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你不得不知的健康隱患
01 其實,高血壓就在身邊
你是否曾發現,身邊的親朋好友里,有人飯桌上總是問:“醬油能不能多來點?”或是逛超市時,總愛關注血壓測量儀?其實,這些舉動背后,隱藏的可能正是高血壓的焦慮。
高血壓簡單來說,就是血管內壓力過高。按照醫學標準,收縮壓(高壓)≥140mmHg,或者舒張壓(低壓)≥90mmHg,都屬于高血壓的范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有趣的是,高血壓很常見,全球30-79歲成人中,大約每五人就有一人被這個“潛行者”盯上。
不過,它的危害不只是數字飆高那么簡單。高血壓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像是默默生銹的水管一樣,慢慢傷害心臟、大腦、腎臟,輕則頭暈腦脹,重則誘發心臟病、中風,日常生活也就多了份不確定和擔憂。如果說血壓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高血壓就像空氣中看不見的悶熱,時間一長,問題就會浮現出來。
02 身體給出的警示信號
說起來,高血壓常常喜歡“悄悄潛伏”。很多人甚至多年都沒什么感覺,這往往也是它危險的地方。不過,身體有時還是會發出一些警報。
- 偶爾起來時有點頭暈、反應慢半拍
- 短暫性視力模糊,好像戴了層毛玻璃
- 早晨或夜晚偶感頭痛,卻找不到明顯原因
- 頭暈加重,或者出現持續頭痛
- 短時間內視力急劇下降,看東西重影
- 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胸悶、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這提醒我們,有時候身體小小的不適,其實已經在提示血壓問題。
03 為什么會得高血壓?
高血壓不是憑空到來的“無形殺手”,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其中有一些,我們并不能改變,比如家族遺傳。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指出,父母一方或雙方有高血壓病史,后代患病風險明顯提升(Whelton et al., 2018)。
- 年紀增長:血管彈性會下降,調節能力減弱。65歲以上的人群中,患高血壓的比重明顯更高。
- 生活方式:不常運動、經常久坐讓血管壁“不愛動彈”。舉個例子,長年習慣重口味、吃得咸的人,血壓容易持續在高位。酒精攝入也會讓血壓“雪上加霜”。
- 體重變化:肥胖是高血壓的重要誘因之一。簡單來說,體重越大,單位血管承擔的壓力也越大。
- 心理壓力:壓力大會刺激激素分泌,導致血壓波動。若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血壓也就很難安分下來。
- 疾病相關: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基礎病也會讓高血壓發病風險成倍增加。
一份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只有不到一半的高血壓患者被及時診斷并接受治療(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這說明,風險因素多、知曉率低,才是高血壓難以管住的根源。
04 血壓診斷怎么做?
很多朋友擔心:“是不是每次測血壓高點就算高血壓?”實際診斷并不簡單。
醫學上推薦的流程是,至少在兩次不同時間,由專業人員用標準設備測量。如果兩次收縮壓都≥140mmHg,或兩次舒張壓都≥90mmHg,才能考慮為高血壓(Whelton et al., 2018)。
有時,醫生還會結合血液化驗(查看血脂、腎功能等),再配合心電圖,評估心臟、腎臟的狀態。這樣能排除因為其他疾病導致的“假性高血壓”,也有助于制定更科學的用藥計劃。
- ? 居家自測:用家用電子血壓計,但需保持安靜狀態,避免剛運動完就測量。
- ? 醫院測量:一般采用坐姿,測兩臂血壓。多地醫院提供免費測量服務。
- ? 輔助檢查:如有需要,增加心電圖、腎功能化驗等,全面了解身體狀況。
05 控制血壓的方法有哪些?
如果已經確診高血壓,最直接的策略是結合生活方式改變和規范治療。說起來,降壓藥雖小,卻像平衡血管的“調音器”,讓血壓平穩持久。不過,具體怎么選藥、怎么調整,還得遵循醫生的建議。
- 生活方式干預:調整作息、增加鍛煉,管好情緒,是控制血壓的基礎。
- 藥物治療: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鈣通道阻滯劑、利尿劑等。根據年齡、基礎病、用藥耐受性選擇合適方案。
- 定期復查:每1-3個月復查一次血壓,調整治療方案,監測潛在副作用。
- 個體化管理:比如有心臟病、糖尿病或腎病患者,血壓控制目標需適當降低(如130/80mmHg以下)。
美國《高血壓管理指南》建議,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目標為140/90mmHg以下(Whelton et al., 2018)。如果患者有高危因素,則應更嚴格。但所有措施都需個體評估,絕非“一刀切”。
06 日常怎么管血壓?
實際上,預防和管理高血壓,并不難融進生活點滴。正向調整飲食和活動,是幫助血壓“回歸正?!钡挠行Х绞?。這里,聊聊生活中“做什么有效”——咱們不講“不能吃什么”。
- ?? 蔬菜水果+促進鉀的攝入,對抗鈉的負擔。建議每日保證有綠色蔬菜、番茄、香蕉或蘋果等。
- ?? 優質蛋白+如豆制品、瘦肉、低脂奶,有助于血管修復與新陳代謝。
- ?? 堅果適量+如核桃、杏仁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穩定血壓很有好處(每次一小把為宜)。
- ?? 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哪怕每天快步走30分鐘,也有幫助。
- ???♂? 心理調節+冥想、深呼吸、聽舒緩音樂,都可減輕緊張情緒、緩解血壓。
- 早餐固定有一份水果,午餐多一道蔬菜,晚間適量堅果。
- 上班時間找機會離座散步,下班后飯后散步20分鐘。
- 每年定期做體檢,遇到血壓異常及時復診。
如果遇到以下幾種情況,建議及時去全科門診就醫:
- 血壓多次高于140/90mmHg
- 不明原因的持續頭暈、胸悶、心悸
- 已確診高血壓,藥物后血壓依然控制不理想
- 有心臟、腎病、高血壓家族史,近期身體狀況波動
參考文獻(References)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Hypertens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ypertension
- Whelton, P. K., Carey, R. M., Aronow, W. S., Casey, D. E., Collins, K. J., Dennison Himmelfarb, C., ... & Wright, J. T., Jr. (2018).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71(19), e127–e248.
- Williams, B., Mancia, G., Spiering, W., Agabiti Rosei, E., Azizi, M., Burnier, M., ... & Kreutz, R. (2018).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9(33), 3021-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