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關鍵知識與防治指南 ??
01 什么是乳腺癌?
日常生活中,如果身邊的朋友聊到乳腺健康,總免不了會提到乳腺癌。其實,乳腺癌并不是一種罕見疾病,尤其對于女性來說,了解乳腺癌就像認識家中的“老鄰居”一樣重要。簡單來說,乳腺癌是乳腺內的細胞發生異常變化、失控生長,最終形成腫塊或腫瘤[1]。這種病變最早可能只是乳管或腺泡內部的細微異常,但如果發展下去,就有機會擴散到乳房外的組織,甚至其它器官。
目前,全球每年新確診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超過200萬例[WHO, 2022]。不少女性一聽到“乳腺癌”就緊張,其實科學認識它,是應對健康風險的第一步。這提醒我們,和大部分癌癥類似,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和規范診療對恢復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02 乳腺癌的早期警示信號有哪些? ??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很多女性只是偶然在洗澡或者更換內衣時,摸到了乳房里的小硬塊。這個“硬塊”,通常是無痛的,也不會引起不適。有時候,乳頭周圍的皮膚偶爾會有輕微的凹陷,或者顏色有些變化,但大多時候還是容易被忽略。
也有的女性會發現乳頭偶有分泌物,可能是清亮或者乳白色。其實,這些現象不一定就是乳腺癌,但如果持續存在或逐漸加重,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了。
有位37歲的女性患者,在一次洗澡時發現左側乳腺有個小腫物,沒有疼痛。她本來以為只是炎癥或小結節,沒放在心上。但一周后腫物沒有縮小,最終就醫時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這個例子提醒我們,即使癥狀輕微,及時關注自己的健康變化也是不可忽視的。
總結一下:摸到不尋常的小硬塊、乳頭分泌物、局部皮膚變化,別著急下結論,但也別一拖再拖。有這些早期信號時,即使沒有疼痛,也建議盡快就醫咨詢。
03 導致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說起來,乳腺癌之所以會出現,和很多因素有關。大致可以分為:身體內的變化、遺傳因素,以及外部環境和生活習慣幾大類。
- 1. 年齡和性別 ??:女性一生中隨著年齡增加,乳腺癌風險也在慢慢提升。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絕大多數乳腺癌發生在40歲以后的女性身上。
- 2. 家族遺傳:家里有直系親屬(比如媽媽、姐妹)患過乳腺癌的女性,本身發生乳腺癌的風險要比一般人高一些。尤其是BRCA1、BRCA2基因有突變的女性,風險會更高[Breast Cancer Facts, WHO]。
- 3. 激素水平變化:女性身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如果出現長期過高,比如較早來月經、絕經推遲、長期口服避孕藥或接受激素替代治療,都可能增加乳腺細胞的不正常分裂概率。
- 4. 生活方式因素:現在不少女性因為職業、家庭等壓力大,平時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常常飲酒,這些都會影響身體代謝平衡。有研究提示,肥胖與乳腺癌發病有關[Lauby-Secretan et al., 2016]。
- 5. 輻射暴露及其它因素:年輕時期接觸過放射線,或者患有其它乳腺疾?。ㄈ缛橄倭夹栽錾┑呐?,出現乳腺癌的概率也會略高。
需要說明的是,有些乳腺癌患者自身并沒有明顯的危險因素。根據統計,大約一半的乳腺癌患者除了性別和年齡外,沒有其他可追溯的風險原因[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所以,單靠自我感覺判斷風險并不準確。
04 乳腺癌都怎么查出來?
05 治療乳腺癌的常見方法
一旦被確診為乳腺癌,最讓人關心的當然是“怎么治”。其實,乳腺癌的治療方式主要結合腫瘤的分期和類型決定。常見的手段有:
- 手術治療 ?? :包括局部切除(腫瘤切除)和全乳切除?,F在不少病例只需要保留乳房的微創手術,不必一刀切掉全部乳腺。手術方法選擇,取決于腫瘤大小、位置及有無轉移。
- 放射治療:主要用于術后輔助,降低局部復發風險,或在特殊情況下用于不能手術的晚期病例。
- 化學治療:通過靜脈輸入藥物,殺滅癌細胞,適用于高?;蜻M展期患者。
- 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如果腫瘤特征(如激素受體陽性、HER2陽性)明確,醫生會酌情選擇抗激素或分子靶向藥物,這類藥物副作用較低,長期口服就能見效。
需要留心的是,治療期間不少人會出現如皮膚瘙癢、疲勞、免疫下降等副反應。有些藥物還會引起早更癥狀或者輕度過敏。如果感到強烈不適,及時與主治醫生溝通可以幫助個性化調整用藥。
總之,治療不能“照搬”他人的經驗,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修理”。配合醫生制定個體化方案,遵循整個療程,有助于提高治愈率,也能讓身體恢復得更好。
06 如何用生活方式防護乳腺健康???
說到預防乳腺癌,積極的生活習慣和合理飲食才是“主力軍”。很多人問“吃點什么能幫助預防?”下面給大家列三個具體建議:
- 多吃深色蔬菜和水果 ?? :比如西藍花、菠菜、胡蘿卜和草莓,這些食物富含多酚類、維生素C和E,有助于中和體內氧化應激。建議每天餐桌上都有一兩樣深顏色的蔬菜或水果,換著吃就好,不需要“補”得太復雜。
- 適量攝入大豆食品 ?? :豆腐、豆漿等大豆制品含有植物雌激素,有研究顯示,亞洲女性適度攝入與乳腺健康相關。早餐來一杯豆漿或者每周多吃幾次豆制品,簡單實用。
- 保持規律運動 ???♀? :運動不僅能防止體重增加,還能改善激素代謝。建議每周3-4次、每次半小時的有氧鍛煉(如快步走、騎自行車、游泳或跳舞)。即使時間有限,每天抽十五分鐘活動下,也是有益的。
定期體檢 ?? 也不可或缺。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1-2年做乳腺篩查,如果家族有乳腺癌史則可提前開始。做乳腺檢查時,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和有經驗的醫生,可以讓篩查的準確率和安全性更高。
其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發現、早處理結合起來,可以極大降低乳腺癌的發生風險。從點滴做起,身體感受會告訴你答案。
參考文獻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Breast cancer: Key facts. WHO.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reast-cancer
- Lauby-Secretan, B., Scoccianti, C., Loomis, D., Grosse, Y., Bianchini, F., & Straif, K. (2016). Body fatness and cancer—Viewpoint of the IARC Working Group.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5(8), 794-798.
- Giuliano, A. E., Ballman, K. V., McCall, L., Beitsch, P. D., Brennan, M. B., Kelemen, P. R., ... & Cobleigh, M. (2017).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after 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 with or without axillary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ntinel node metastases: Long-term follow-up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Oncology Group (ACOSOG) Z0011 randomized trial. Annals of Surgery, 265(3), 544-551.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3). Breast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ancer.org/cancer/types/breast-cancer/screening-tests-and-early-detection.html