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乳腺癌?
日常生活中,身邊人也許會隨口提起“乳腺增生”“乳房小結節”,但不少人對“乳腺癌”這個詞依然覺得陌生又帶點距離感。其實,乳腺癌指的是乳腺內的某些細胞“失控生長”,變成異常的惡性腫瘤。早期,它們可能只是局部增加,隨著時間推移卻會侵入組織、擴散到其他器官。有點像花園里的一株小雜草,起初并不起眼,若不注意及時處理,最終可能影響整片花圃。
全球范圍來看,乳腺癌已經成為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2022年WHO數據,全球共有230萬名女性新診斷為乳腺癌[1]。雖然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為女性,但男性乳腺癌也完全可能出現。只是較為罕見(大約0.5—1%)。了解乳腺癌的基本情況,是女性朋友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家庭關懷不可忽略的內容。
02 乳腺癌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剛開始時,很多人并不會察覺到特別明顯的不適。乳腺癌的早期表現往往較輕微,偶爾會有輕微脹痛或不適,這也可能與女性生理期前后的乳腺變化混淆。最常見的早期信號,是摸到乳房區域有個小腫塊,可能像黃豆大小,觸感較堅硬,邊界不太清楚。腫塊多數情況下并不疼痛,有時甚至是無意中發現的。
病情發展后,癥狀會變得更加明顯。比如乳房形狀發生了持續的變化,一側乳房出現凹陷、皮膚表面像橘子皮那樣粗糙,或者皮膚顏色變成暗紅、出現破損。也有女生發現乳頭方向發生變化,甚至有血性或者異常分泌物流出。如果乳腺癌進一步擴散,異常細胞可能影響淋巴結,甚至引起腋窩腫塊、手臂水腫等。
03 乳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是什么?
乳腺癌不是突然出現的“壞東西”,而是多種因素疊加影響的結果。絕大多數乳腺癌發生在女性身上,其中年齡增長是最直接的影響——40歲以后發病率明顯升高[1]。激素變化也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月經初潮較早、絕經較晚、未曾生育或首次生育年齡偏大,這些都會影響雌激素水平,增加風險。
- 遺傳因素:部分乳腺癌與家族中存在類似疾病史有關,尤其是BRCA1和BRCA2等基因突變。這類女性一生患癌的風險顯著高于普通人。
- 生活習慣:長期熬夜、活動缺乏、肥胖、經常飲酒,都是乳腺癌風險升高的生活方式因素。
- 其他因素:既往有乳腺疾病史(良性或非典型增生)、乳腺曾接受過射線治療的女性,也處在較高風險組。
根據WHO數據,約有一半乳腺癌患者在除性別和年齡外并沒有其他特別明顯的危險因素[1]。這說明,哪怕沒有遺傳史或不良生活習慣,女性依然可能患上乳腺癌,所以不應因風險評估結果而放松警惕。
04 乳腺癌的確診流程怎么樣?
一旦懷疑乳腺有異常,科學診斷流程是關鍵。醫生通常會先通過體檢進一步確認腫塊位置和大小,然后安排一系列影像學檢查。
- ??????? 乳腺X光(鉬靶)檢查:對發現細小致密鈣化點和隱匿性早期病灶尤其敏感,是最常用的篩查手段之一。
- 乳腺超聲(B超)檢查:適合乳腺結構較致密的女性,可以更清楚地區別囊性和實質性病變。
- 組織活檢:如果腫塊可疑,需要取一小塊組織做病理檢查,明確異常細胞的良惡性質(這一步是乳腺癌最終診斷的“金標準”)。
- ?? 腫瘤標志物:血液檢查有時能輔助判斷疾病進展,但不能單獨作為確診依據。
確診流程環環相扣,有助于判斷具體分期和后續治療方式選擇。如果你或者身邊親友發現乳腺新出現的腫塊——尤其是持續存在、逐漸增大的情況,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
05 乳腺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乳腺癌的治療并非“一刀切”,會根據分期、分型和患者身體狀態綜合制定個體化方案。主要方法有:
- 手術治療:適用于大多數乳腺癌患者??梢苑譃閮H切除腫瘤的乳腺腫塊切除(保乳手術)或切除全乳的乳房切除(全乳切)。對于早期病例,保乳手術配合放療可以兼顧美觀和療效。
- 放射治療:殺滅殘留在乳腺或周圍組織中的癌細胞,降低局部復發可能,常與手術聯合。
- ?? 化療:藥物通過血液循環作用于整個身體,主要針對中晚期或高風險早期患者,以防止癌細胞擴散。
- 內分泌治療:如腫瘤依賴雌激素和孕激素,可通過口服或注射藥物調整激素水平,常見方案包括他莫昔芬(Tamoxifen)或芳香酶抑制劑,通常要堅持五年以上。
- 靶向治療:針對某些特定分子標記(如HER2陽性),給予相應藥物(如曲妥珠單抗/Herceptin),與其他治療方式聯合。
- 支持治療:包括增強免疫力、改善不良反應、提升生活質量(如此次病例患者在住院期間接受促進止血、補液與B族維生素等多方面支持)。
治療選擇多樣,并非每種方法都適用于所有人。聯合多學科團隊(MDT)診療是提高療效的關鍵。對于晚期患者,及時控制并發癥與減輕癥狀同樣重要。
06 日常生活管理建議:怎么科學管理自己?
健康的日常管理,對乳腺癌患者和一般女性同樣適用。其實,規律的飲食和作息像是身體的小保鏢,幫助我們守住健康防線:
- ?? 深色綠葉蔬菜 + 富含抗氧化物質 + 每天至少一餐有菠菜、芥藍或者西蘭花,對整體健康和免疫有幫助。
- ?? 深海魚類 + 豐富歐米伽-3脂肪酸,有利于細胞修復 + 建議每周吃2-3次三文魚、沙丁魚等。
- 大豆制品 + 植物雌激素有益乳腺健康 + 推薦每日適量食用豆腐、豆漿。
- ???♀? 適度運動 + 增強代謝、控制體重 + 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
- 規律作息 + 保證夜間充足睡眠 + 晚上11點前入睡,形成按時起居的習慣,對激素水平平衡有好處。
- 定期體檢 + 自查乳房變化,有疑問及時就醫 + 一般建議女性每年體檢一次,保持和醫生的溝通,遇到異常癥狀不拖延。
- 良好心態 + 培養興趣愛好,適度放松身心 + 可通過閱讀、音樂、瑜伽等方式減壓,緩解治療過程中的心理壓力。
引用文獻 References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Breast cancer: Key facts. WHO Fact Shee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reast-cancer
- Mayo Clinic Staff. (2023). Breast cancer: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reast-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52470
- Vogel, V. G. (2017). The current role of risk assessment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breast cancer. Eur J Cancer, 71, 161–169. https://doi.org/10.1016/j.ejca.2016.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