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兒童急性闌尾炎的麻醉與手術管理
01 急性闌尾炎到底是什么???
晚飯后,家里孩子突然喊腹部疼,說起來其實不少家長都有類似經歷。急性闌尾炎就是兒童常見的“急腹痛”之一——簡單說,就是闌尾這個小器官出現炎癥,短時間內病情發展很快。雖然闌尾在消化系統里像是個被忽視的小伙伴,但一旦發炎,容易帶來腹膜炎甚至更嚴重的感染問題,需要盡早識別和處理。
一旦拖延,炎癥可能擴散,影響腸道甚至全身的健康。所以出現腹痛尤其持續加重時,不能掉以輕心。尤其兒童,大網膜發育不全,容易感染擴散,穿孔風險高。
02 孩子有哪些明顯癥狀???
急性闌尾炎的典型表現不難察覺。最常見的是持續性腹痛,剛開始可能只是肚臍周圍或上腹隱隱作痛,幾個小時后會轉移到右下腹。孩子經常會主動揉肚子,表情痛苦,有時還會彎著腰走路。除此之外,還會出現惡心、嘔吐和食欲減退,體溫略微升高,摸一摸右下腹部明顯抗拒或疼痛。
舉個實際例子——有位11歲男孩最近送院,表現為右下腹持續劇痛,術中發現是化膿性闌尾炎,并伴有腹膜炎和腸粘連。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及時,很容易引發更大風險。
舉個實際例子——有位11歲男孩最近送院,表現為右下腹持續劇痛,術中發現是化膿性闌尾炎,并伴有腹膜炎和腸粘連。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及時,很容易引發更大風險。
當這樣的癥狀持續超過幾個小時,尤其腹痛越來越重時,家長千萬別等“自己緩解”,建議立刻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早期處理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03 發病原因都有哪些???
急性闌尾炎的根本原因在于闌尾腔被塞住了。平時闌尾就像消化系統里的小交通要道,腔體很狹窄,容易被食物殘渣、糞石、甚至寄生蟲堵上。這種阻塞導致闌尾腔內分泌物積聚,壓力加大,原本潛伏的細菌在這個“溫床”里大量繁殖,產生炎癥反應。管壁受損,可能出現充血、水腫甚至潰瘍。
年齡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兒童闌尾管壁較薄,免疫發育尚未成熟,炎癥擴散更快。有研究顯示,16歲以下兒童發生闌尾穿孔的比例明顯高于成年人(參考:Bhangu et al., "Acute appendicitis: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MJ, 2015)。
除了堵塞,遺傳、免疫力低下也是原因。比如有的孩子容易感冒、腸道不太健康,本身就更易出現問題。不過,絕大多數急性闌尾炎還是因腔內阻塞和細菌感染。
年齡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兒童闌尾管壁較薄,免疫發育尚未成熟,炎癥擴散更快。有研究顯示,16歲以下兒童發生闌尾穿孔的比例明顯高于成年人(參考:Bhangu et al., "Acute appendicitis: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MJ, 2015)。
除了堵塞,遺傳、免疫力低下也是原因。比如有的孩子容易感冒、腸道不太健康,本身就更易出現問題。不過,絕大多數急性闌尾炎還是因腔內阻塞和細菌感染。
這提醒我們:闌尾炎不是“偶然的小麻煩”,而是有清晰的病理原因,不及時處理危害大。
04 麻醉:手術里不可缺少的伙伴??
說到闌尾炎手術,其實麻醉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特別重要的一環。為了讓孩子在手術時沒有痛感、不會緊張,醫生會選擇全身麻醉。麻醉不僅能讓手術順利進行,還能精準控制孩子的生命體征,比如心率、血壓、呼吸等,減少術中意外。
手術麻醉的方案有多種,比如聯合使用鎮痛藥和輔助藥物(多模式鎮痛),這樣可以減少術后疼痛,讓孩子恢復得快一些。比如前述那位11歲男孩就采用了全身麻醉和多藥聯合鎮痛,術后恢復較好。這一流程對年幼患兒尤其重要,因為孩子對疼痛和藥物反應比較敏感。
手術麻醉的方案有多種,比如聯合使用鎮痛藥和輔助藥物(多模式鎮痛),這樣可以減少術后疼痛,讓孩子恢復得快一些。比如前述那位11歲男孩就采用了全身麻醉和多藥聯合鎮痛,術后恢復較好。這一流程對年幼患兒尤其重要,因為孩子對疼痛和藥物反應比較敏感。
麻醉醫生會全程監控孩子身體狀況,避免麻醉反應和手術風險。術后還會安排合適的鎮痛方法,使小患者能早些下床活動——這對于減少腸道粘連效果不錯。
05 急性闌尾炎如何確診???
