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胃部發出求救信號:深入了解胃癌及其防治
01 你注意到胃“變了”嗎?
有時候,飯后會感覺肚子不太舒服,偶爾消化慢了點,也許只是前天吃辣太多。但如果胃部一直像“鬧小脾氣”,哪怕不餓也提不起興趣吃飯,這很可能就是身體在低聲提醒你。胃癌在早期大多沒什么“大”動靜,許多人容易忽略這些信號,把它當成一般腸胃“小狀況”。
實際上,早期的胃癌就像潛水艇,只在水下悄悄活動,等到浮出水面(癥狀明顯)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處理時機。醫學界發現,早期發現并治療的胃癌,五年生存率可高至90%(參考:“Stomach cancer statistics,” Cancer Research UK, 2022),這說明別小看身體發出的細微變化。
簡單來說,如果你感覺到胃部長時間不舒暢、飯量明顯減少,即便沒有劇烈疼痛,也建議正視這些“小變化”,尤其是40歲以后的成年人。
02 胃癌有哪些警示癥狀????
胃癌的癥狀并非來勢洶洶,大多數人一開始只是覺得肚子有點怪。等到出現明顯變化,往往已經進入進展期。以下幾種情況提示應盡早就醫:
- 1. 持續消化不良:肚子經常堵得慌、噯氣、泛酸,有時還腹脹持續不散(不是偶爾一次,是反復幾周以上)。
- 2. 食欲逐漸減退:經常覺得飯就像嚼蠟,哪怕喜歡的菜也沒興趣,體重悄悄降下來。
- 3. 上腹部不適或隱痛:沒有明顯的絞痛,但一直覺得不自在,或有鈍痛感(這種情況持續存在就要留心)。
- 4. 體重下降明顯:非刻意節食,也沒有鍛煉,卻在短幾個月內瘦了好幾公斤。
- 5. 出現黑便或嘔血:糞便發黑、發臭,甚至嘔吐出咖啡色物質,有時是胃部出血的信號。
真正需要警覺的,是這些癥狀同時出現,或者癥狀持續變重。例如,一位63歲男性胃癌患者,起初只是覺得飯量減少、偶爾惡心。直到出現體重下降和長期胃脹才就診,確診時已進展較重。這提醒我們,別光指望強烈的不適,有些“小毛病”也是重要線索。
??? 如果身邊家人有類似長期癥狀,請勸他們早點去醫院查查胃,別總寬慰自己“忍忍就好了”。
03 胃癌為什么會找上門?
很多人疑惑,平時不抽煙、不喝酒,怎么也會碰上胃癌?其實,胃癌的出現并不是偶然,背后通常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 1.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這是一種能長期潛伏在胃里的細菌,被《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明確為胃癌的一級致癌因素(Wroblewski, L.E., Peek, R.M., Jr., & Wilson, K.T. (2010).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Factors That Modulate Disease Risk. NEJM, 362(17), 1591-1601.)。長期感染可引發慢性胃炎,逐步改變胃黏膜結構,讓異常細胞有機可乘。
- 2. 長期慢性胃炎:俗稱“老胃病”。持續炎癥會損傷胃壁,有的病人甚至發展為胃黏膜萎縮,進一步增加癌變幾率。
- 3. 飲食習慣:高鹽、重口味、愛吃腌制和煙熏食物可助長癌變物質生成,現代研究表明亞洲高發區與此密切相關(參考:D’Elia, L., Rossi, G., Ippolito, R., Cappuccio, F.P., & Strazzullo, P. (2012). Dietary salt intake an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BMJ, 345, e5665)。
- 4. 遺傳和家族因素:若家里有親屬得過胃癌,后代風險會偏高。基因易感性尚未完全破解,但遺傳背景不可小覷。
- 5. 年齡增長:胃癌更常見于中老年人,一般在40歲以后發病概率迅速上升。
- 6. 少數與外部環境有關:比如接觸某些化學品、吸煙、過量飲酒等會推高發病率,不過這些風險可以通過調整習慣明顯減少。
這些因素往往像積木一樣,堆起來才會讓胃部健康“亮紅燈”。有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沒什么問題;也有人日常愛吃腌制卻一直健康,關鍵在于多種因素疊加的概率問題。
這點說明:不是每一個誘因都一定導致胃癌,但適當防護可以幫我們繞開不少風險。
04 胃癌的確診檢查,都查些什么???
