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不得輕視!并發癥早發現、早治療才是關鍵!
體檢或診斷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如血糖、血脂、尿蛋白等,是評估我們健康狀況的重要參考。這份健康記錄顯示患者有長期的血糖控制問題,同時合并多個器官系統的損害,如周圍神經、血管、視網膜病變等。此外,還伴隨有靜脈血栓、高脂血癥和代謝異常等多種并發癥。這些都是典型的長期糖尿病管理不佳所引發的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正常血糖的范圍為空腹血糖(FPG)小于6.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2hPG)小于7.8mmol/L,而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水平通常小于6.5%。如果血糖長期明顯高于上述水平,就會增加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的風險。此外,高脂血癥的正常范圍包括總膽固醇小于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小于3.1mmol/L。報告中顯示這些指標均異常,提示身體面臨較大危險。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是如何發生的?
2型糖尿病是一種以胰島素抵抗和相對胰島素分泌不足為特征的慢性代謝疾病。長期高血糖會損害全身多個系統的功能,比如視網膜病變會導致視力下降,嚴重者甚至失明;神經病變可能引發感覺異常或肢體麻木,導致患者平衡能力下降;下肢血管病變則增加了血栓以及組織壞死的風險。此外,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高脂血癥、脂肪肝和血管梗死等并發癥,進一步加重了全身器官的負擔。
這些現象的發生與長期高血糖對血管和神經組織的毒性作用密切相關。高血糖導致蛋白質和脂質發生糖化反應,產生糖基化終產物(AGEs),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造成微循環障礙。此外,慢性低度炎癥進一步加重了血管的損害。這些連鎖反應會形成惡性循環,逐漸引發我們上述提到的各種并發癥。
治療方案:科學管理就是把控風險的核心!
2型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個體化綜合管理。治療目標是通過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將血糖、血脂以及血壓控制在目標范圍內,防止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首先,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低脂低鹽、控制總熱量攝入、選擇低GI(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等都是關鍵的飲食措施。此外,進行適量的運動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每周應進行一定量的有氧和抗阻運動,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藥物治療方面,目前針對糖尿病的藥物主要包括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以及新型藥物如SGLT2抑制劑。對于疾病控制較困難的患者,還可根據病情采用胰島素療法。與此同時,針對并發癥的治療也需同步進行,如神經病變可輔以營養神經的藥物或補充維生素B族,血脂異常則需降脂治療。
而對視網膜病變嚴重的患者,如有必要,不同程度的激光治療或者手術治療都是有效控制手段。此外,高血脂患者的治療需綜合考慮飲食及藥物干預。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治療則更要優先維持血液通暢,對癥下藥。
如何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這些措施很重要!
預防糖尿病從健康生活方式做起,高危人群例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肥胖者、經常久坐不動的人,應當特別注意。在飲食方面,宜選擇高纖維、低GI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減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攝入。保持適量的運動習慣,如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這能有效改善代謝水平。
此外,想要遠離糖尿病性并發癥,應尤為注意定期體檢,以便及早發現問題。通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評估代謝狀況,加上眼底檢查以及血脂、血壓的監測,可及時掌握健康情況。尤其是長期血糖高或已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制定詳細的血糖控制目標,密切管理身體各項指標,以便盡量遠離并發癥。
總體來看,糖尿病是一種可控的疾病,只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時服藥并定期復查,完全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活質量。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培養規則的生活習慣,對自身的食物選擇、運動習慣以及血糖監測高度負責,形成“未病先防”的健康新理念。
2型糖尿病的復雜性不容忽視,不過慶幸的是,通過科學方法可以有效管理它帶來的風險。從今天起,關注健康,重視體檢,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為自己的未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