遇到孩子肚子疼、嘔吐、體溫升高,很多家長可能充滿疑惑,其實醫學上有系統的診斷流程。首先醫生會仔細問病史,比如腹痛遷移、加重持續時間、有無發熱等;然后會做體格檢查:右下腹是否有壓痛、反跳痛、肌肉緊張等體征。
想明確診斷,常用的方法包括腹部B超和CT。B超可以看出闌尾是否腫脹,判斷是否化膿或穿孔。CT則更清晰,可發現并發癥(如腹膜炎、盆腔膿腫)。
血常規檢查也是主要參考:白細胞增高、C反應蛋白升高通常支持感染診斷。例如之前提到的11歲患者,術前檢查顯示白細胞明顯升高,影像學也證實闌尾腫脹,這些都是確診重要依據。
想明確診斷,常用的方法包括腹部B超和CT。B超可以看出闌尾是否腫脹,判斷是否化膿或穿孔。CT則更清晰,可發現并發癥(如腹膜炎、盆腔膿腫)。
血常規檢查也是主要參考:白細胞增高、C反應蛋白升高通常支持感染診斷。例如之前提到的11歲患者,術前檢查顯示白細胞明顯升高,影像學也證實闌尾腫脹,這些都是確診重要依據。
有腹痛、嘔吐、發熱等表現時,別猶豫,盡早去正規醫院做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06 治療方案和手術期間的管理??
明確確診急性闌尾炎后,通常推薦盡快手術切除闌尾,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案。根據炎癥程度,可能采用腹腔鏡聯合手術,復雜情況下還需要粘連松解和盆腔引流。比如上述11歲男孩,術中發現化膿、盆腔積膿,醫生清除感染,放置防粘連制劑,保證術后恢復順利。
更重要的是整個手術過程對生命體征的把控。麻醉醫生會持續監測心率、血壓、出血量和呼吸狀態,確保每一步安全進行。術后要加強抗感染治療。一般初期選用頭孢類控制細菌,復雜病情可升級為更廣譜的抗生素,如比阿培南。所有藥物應用時均需關注過敏反應,定期復查病原微生物培養結果,調整用藥方案。
手術后應留置引流管,觀察有無殘余積膿。早期下床活動有助于防止腸道粘連及加快恢復。整個過程需密切關注生命體征變化,防止感染加重。
更重要的是整個手術過程對生命體征的把控。麻醉醫生會持續監測心率、血壓、出血量和呼吸狀態,確保每一步安全進行。術后要加強抗感染治療。一般初期選用頭孢類控制細菌,復雜病情可升級為更廣譜的抗生素,如比阿培南。所有藥物應用時均需關注過敏反應,定期復查病原微生物培養結果,調整用藥方案。
手術后應留置引流管,觀察有無殘余積膿。早期下床活動有助于防止腸道粘連及加快恢復。整個過程需密切關注生命體征變化,防止感染加重。
如果家里孩子近期有闌尾炎診斷或手術史,術后1周內尤其要注意體溫、腹痛變化和傷口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就醫回訪。
07 日常生活中的保護措施??
平時想幫孩子減少闌尾炎風險,飲食和生活習慣可以做一些積極調整。優先選擇高纖維蔬果,比如蘋果、胡蘿卜、南瓜,這些里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的作用。
平時遇到孩子腹部有輕微不適,尤其周期性右下腹痛,不妨適度觀察并記錄。若持續時間超過兩小時或出現嘔吐、發熱等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詢問,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癥狀。
推薦食物及功效:
此外,注意孩子多喝水(保證食物順暢通過腸道),適量運動(比如散步或輕度跳繩),都能幫助腸道維持正常功能。- ??胡蘿卜:含豐富纖維,有助于改善腸道環境,每餐搭配一點很有好處。
- ??蘋果:能提供多種維生素和果膠,建議每天吃一個,幫助腸道健康。
- ??玉米:顆粒狀纖維有助于保持糞便通暢,適合早餐或午餐做主食。
- ??西蘭花:含維生素C和多種抗氧化物,增強機體免疫力,建議兩天吃一次。
平時遇到孩子腹部有輕微不適,尤其周期性右下腹痛,不妨適度觀察并記錄。若持續時間超過兩小時或出現嘔吐、發熱等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詢問,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癥狀。
堅持健康膳食、規律作息,讓孩子遠離便秘和腸道感染,有助于降低闌尾炎發生率。這不是“擔心”而是“主動保護”,也是維護整個消化系統健康的好習慣。
?? 參考文獻
- Bhangu, A., S?reide, K., Di Saverio, S., et al. (2015). Acute appendicitis: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MJ, 350, h3026. [Link]
- Kollar, D., McCartan, D. P., Bourke, M., et al. (2016). Predicting acute appendicitis: can common clinical symptoms be used to reduce negative appendicectomy rates?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33(7), 489-494. [Link]
- Di Saverio, S., Birindelli, A., Kelly, M. D., et al. (2014). WSES Jerusalem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Surgery, 9, 37.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