很多朋友害怕查胃主要因為“胃鏡”聽起來讓人望而卻步。實際上,現代胃部檢查技術越來越溫和,查得早、查得細,風險反而小。下面說說胃癌確診常用的幾種手段(每一項功能不完全相同,醫生會根據癥狀和風險選擇合適的):
- 1. 上消化道內鏡檢查(胃鏡): 通過細軟管道從口腔進入胃部,可以直接看到胃內部,發現異常增生、潰瘍或腫塊時,馬上采樣組織做活檢——這是確診胃癌的“金標準”。
- 2. 病理檢查: 胃鏡取下來的組織放到顯微鏡下進一步確認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以及癌變分型。
- 3. 影像學檢測: 包括腹部CT、MRI或超聲,可以看清腫瘤有沒有擴散到胃周圍或全身其他部位,有助于判斷分期,為后續治療做參考。
- 4. 幽門螺桿菌檢測: 包括吹氣試驗或血液化驗,能判斷是否需要根除細菌,為進一步管理提供依據。
再舉個例子,上面提到的那位63歲男性患者,初診后通過胃鏡和活檢發現腫瘤已侵及全層,幸好沒有轉移,可見早期檢查對后續治療方案的選擇起了決定性作用。
?? 一句話,胃部有長期不適,胃鏡是目前發現早期胃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不妨按需選擇,有基礎病的老人做前最好咨詢專業醫師。
05 胃癌的治療方法,怎么選???
治療胃癌的方法其實不少,但每個人具體方案都要根據腫瘤大小、位置、是否轉移以及身體狀況綜合決定。醫學界發展到今天,胃癌的主流治療包括下面幾種:
- 1. 手術切除: 適用于早期或部分進展期胃癌。醫生將腫瘤連同周圍一定范圍的健康組織一起切除,必要時還會摘除部分淋巴結,以最大可能降低復發風險。早期切除后治愈率很高。
- 2. 化療: 利用藥物殺滅剩余異常細胞或控制癌細胞擴散。術后輔助化療可以進一步提高手術后的生存率。常用多藥聯合,根據個體體質和耐受性靈活選擇。
- 3. 靶向治療: 針對特定分子靶點起效(如HER2基因表達陽性),副作用較化療低,一般用于晚期或特殊類型胃癌。
- 4. 免疫治療: 近年來興起的治療方式,通過激活身體自身免疫系統識別并清除腫瘤細胞。例如PD-1抑制劑已在部分患者中取得較好療效(參考:“Pembrolizumab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Janjigian YY, et al., NEJM, 2021)。
那位63歲男性患者接受了胃癌根治手術,術后先做了輔助化療。中間因病情變化加用了免疫治療,最后達到了完全緩解。這個例子正說明,胃癌的治療像組合拳,每一環都需要專業團隊根據患者自身狀況量身定制。
?? 目前綜合治療已能幫助不少患者長期生存。但重要前提是,第一步就不能錯過早發現、早介入。
06 日常如何用心守護胃部健康???
胃癌難防嗎?其實,許多預防措施簡單易行,就是要下意識養成好習慣。這里只講“做什么有益”,不會重復前面風險部分提到的負面因素。
- 蔬菜水果 + 含豐富抗氧化物質 + 建議每日多樣化攝入,選擇不同顏色搭配吃,對胃黏膜有天然保護。
- 高纖維谷物類 + 促進腸道蠕動 + 全谷、燕麥、雜糧建議每周多樣搭配,用來取代部分精白米面。
- 優質蛋白 + 幫助胃部修復 + 牛奶、雞蛋、魚或豆制品任選,每天一到兩份,對胃有好處。
- 定期體檢 + 及早發現異常 + 建議40歲以上,每2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尤其有家族史的成年人。
- 保持規律作息和好心態 + 減少不良影響 + 充足睡眠、適度運動讓胃黏膜更有抵抗力。
另外,有胃炎或家族史人群,根除幽門螺桿菌后,胃癌風險可明顯下降(參考:Fukase K et al., "Effect of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on incidence of metachronous gastric carcinoma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JAMA, 2008)。有上述基礎病建議和消化科醫生溝通,爭取早處理。
如果發現胃部長時間不適(超過三周)、體重下降或反復黑便,建議到正規醫院消化內科就診,并主動說明家族史和既往病史,有助于醫生科學決策。
?? 用心守護胃的健康,靠的是“堅持做對身體有益的事”,而不是臨時抱佛腳。生活中多給胃一點關心,它也會給你回報“投之以桃”。
主要參考文獻
- Wroblewski, L.E., Peek, R.M., Jr., & Wilson, K.T. (2010).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Factors That Modulate Disease Risk.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2(17), 1591-1601.
- D’Elia, L., Rossi, G., Ippolito, R., Cappuccio, F.P., & Strazzullo, P. (2012). Dietary salt intake an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BMJ, 345, e5665.
- Janjigian, Y.Y., et al. (2021). Pembrolizumab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4(8), 790-803.
- Fukase, K., Kato, M., Kikuchi, S., Inoue, K., Uemura, N., Okamoto, S., ... & Yamaguchi, N. (2008). Effect of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on incidence of metachronous gastric carcinoma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JAMA, 300(3), 2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