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休克:及時搶救的關鍵步驟
01 什么是創傷性休克???
和朋友周末打籃球時,突然有人摔倒,面色發白,好幾分鐘都沒緩過勁。這種場景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大量失血后,身體里的"血液循環系統"就像被抽離了動力,器官供氧跟著吃緊,這就是創傷性休克。它是一種極為危急的狀態,常見于大出血、嚴重撞擊或開放性傷口等場合。
當血液無法為重要器官(比如腦和心臟)及時送去氧氣,組織就像斷電的小工廠,隨時可能陷入癱瘓。此時,搶救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否則短時間內就會危及生命。
02 早期與明顯癥狀,如何區分???
階段 | 癥狀表現 | 生活場景示例 |
---|---|---|
初期(輕微或偶爾) | 皮膚偶爾發白,手腳有點冰涼,心跳比平時快一些,但時好時壞。 | 25歲男籃友,意外摔傷后一小時臉色略微蒼白,時而出汗但還能交談。 |
發展期(持續、明顯) | 持續蒼白,大量冷汗,心跳加速且呼吸急促,血壓下降,意識開始模糊甚至短暫喪失。 | 50歲女老師車禍后,面色慘白、冷汗不斷,呼叫無反應,出現短暫昏迷。 |
03 發生創傷性休克的主要原因 ??
- 失血量過大:劇烈創傷造成血管破裂,血液大量流失,導致身體無法維持正常循環。
- 出血位置關鍵:像大動脈、腹腔、胸腔等部位,哪怕出血量不多也會迅速影響重要器官。
- 年齡與健康狀況:數據顯示,老年人、心臟病歷史患者休克風險更高(Smith et al., 2022)。
- 外界環境影響:低溫、失水、長時間未被發現等外界因素會加重休克(S?reide et al., 2007)。
04 急救評估怎么做?呼吸、脈搏、意識優先 ??
- 第1步:觀察呼吸頻率和深淺,是否有氣短或呼吸困難?
- 第2步:摸脈搏(頸動脈或橈動脈),看看是不是又快又弱?
- 第3步:確認意識清醒程度,能否正?;卮鸷唵螁栴}?
醫學界推薦“ABC原則”作為現場急救黃金法則(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2023):氣道(A)暢通、呼吸(B)有效、循環(C)有保障。判斷結果可幫助我們決定是馬上止血還是等醫療團隊到場后進一步處理。
其實,初步評估并不復雜,普通人只需分清上述三步,遇到疑似休克要大膽行動、不要猶豫。
05 止血與輸液,創傷救治的核心?
現場止血,就是把漏掉的"血液"先關上閘門。最常見的是加壓包扎,直接在傷口處用干凈布料壓住,能有效減少血流。針對嚴重傷口,可以嘗試綁扎傷口上方近心端(注意避免時間過長,及時松綁)。輸液則由專業人員操作,目的是補充失血后血容量、恢復循環(參考Chang et al., 2018)。
急救措施 | 主要應用場景 | 注意事項 |
---|---|---|
加壓包扎 | 開放性出血 | 保持清潔、不壓碎物;每15分鐘觀察一次傷口。 |
止血綁帶 | 四肢大血管傷 | 綁帶時間不超過1小時,早期記錄綁扎時間。 |
現場補液(專業操作) | 失血后血壓下降時 | 只由醫護操作,選擇等滲鹽水/乳酸鈉溶液。 |
06 專業醫療團隊什么時候介入???
在完成初步急救鎖定呼吸和循環后,務必及時撥打120或當地急救電話?,F場急救只能做最基礎處理,持續出血、休克加重時,必須由醫療團隊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比如,靜脈輸液、血液制品補充、手術控制出血等復雜操作,都是院前急救無法完成的步驟(參考Mutschler et al., 2014)。
出現不清醒、持續性流血、呼吸極度急促等情況,建議立即呼叫救護車。
07 后續觀察與心理關懷??
經急救處理后,患者進入恢復期需要密切監測體溫、脈搏、呼吸、尿量等指標(不用重復檢查流程)。長時間休克恢復,不僅是身體上的,更需要情感與心理照顧。比如,一個15歲的女生在意外骨折后經歷短暫休克,噴水瓶醒來后,家人耐心陪伴,逐步走出心理陰影,這是后期康復不可忽視的一環。
實用恢復建議:
- 優質蛋白來源(如雞蛋、牛奶)有助傷口愈合。
- 新鮮蔬菜、水果促進器官恢復。
- 醫護建議下適量活動,預防并發癥。
- 情緒不佳時嘗試溝通或專業咨詢。
?? 參考文獻
- Smith, J., & Brown, H. (2022). The role of age in traumatic shock outcomes. Trauma Surgery & Acute Care Open, 7(1), e001246.
- S?reide, K., et al. (2007). Epidemiology of traumatic shock: Who, where and why?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 15(1), 8-15.
- Chang, Y., et al. (2018). Fluid resuscitation strategies in traumatic shock.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85(3), 535-542.
-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2023). Student Course Manual.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 Mutschler, M., et al. (2014). Emergency care in trauma patients: When and how?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Surgery, 9(1),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