疼痛,是否加重)
- 既往眼疾或特殊情況(是否帶隱形眼鏡、用過眼藥水)
??? 小提示:建議把涉及物品(藥瓶、包裝)、現場照片帶去醫院,有助于醫生快速判斷成分和處理。
短案例: 44歲男性因鋼鐵碎屑入眼被送至急診。家屬準確描述傷情和急救過程,醫生迅速定位異物并安排手術,最終視力保住。這說明,信息越詳細,治療越高效。
06. 日常怎么預防眼外傷???
簡單來說,預防才是最實用的“護盾”。
下面表格整理了有效的方法和生活場景:
下面表格整理了有效的方法和生活場景:
措施 | 具體做法 | 適用場景 |
---|---|---|
佩戴護目鏡 | 使用透明聚碳酸酯眼鏡 | 切割金屬、木工、騎行、實驗室等 |
用防濺面罩 | 遮擋部分臉部,攔截液體/顆粒 | 化工操作、醫院、廚房處理強刺激品 |
保持清潔環境 | 定期清理粉塵、碎屑,桌面常擦拭 | 辦公室、兒童學習區、家庭衛生間 |
安全用藥用劑 | 化學品使用完立刻密封 | 清潔、養護、花園打藥等 |
?? 建議:家里備些一次性洗眼液,外出時如騎行也適合配防風鏡,小朋友參與活動時記得提醒老師關注安全。
- 飲食補充推薦: 胡蘿卜、菠菜、枸杞富含維生素A,有助于增強眼部黏膜的恢復力??梢悦咳瘴顼埡笊倭繑z入(50~100克),對眼睛健康有幫助。
07. 簡單總結與行動建議 ??
眼外傷說起來不少見,卻往往讓人手足無措。其實核心就在于立刻評估傷情,第一時間采取正確急救措施,然后根據情況選擇專業醫療協助。日常防護,佩戴護目鏡、注意用藥、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就是最直接的保護方式。
?? 重點:輕微傷害不能大意,嚴重征象不可拖延。身邊孩子、老人或自己受傷時,行動要果斷但溫和,才是真的為視力負責。和家人分享這份知識,能讓家變得更安全。
引用文獻
- Dua, H. S., King, A. J., & Joseph, A. (2001).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ocular surface burns.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85(11), 1379-1383. https://doi.org/10.1136/bjo.85.11.1379
- Kuhn, F., Morris, R., Witherspoon, C. D., et al. (2006). Epidemiology of ocular trauma. Ocular Trauma: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Thieme Medical Publishers.
- Négrel, A. D., & Thylefors, B. (1997). The global impact of eye injuries. Ophthalmic Epidemiology, 4(3), 143-169. https://doi.org/10.3109/0928658970903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