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流行性出血熱:識別癥狀,保護生命
流行性出血熱是什么?
最近小區里有人討論起“老鼠傳播的病毒”,讓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其實流行性出血熱,也叫腎綜合征出血熱,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它在我國北方多見,農村和城鄉結合部更是高發區。這個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起初人們覺得像“感冒”,但隨著醫學進步,它的特點逐步被揭開:不僅發熱,還可能出現腎功能問題。
友情提示:流行性出血熱不是只在特殊地區才有的罕見病,現代城市人如果接觸到相關傳播源,也有感染風險。
病毒來自哪兒?怎么會被傳染?
- 主要病毒:流行性出血熱是漢坦病毒家族中的幾種毒株惹得禍。我國常見的有“漢滕病毒”和“首爾病毒”。(Jonsson et al., 2010)
- 傳播方式:最大的“元兇”是老鼠??,它們排泄的尿液、糞便、唾液里藏著病毒。人通常因吸入被污染的灰塵或接觸后手碰臉、嘴而感染。
- 高發季節:春秋兩季尤其容易出現感染,因為老鼠活動頻繁。
- 感染源示例:在農田、糧倉、老房子打掃衛生時,如果沒做好防護,就可能吸入含病毒的塵埃。
病毒類型 | 主要宿主 | 傳染方式 |
---|---|---|
漢滕病毒 | 黑線姬鼠 | 吸入病毒塵埃 |
首爾病毒 | 褐家鼠 | 接觸傷口/粘膜 |
動物傳染給人是主渠道,人不會“傳給人”。工作或生活環境和老鼠密切相關時,尤其要小心。
怎么判斷是不是早期染上出血熱?
很多人一開始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實際上,早期的出血熱癥狀有自己的一些“小信號”。大致包括:
- 高熱(常超過39°C),但身體反應比感冒厲害
- 肌肉酸痛,尤其是后背、腰部,休息也不緩解
- 頭痛、眼眶脹痛,部分人覺得“睜不開眼”
- 乏力,比平時累很多,有時伴有惡心
真實案例:一位45歲男性農民,在收拾自家糧倉后幾天,忽然出現高燒、腰腿疼,本以為是“累著了”,但休息數日不見好轉,后來就診被確診為流行性出血熱。
如果近期有接觸鼠類、清理老舊場所的經歷,并出現這些持續不緩解的癥狀,可別忽視。
病程進展時,身體會有哪些警示?
常見警示 | 表現特點 |
皮膚出血點 | 腋下、腰部等處有紅色小點,按壓不會褪色 |
鼻腔/牙齦/尿液出血 | 鼻子流血、刷牙時牙齦滲血、尿變深或出現血尿 |
呼吸困難 | 上樓、稍加運動就覺得喘不上氣、胸口發緊 |
實際體會:有位62歲的女工,因為持續流鼻血和小便帶血趕去醫院,血液檢查提示出血熱,治療后狀況好轉。這個例子說明及時識別新出現的出血現象很關鍵。
出現上述變化,不僅意味著病情加重,還涉及潛在的腎臟及循環系統損傷,需要馬上聯系醫生。
嚴重階段有哪些危險信號?
- 嚴重低血壓,甚至休克
- 腎臟受損(少尿或無尿,水腫)
- 多器官功能失調(包括心臟、肺部)
- 神志變化(嗜睡、昏迷)
小心:當身體出現這些重大警示時,病情已非常危險,必須立即就醫。早發現、早送醫,是降低重癥和死亡率的最實際做法。(Kariwa et al., 2007)
家屬應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有流行性出血熱高發區暴露史,便于醫生迅速判斷和對癥處理。
哪些人更容易被流行性出血熱影響?
- 與環境衛生相關:家中有老鼠活動、住處潮濕、糧食雜物堆放,是主要的“高危設置”。
- 生活習慣:清掃老宅、拆舊房、翻糧倉時,沒帶口罩和手套,病毒很容易趁虛而入。
- 職業暴露:農民、環衛工人等更常見。據中國疾控中心數據:近五年,流行性出血熱患者有七成來自農戶及相關行業。
- 年齡分布:30~65歲勞動力為主,但兒童如與感染環境接觸,也不能掉以輕心。
這些風險因素如果未能改善,感染概率和重癥發生率都會提高。
通風、潮濕、鼠患嚴重的老房,常是“危險盲區”,搬家或打掃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如何實際預防出血熱?有什么康復建議?
實用建議
- 打掃倉庫、糧倉或廢舊房屋時,記得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打濕地面減少起塵。
- 經常檢查家中和周邊,清理鼠洞,及時封堵縫隙。
- 發現有死鼠、鼠糞,先用消毒液處理,避免直接接觸。
- 長期從事接觸風險環境的工作者,建議每年打流行性出血熱疫苗(根據當地政策實施)。
推薦食物 | 具體作用 | 食用建議 |
---|---|---|
新鮮蔬菜水果 | 補充維生素,增強免疫力 | 每日多樣,搭配主食 |
優質蛋白(魚、瘦肉、雞蛋、豆制品) | 幫助身體恢復體力和修復損傷 | 保證每日一餐有蛋白質類食物 |
充足飲水 | 維持腎臟功能,促進代謝 | 按需飲用,忌暴飲暴食 |
早期癥狀別自行硬扛,短期內發高熱、身體疼痛,及早到有感染科經驗的公立醫院就診。
- 康復期建議休息、逐步恢復活動,均衡飲食促進身體修復。
- 保持情緒穩定,對抗病毒需要免疫力和耐心。
如果家中有出現類似癥狀的人怎么辦?
其實,流行性出血熱并非“洪水猛獸”。關鍵在于及時分辨身體變化,科學防護,遇到類似癥狀時主動尋求醫療幫助。每個人都不是孤軍奮戰,把簡單的防護方法落實到日常,可以讓流行性出血熱這個“不速之客”遠離家庭。平常多留意環境衛生,關心家人,健康的生活方式總是值得堅持。
- 早期發現身體異常,尤其是高熱不退、特殊疼痛、出血等表現,主動就診很重要。
- 家中打掃或搬家時,記得備好口罩手套,各類簡單防護工具其實很有用。
- 康復期要有耐心,逐步重新增加運動量和社交。
參考文獻
- Jonsson, C. B., Figueiredo, L. T. M., & Vapalahti, O. (2010).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hantavirus ecology, epidemiology, and disease.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3(2), 412-441. https://doi.org/10.1128/CMR.00062-09
- Kariwa, H., Yoshimatsu, K., Arikawa, J., & Takashima, I. (2007). Laboratory and epidemiology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Asia. Microbes and Infection, 9(6), 773-784. https://doi.org/10.1016/j.micinf.2007.02.012
-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3). Status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China. China CDC Weekly. https://weekly.chinac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