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酒杯:走出酒精依賴的陰影
01 其實,飲酒“上癮”沒你想的那么遙遠
深夜的聚會總是熱鬧,不知不覺又多喝了兩杯。你是否有過這種感受——明明知道該收手,但總覺得少點什么?日常生活中,有人嘴上說“我隨時可以?!?,但手里卻離不開酒杯。
酒精依賴其實很普遍。據Rehm et al. (2022)等人的研究,全球每20人中約有1人在一生中會遇到酒精依賴的困擾(Rehm, J.,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alcohol use and misuse: A systematic review,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2)。在中國,隨著年輕人社交場合增多,酒精相關問題正在悄悄蔓延。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酒精依賴可能導致肝臟損害,還會增加焦慮、抑郁等精神壓力,打亂家庭和社會關系,給個人和整個社會都帶來明顯的負擔。
酒精依賴其實很普遍。據Rehm et al. (2022)等人的研究,全球每20人中約有1人在一生中會遇到酒精依賴的困擾(Rehm, J.,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alcohol use and misuse: A systematic review,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2)。在中國,隨著年輕人社交場合增多,酒精相關問題正在悄悄蔓延。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酒精依賴可能導致肝臟損害,還會增加焦慮、抑郁等精神壓力,打亂家庭和社會關系,給個人和整個社會都帶來明顯的負擔。
02 戒斷期怎么了?從頭到腳的小變化
有位32歲的男士,曾連續多年每天小酌。他決定斷酒的第一周,先是夜里難以入睡,偶爾冒汗,接著上午易煩躁,整個人都“定不住”。這些其實就是典型的酒精戒斷小信號。
具體來說:
具體來說:
- 早期階段:頭暈、出汗、手抖、心跳加快。有的人一到下午就坐立不安,輕微焦慮,這些變化不是每天都有,但偶爾冒頭。
- 后期或較重時:持續情緒低落,明顯焦躁,有時候會出現持續的惡心甚至短暫幻覺。部分人還可能連續多天無法入眠,精神狀態很差。
?? 小提示:有嚴重癥狀(如持續幻覺、極度焦慮)時,最好盡快去醫院或尋求醫生幫助,獨自硬扛風險很高。
階段 | 常見癥狀 |
---|---|
初期 | 輕微頭暈、手發抖、間歇性焦慮 |
加重期 | 持續睡不著、情緒低落、幻覺 |
03 酒精依賴背后的大腦秘密
為什么一旦開始定期飲酒,停下來就這么難?
其實,酒精影響神經遞質(比如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讓人短暫感覺放松愉快。不過,這種“獎勵”反復刺激大腦,形成了依賴,導致身體和精神同時被“套牢”。
酒精戒斷時,大腦會出現什么反應?
其實,酒精影響神經遞質(比如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讓人短暫感覺放松愉快。不過,這種“獎勵”反復刺激大腦,形成了依賴,導致身體和精神同時被“套牢”。
酒精戒斷時,大腦會出現什么反應?
- 神經遞質紊亂:飲酒時分泌抑制性遞質(讓人鎮靜),一旦斷酒,這種鎮靜突然消失,焦慮和煩躁感隨之而來。
- 內在應激加?。?/b>一些人變得容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幻聽幻視?!熬ο裥沽藲獾那颉?,如果長期過度飲酒,這種反復刺激還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
?? 說明:精神依賴是一種真正的生理現象,不是“意志力差”的問題。
04 管理酒精依賴的有效路徑
戒斷期的精神困擾難免,不過,現在有很多科學的方法可以幫上忙。
主要管理方法:
主要管理方法:
- 心理干預: 比如認知行為療法(CBT),能幫助你認識和調整“想喝酒就喝“的習慣反應。很多戒酒門診會結合個別談話、小組互助等形式,幫助調節情緒,逐步建立新習慣。
- 藥物治療: 在精神科醫生指導下,可使用少量藥物短期緩解嚴重焦慮、失眠等癥狀。比如氯硝西泮、勞拉西泮等可以支持過渡期,但必須在醫生安排下合理用藥,防止成新的依賴。
- 自助支持: 有些人會選擇加入匿名戒酒組織(AA),在群體中相互激勵。也有人用運動、寫日記方式轉移注意力,這對平衡情緒、提升成就感很有幫助。
Tips:
- 尋求專業幫助時,優先選公立醫院精神衛生或戒酒??崎T診。
- 出現強烈戒斷癥狀時,建議由醫生綜合評估,切勿自行停藥或過量飲水。
05 家人和朋友不是旁觀者
說起來,戒酒不是一個人的戰斗。家里的溫暖和朋友的理解,比藥物更有力。
怎么支持身邊人?
怎么支持身邊人?
- 接受戒酒過程會有反復,不要抱怨或冷嘲熱諷,而是適當給予鼓勵。
- 可以和戒酒的人一起規劃生活,比如安排有益身心的日?;顒?,讓注意力有新方向。
- 如果出現嚴重情緒波動、明顯抑郁等表現,需要及時幫忙聯系專業機構。
?? 提醒:親密關系中的理解和支持,有時是一切改變的起點。
06 后戒斷期:重建生活,穩步復蘇
戒酒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開始。斷了酒,日子還能怎么過?其實,有些小變化,就能讓恢復之路更加順暢。
簡單來說,持之以恒的小突破,比一次性的“猛藥”更有效。如果出現持續情緒低落或者對生活提不起勁,不妨與精神科或心理科專家聊聊,尋求專業支持,效果會更持久。
- 營養食物助力:
食物名稱 具體功效 食用建議 全麥面包 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支持大腦恢復 早餐搭配雞蛋,能量持續釋放 魚類 富含Omega-3脂肪酸,調節情緒、保護神經 每周吃2次三文魚或青花魚更有益 堅果和新鮮水果 幫助身體抗氧化、減少疲勞 下午加餐,隨手一把杏仁或一只橙子 - 新的生活習慣: 比如每天散步半小時,曬曬太陽,幫身體重新獲得“儀式感”。調整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減少對咖啡因的依賴。
- 應對誘惑: 每逢朋友聚會,可以帶上無酒精飲品,提前想好如何禮貌拒絕。遇到情緒波動,用呼吸訓練、冥想放松,一步步建立自信。
簡單來說,持之以恒的小突破,比一次性的“猛藥”更有效。如果出現持續情緒低落或者對生活提不起勁,不妨與精神科或心理科專家聊聊,尋求專業支持,效果會更持久。
引用文獻
- Rehm, J., et al. (2022). The global burden of alcohol use and misuse: A systematic review.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 Soyka, M. (2017). Alcohol withdrawal—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Alcohol and Alcoholism.
- Fields, H. L. (2018). Understanding addiction. Science, 361(6403), 87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