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識別肺癌,守護呼吸健康
01 一些小變化,肺癌可能悄悄影響你的呼吸
有時候,生活中的小變化并不容易被覺察。比如早晨起床,總覺得胸口有些堵,或者走幾步樓梯就會氣喘吁吁。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累的,其實這樣的“不通暢”有時候已經在透露身體的信號。
肺癌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它像“屋子里緩慢滋生的小塵?!?,日積月累才逐漸顯現。呼吸系統本來能靈活調節氧氣供應,一旦有異常的組織(如腫瘤細胞)出現在肺部,氣體的交換就會受限。有研究顯示,即便是小的腫塊,如果靠近呼吸道,也可能讓人感覺呼吸變淺,或者輕微咳嗽。 [1]
其實,這些微小的不適提醒我們,呼吸健康值得關注。及時認識這些變化,有助于早點采取應對措施。
02 經常出現哪些現象,提示要警惕肺癌?
- 1. 持續性咳嗽或咳痰: 不是普通的感冒咳嗽,而是斷斷續續地持續幾個星期,甚至伴有帶血痰。有朋友就遇到過:明明沒有感冒,總感覺喉嚨有痰,要清嗓子。
- 2. 呼吸短促: 運動量沒增加,卻經常覺得“氣不夠用”,尤其在上下樓梯或快走時明顯加重。
- 3. 胸部隱痛或悶脹: 胸口經常感到壓迫或疼痛,可能會誤以為是心臟問題,但心臟檢查沒什么異常。
- 4. 聲音嘶?。?/strong> 這里有個小提醒:并不是每個人都有,但如果聲音持續嘶啞,說話變吃力,這有可能肺部疾病牽涉到神經。
- 5. 感染反復難愈: 經常出現支氣管炎、肺炎等感染,而且吃藥總不見效,也值得警惕。
別忽視那些反復出現的變化,尤其是癥狀持續時間較長或逐漸加重時,最好及時掛號胸外科或呼吸科做個系統評估。
03 為什么會得肺癌?常見的健康風險分析
- 吸煙: 研究表明,超80%的肺癌患者有過吸煙史。煙草中的有害物質不斷刺激氣道,導致細胞異常分裂。長期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遠高于普通人。 [2]
- 被動吸煙: 家中有吸煙者,或經常身處煙霧環境的人,肺癌風險同樣明顯增加。
- 空氣污染: PM2.5、汽車尾氣、石棉、氡氣等污染物也可能成為誘因。大城市長期暴露人群風險更高。
- 遺傳與年齡: 年齡越大,細胞出現異常的概率越高,有家族肺癌史的人要格外小心。
- 其他基礎疾病: 像患慢性阻塞性肺?。–OPD)、結節病、長期肺部感染的人,肺部免疫環境易紊亂,腫瘤風險增加。不少腫瘤患者伴有基礎慢性病史。
上述因素往往不是單獨出現,很多人兼有幾項,風險才逐漸積累。舉例來說,一位70多歲的男性,有冠心病、高血壓又吸煙,肺部健康壓力就會比年輕不吸煙者大好幾倍。
這些現實告訴我們,肺癌不只是"壞運氣",而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
04 了解檢查流程:肺癌診斷,呼吸功能檢查怎么做?
- 胸部影像: 以CT檢查為主,能夠發現肺部細小的結節和異常結構,是篩查和早期發現的關鍵環節。
- 氣道內窺鏡: 也就是支氣管鏡,醫生能直視氣道內部,取組織進一步做病理診斷。
- 呼吸功能檢測: 檢查肺活量、最大呼氣量等,有助于量化肺部受損程度,特別適合術前評估或治療前后隨訪。
- 循環生物標志物檢測: 有時需要抽血查腫瘤相關因子,為評估治療方案和復發風險提供線索。
- 其他檢查: 如果懷疑腫瘤有轉移,還會加做腦部、骨骼等其他部位影像學檢查。
醫院會根據你的具體身體情況,合理安排哪些項目需要做。如果已經出現胸悶、持續咳嗽、不明原因出血等情況,盡早就診有助于明確診斷,減少呼吸系統損害。
05 肺癌治療怎樣影響呼吸?常見方案簡析
治療肺癌的方法多種多樣,選用哪種需要結合腫瘤分型、體力狀況、合并癥和個人意愿。每一種方案對呼吸道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 手術切除: 適合早期局限性病變,需要部分或全部切除肺葉。術后初期呼吸功能會下降,不過大部分患者經過康復訓練可逐步恢復。
- 放療/射頻消融: 可以局部消滅異常組織,對健康組織損傷較小。但有時會有短暫氣促、喉嚨不適。
- 化療/靶向/免疫治療: 常見于進展期,可能有全身性副作用,如疲乏、輕度氣短。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小,但也需警惕肺炎或免疫反應。
- 中醫輔助治療: 像中藥湯劑、穴位敷貼等,常作為身體調理,幫助緩解癥狀、改善食欲,提高生活質量。
06 日常管理:怎樣保護呼吸系統、預防肺癌?
-
日常飲食選擇:
- ?? 西蘭花: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降低呼吸道炎癥。煮或清炒都行,每周吃2-3次。
- ?? 胡蘿卜:內含β-胡蘿卜素,對肺黏膜有保護作用。適合燉湯或做沙拉。
- ?? 蘋果:含豐富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幫助清除呼吸道里的細微雜質。
- 保持清新空氣: 居家多通風,必要時用空氣凈化器。減少油煙、灰塵和裝修氣體暴露,有條件時多去公園、郊區呼吸新鮮空氣。
- 適量鍛煉: 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太極,有助提升肺功能。每天堅持30分鐘,哪怕分幾次也可以。
- 定期健康體檢: 40歲以上,建議至少每2年一次胸部CT。尤其有家族腫瘤病史或吸煙人群,更要重視肺部影像篩查。
- 就醫選擇的建議: 出現持續不明原因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時,最好直接掛號大醫院的呼吸或腫瘤專科。
- 心理調適: 其實,穩定的情緒對全身免疫也有幫助。家屬支持和積極的生活態度,能讓身體調整得更好。
相關參考文獻(英文原文)
- [1] Siegel, R.L., Miller, K.D., & Jemal, A. (2022). Cancer statistics, 2022.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2(1), 7-33. https://doi.org/10.3322/caac.21708
- [2] Islami, F., Torre, L.A., & Jemal, A. (2015). Global trends of lung cancer mortality and smoking prevalence.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 4(4), 327-338. https://doi.org/10.3978/j.issn.2218-6751.2015.08.04
- UpToDate. Lung cancer: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UpToDate. Retrieved March 2024,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
- Mayo Clinic. (2023). Lung cancer -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Retrieved March 2024,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ung-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4620
引用格式: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